诗词:《山行见月作》
作者:赵蕃
朝代:宋代
中文译文:
东坡老翁,有言莫酬。
凉天佳月,即为中秋。
诗意和赏析:
《山行见月作》是宋代文学家赵蕃的一首诗词。诗中以东坡老翁的身份,表达了一种无以言表的情感。诗人赞美了美好的秋天,特别是中秋节时的凉爽天气和美丽的月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山行中见到的美丽月亮,以及诗人内心对这美景的感慨。诗人运用了寥寥数语,展现出深深的思索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通过描绘山行中的月亮,诗人将自然景观与人情感融为一体,使诗词具有了深远的意义。
这首诗词在简洁中表达了作者对秋天和中秋的美好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美景的情感体验和对自然的思考。读者在阅读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刻的珍惜和感慨。这首诗词在表现自然景观的同时,也传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之,赵蕃的《山行见月作》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秋天山行中的美丽月亮,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这首诗词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
赵蕃。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寄题上强山精舍寺(见王象之《舆地纪胜》)。唐代。白居易。惯游山水住南州,行尽天台及虎丘。惟有上强精舍寺,最堪游处未曾游。
送蔡京东归迎侍。唐代。刘得仁。高堂惟两别,此别是荣归。薄俸迎亲远,平时知己稀。郓郊秋木见,鲁寺夜钟微。近腊西来日,多逢霰雪飞。
和寄从弟铎。元代。郭钰。畏途阻绝卜支干,夕见乡书意始宽。痴腹于人深有累,惊魂从此暂相安。弟兄相顾三人在,风雨还孤一日欢。春色故园付流水,白鸥应怪旧盟寒。
寄长安。金朝。杨奂。龟城旧事空悠悠,俯仰一别今几秋。遥知清谈落麈尾,应悔□□书□头。三川烟月四时在,两□关河千里愁。道人活计行处是,早晚策杖来□□。
承训堂诗。明代。杨士奇。奕奕高堂,有父有母。父母孔慈,锡我教诱。其教伊何,曰义与仁。于爱之真,于言之谆。敬恭听之,允率履之。父母孔仁,而敢怠违。父母犹天,敬事朝夕。我行或怠,贻我父戚。孝哉旸也,永钦尔终。尔德式嗣,福禄来崇。
漱玉斋前杂卉皆龙图王至之所植各赋一章凡得八物或赏或否亦应乎至之意欤遂写寄至之 其七 菊。宋代。宋祁。纤茎寒始密,秀叶晚逾滋。芳意君须识,群葩摇落时。
元宵诗用仲安韵五首 其四。唐代。郑玉。天下承平近百年,歌姬舞女出朝鲜。燕山两度逢元夕,不见都人事管弦。
南柯子 龙门汲雪。元代。朱唏颜。远脉通蛟穴,清泠泻翠苔。*炉相对竹房开。容我笼头,纱帽白云堆。碧*中*雪,金沙二月雷。瓶罂千里走黄埃。嗟尔苍生,亿万堕颠崖。
鹧鸪天。宋代。朱敦儒。曾为梅花醉不归。佳人挽袖乞新词。轻红遍写鸳鸯带,浓碧争斟翡翠卮。人已老,事皆非。花前不饮泪沾衣。如今但欲关门睡,一任梅花作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