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长洲赵丞祷雨阳山龙祠有应

委长洲赵丞祷雨阳山龙祠有应朗读

诗词:《委长洲赵丞祷雨阳山龙祠有应》

中文译文:
不向龙祠小乞灵,
连宵那得雨冥冥。
势方聚处中心喜,
声渐微时侧耳听。
便觉田头秧稻绿,
更夸陇首麦苗青。
丰登自此无公事,
只有棠阴蔽广庭。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委托长洲赵丞祷雨的情景。诗中人并没有在龙祠中进行小小的祈求,但连续的夜晚却得到了雨的降临,仿佛龙祠中的神明对于他的祈愿有了回应。当雨势逐渐汇聚时,人们的心中充满喜悦;而当雨声渐渐微弱时,他们会侧耳倾听,希望能够听到细微的雨声。人们看到田地里的秧苗变得翠绿,甚至更夸耀陇山的麦苗也长势喜人。从此以后,农作物将会丰收,不再有公务的繁忙,只有广阔的庭院被棠树的阴影所遮蔽。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委托祈雨的景象,通过对雨的形势和声音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宁静而期待的氛围中。诗人通过雨水的丰沛和农田的繁茂,表达了对于丰收和祥和生活的渴望。最后两句以对庭院的描绘,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暗示着丰收后的安逸和宁静。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简练,通过对细节的把握表达了人们对于自然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虞俦

虞俦,生卒年月不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隆兴初进人太学,中进士。曾任绩溪县令,湖州、平江知府。庆元六年(1200)召入太常少卿,提任兵部侍郎。工诗文,著有《尊白堂集》24卷,清修《四库全书》收录其部分诗文。如其词《满庭芳》: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

虞俦朗读
()

猜你喜欢

久欲谋归力不任,浮云踪迹谩巢林。
功名未入屠龙手,贫贱常怀买鹤心。
月下开门微雨过,楼头闻笛二更深。
世间万事俱陈迹,空倚西风阅古今。
()
未怕风威酒亦冰,凭虚吞以气峥嵘。
何人出此六奇计,我辈贤於五字城。
松压钓蓑银独速,麦分棋局玉纵横。
自然石鼎煎鱼眼,解致邹枚汰两生。
()

睿作超千古,湛恩育万人。递迁俱荷泽,同拜忽为邻。

道合徽音畅,芳辰景命新。鼓钟崇享礼,鹓鹭集朝伦。

()
太白十诗九言酒,醉翁无诗不说山。
若耶老农识几字,也与二事日相关。
()

六曲屏山角。有丝丝、柳条绾住,一痕春脚。却怪天公偏耐冷,作就轻阴漠漠。

正晓睡、被莺催觉。病怯馀寒禁不得,检青箱、重把湖绵著。

()
别酒呼还辍,欷歔百感俱。
两年何事隔,明日此身孤。
秋水残城郭,清霜点驿途。
故乡归总好,高会复能无。
()
九月霜露零,秋气已云肃。
草木尽凋瘁,而有篱下菊。
粲粲如有情,盈盈抱幽独。
我欲餐其英,采之不盈掬。
()
问修行,家住坐,金木水相当。
中起火,五事并施张。
许神仙全气爽,都是、绝尽嵩荒。
原正,传妙用,雨液味堪尝。
()

阿师留发拜昭仪,绛缕初封不记谁。海内渐看归圣母,榻前空自属佳儿。

天徵鸟梦垂双翼,鬼作人妖有四眉。早与文皇作男子,乾坤更是一番奇。

()

闭户理案牍,尊酒日慇勤。出郊览物色,桃李花缤纷。

游子感行役,因君念离群。况起嘤鸣鸟,怅然不可闻。

()
望舒虽是月,借作此楼名。
收尔万家地,归吾双眼明。
规模成巧小,景物散纵横。
人若无高见,虚空柱谩擎。
()
半面妆凝镜里春。
同心带舞掌中身。
因沾弱水褪精神。
冷艳喜寻梅共笑,枯香羞与佩同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