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林德久正字惠诗次韵

谢林德久正字惠诗次韵朗读

《谢林德久正字惠诗次韵》是宋代楼钥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年迈了,甘愿投入闲散的生活,平静渡过了十三个秋天。此刻我来到何处呢?反衣穿上了雪白的裘皮。京城的尘埃曾经沾染了我的衣衫,我梦寐以求的头上丘陵。低头徘徊,未能实现离去,默默地努力,最终只有自己感到羞愧。久闻楚国的歌咏和骚才,但我却无缘一睹。这部诗文如此精彩,一读就能消除百般忧愁。当下应该细细品味其中的文采,夜雨如春天的蒭草一同倾听。平生的万事已了,此刻再无何求。仍然贪恋未曾读过的书籍,痛苦地洗去了千斛的忧愁。得到了这份无翅膀的寄托,带着它回到老年时曾居住的地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年迈的人,他甘愿过着宁静的生活,已经度过了十三个秋天。他穿着一件雪白的裘皮,反衣而着,象征着他舍弃了尘世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他曾经生活在繁华的京城,但如今心中只有对梦寐以求的理想的思念。他低头徘徊,未能实现离去的愿望,默默地努力却只有自己感到羞愧。他听闻楚国的歌咏和才子的声名,却无缘一睹风采。然而,这首诗文却能让他在一读之后消除百般忧愁。他应该细细品味其中的文采,就像夜雨滋润春天的蒭草一样,静静地聆听其中的美好。他认为自己已经了结了一生的种种事务,再也没有什么追求。尽管如此,他仍然贪恋着未曾读过的书籍,痛苦地洗去了千斛的忧愁。最后,他得到了这份无翅膀的寄托,带着它回到老年时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安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追求的渴望。通过描绘老者的内心世界和对外界的感悟,表达了一种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并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追求真理的精神追求。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如反衣狐白裘与京尘素为缁、梦寐思首丘的对比,以及低徊未成去与黾勉终自羞的对比,突出了老者内心的矛盾和无奈。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于理想追求和内心宁静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和生活压力的反思。通过诗中的意象和抒情语言,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楼钥朗读
()

猜你喜欢

好梦留人悔欲醒。谁教莺语弄新晴。乍寒还暖近清明。

门掩落花春寂寂,香消睡鸭昼沉沉。日长闲自理瑶琴。

()

数载尘埋,猛提起、旧游堪怨。何曾并、双鸾镜里,画眉深浅。

绮窗朱扉依旧是,重来愿作梁间燕。似香消、一缕又重燃,丝难剪。

()

记得雏鬟窗外报,小亭开遍樱桃。绣幡无力未曾描。

偎屏娇意懒,湘帙且须抛。

()

六朝古黛梦中横,无福秦淮放棹行。想见钟山两才子,词锋落月互纵横。

()

踏青过也。石城春市如画。红楼翠阁,酒旗歌扇,尽捲珠帘,彩蟾光射。

今番灯便挂。怎比月牙池上,夏时良夜。点琉璃、三十六盏,青雀绿波中耍。

()

高层徙倚日俄西,似剑群硭望益迷。又向南天见新月,依然孤处介荒蹊。

逢辰集感催宣发,贳醉凭谁续曩题。雪后看山正同快,梦回无奈晓鸦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