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寺

安国寺朗读

《安国寺》是宋代诗人李洪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塔上犀牛谁捉得,
人中龙种偶相逢。
寂寥千载传心印,
雁塔光明閟旧踪。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安国寺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历史传承的思考。诗中通过塔上的犀牛和人中的龙相遇,暗示着宗教与人文之间的奇妙交融。另外,诗人也表达了对雁塔的崇敬,认为它闪烁的光明延续着历史的足迹。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安国寺的深刻感受。首句中的塔上犀牛象征着寺庙中的珍宝,它的出现暗示了寺庙的庄严和庇佑之力。人中的龙则象征着帝王和卓越的人物,其与犀牛相遇,显露出佛教与封建文化的融合。这种奇妙的遇合,既表达了对佛教智慧的敬仰,也表明了历史中不同文化相互交融的现象。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安国寺的历史传承和心灵的传递。寂寥千载传心印,表达了佛教教义的传承和延续,使人们从中获得心灵的安宁和启示。最后一句中的雁塔光明閟旧踪,意味着雁塔作为历史遗迹,仍然闪烁着光明,延续着古老的足迹。这些古老的遗迹和历史留下的印记,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深远。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安国寺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崇敬和对历史传承的思考。它向读者展示了佛教与人文的交融,以及宗教与历史的关联,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庄严和智慧的力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洪

[约公元一一六九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本扬州人,后寓居海盐,李正民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中前后在世。工诗。历知温州、藤州。其馀事迹均不详。洪著有文集二十卷,今仅存芸庵类稿六卷,《四库总目》不及十之三四。其诗时露警秀,七律尤工。...

李洪朗读
()

猜你喜欢

去载分襟后,寻闻在建安。封疆正多事,尊俎若为欢。
都护空遗镞,明君欲舞干。绕朝时不用,非是杀身难。

()

尔本能言鸟,羁栖误此生。众方怜彩翠,天苦忌聪明。

月下离群思,花间唤婢声。居然成往迹,留架在前楹。

()

掉头不肯事王侯,双树为家老即休。锡杖躅空曾解虎,木杯浮水不惊鸥。

夕阳咒食临花坞,秋月谈经上竹楼。应笑我曹身是梦,风霜两鬓为谁忧。

()
壮日苦曾惊岁月,长年都不惜光阴。
为学空门平等法,先齐老少死生心。
半故青衫半白头,雪风吹面上江楼。
禅功自见无人觉,合是愁时亦不愁。
()

平湖镜净中,背贴青峰峦。

去郭二十里,金碧辉波澜。

()

烟中帆影落舸峨,系缆沙边已夜过。风骤数声来海树,月移半晕入天河。

得归始觉形神王,望远空留感慨多。坐听舟人语明发,芦花秋水正增波。

()

苑外西湖似若耶,翠湍锦石象云霞。春深杜若已满径,日暖凫鹥正在沙。

胜地欲令谁作主,浮生安得此为家。直须轻舸随烟雾,还仗新诗对物华。

()
前生不种今生福,求乞街前。
冻馁*ю。
心似汤锅沸*煎。
愿哀怜。
()

绿发仙童驭彩鸾,九秋弥节下人间。明分月影山河动,清入霜华草木寒。

已报除书来北阙,不妨拄笏看西山。霞杯浅注黄花酒,留取馀香晚节看。

()

半生多难窜民廛,北阙重来雪履穿。
木在沟中宁有间,人从河上更相怜。
尘栖绶笥昏馀采,虫食书縢脱故篇。

()

絮如柳陌三春雨,花落梨园一笛风。
百尺玉楼帘半卷,夜深人在水晶宫。

()

东方有一士,客养千金躯。束带听鸣鸡,出则陪文舆。

代耕本非望,暂与田园疏。田园日梦想,投冠旋旧墟。

()

朝辞宫阙莫田家,江白山清两岸沙。卧犬不惊篱落静,麦风檐底响缲车。

()
汤休访我我重寻,独叩松关绝好音。
满袖尘埃回俗步,一炉香火隔禅林。
偶留刺字情非浅,忽枉诗章思更深。
犹喜谪官无吏役,往来从此伴閒吟。
()
当年二老叹云云,犹喜坡翁返故乡。
展卷如今但陈迹,丘原无复起苏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