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曹娥祠

谒曹娥祠朗读

《谒曹娥祠》是宋代诗人李洪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写曹娥祠的景象,表达了对曹娥纯孝之德的赞美和对故园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贞魂纯孝安葬在江湄河畔,眼前是满目的江山和故园的祠堂。海贾们来了,划着船子迎接你;山神要降临,竖起桂树旗帜。九重天中的湘妃们相继合唱歌曲,千年岁月里,尘封了幼妇的墓碑。午夜的月亮照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如同练丝;凄凉的风吹过竹林,陇上的猿猴悲鸣声连绵。

诗意和赏析:
《谒曹娥祠》通过描绘曹娥祠的景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哀思和怀念之情的场景。诗人赞美了曹娥的孝心和纯洁的灵魂,她的墓葬安放在江湄河畔,周围是壮丽的江山和她曾经生活过的故园。海贾们划着船来迎接她的灵魂,山神要下凡降临,为她竖起桂树旗帜,表达了对她高尚品格的敬仰。诗中还提到了九重天中的湘妃们合唱歌曲,以及幼妇墓碑被尘封的场景,表现了岁月的流转和时间的飞逝。最后,诗人以湖面上的月亮和风吹过竹林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寂静凄凉的氛围,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诗人对故园和曹娥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曹娥纯孝之德和故园的深深怀念之情。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意象的构建,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凄美而寂静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了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悲欢离合。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示了宋代诗人对孝道和家国情怀的思索和颂扬。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洪

[约公元一一六九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本扬州人,后寓居海盐,李正民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中前后在世。工诗。历知温州、藤州。其馀事迹均不详。洪著有文集二十卷,今仅存芸庵类稿六卷,《四库总目》不及十之三四。其诗时露警秀,七律尤工。...

李洪朗读
()

猜你喜欢

露柱通宵守岁兜,灯笼侵早拜年兜。乌藤趁队无碑记,跳出禅床左畔兜。

普伸祝颂随娄搜,享千秋天生富贵。切忌他求,好消息兜。

()
古邑临河水,昏鸦噪县门。
四方争集市,三户自成村。
禾黍秋风陇,牛羊落日原。
客愁千万种,辛苦向谁论。
()

老去都将笔砚焚,相逢相问只寒温。更无一语堪酬对,已入维摩不二门。

()

杯觞竞照群玉,衣袂常沾翠岚。不怕峰前路滑,石头是我同参。

()

午酒三杯率处真,不知门外有风尘。
溪山花木一帘影,兄弟妻孥满屋春。
万事到头皆有命,两閒立脚要求仁。

()

本自无生无灭,强将生灭区分。只如罪福亦何根。妙体何曾增损。
我有一轮明镜,从来只为蒙分。今朝磨莹照乾坤。万象超然难隐。

()
负米万里缘其亲,运甓无度忧其身。
读书莫学流麦士,挟策莫比亡羊人。
乃翁辛苦到白首,汝今强勉当青春。
昔时管鲍以君霸,此两士贾宁非贫。
()

去年直北走风沙,今日江南事事讹。
转首不知春已去,闭门只觉树阴多。
青天有月徒惆怅,空谷无人绝笑歌。

()

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渐消尽、醺醺残酒。危阁迥、凉生襟袖。追旧事、一晌凭阑久。如何媚容艳态,抵死孤欢偶。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清瘦。

算到头、谁与伸剖。向道我别来,为伊牵系,度岁经年,偷眼觑、也不忍觑花柳。可惜恁、好景良宵,未曾略展双眉暂开口。问甚时与你,深怜痛惜还依旧。

()
郄超本绝伦,得意在芳春。
勋业耿家盛,风流荀氏均。
声名金作赋,白皙玉为身。
敛笏辞天子,乘龟从丈人。
()

邮筒不解献茱萸。
(《容斋随笔》)。
赵侯首带鹿耳巾,规模出自陶弘景。
(《鹿耳巾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