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庵小憩。宋代。李洪。昔日牧童聚沙戏,若个阿师来卓庵。千圣路头都把断,不须辛苦误同参。
诗词:《普照庵小憩》
朝代:宋代
作者:李洪
中文译文:
昔日牧童聚沙戏,
若个阿师来卓庵。
千圣路头都把断,
不须辛苦误同参。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牧童在普照庵小憩的场景。牧童们曾经在沙滩上聚集并戏耍,但现在他们散开了,只有一个孩子留在庵中。这位阿师(指尊敬的老师)来到卓庵,沿着千圣之路,他们的道路被切断了,无法再一同前行。然而,诗人表达了一种宽慰的情感,即这并不需要他们辛苦努力去追随同一道路。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文字,描绘了牧童们在普照庵的小憩场景。诗中使用了生动的词语,如"牧童"、"沙戏"、"阿师"、"卓庵"等,展现了一个活泼欢快的场景。同时,诗人通过描述千圣之路被切断,表达了一种人生道路的分离和不同命运的触动情感。然而,诗人在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豁达的思想,即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道路,彼此之间不需要辛苦努力去误入同一条路。整首诗在简短的文字中展现了生活的变迁和对自由选择的肯定,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约公元一一六九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本扬州人,后寓居海盐,李正民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中前后在世。工诗。历知温州、藤州。其馀事迹均不详。洪著有文集二十卷,今仅存芸庵类稿六卷,《四库总目》不及十之三四。其诗时露警秀,七律尤工。...
李洪。[约公元一一六九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本扬州人,后寓居海盐,李正民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中前后在世。工诗。历知温州、藤州。其馀事迹均不详。洪著有文集二十卷,今仅存芸庵类稿六卷,《四库总目》不及十之三四。其诗时露警秀,七律尤工。
舟中寄别诸同社 其二。明代。佘翔。慷慨行歌向越州,故人临别问刀头。酒醒马上钟山暮,叶落帆前岊水秋。衣化缁尘寒未改,珠怀明月暗谁投。题诗莫笑飘零客,禽庆初为五岳游。
步虚词四首 其三。明代。王立道。雾幄绕霓旌,氤氲满太清。龙成云盖引,虎奉岳图迎。七圣犹同御,三天各异程。试求香案吏,谁是岁星精。
寄故园兄弟。唐代。孟贯。久与乡关阻,风尘损旧衣。水思和月泛,山忆共僧归。林想添邻舍,溪应改钓矶。弟兄无苦事,不用别庭闱。
题刘汝弼东源小隐图。明代。苏伯衡。东源山水好,闻说似终南。种黍都为酒,诛茅小作庵。过门人问字,看竹客停骖。亦有幽栖意,迟归我独惭。
汉宫春(探梅用潇洒江梅韵)。宋代。方岳。问讯何郎,怎春风未到,却月横枝。当年东阁诗兴,夫岂吾欺。云寒岁晚,便相逢、已负深欺。烦说与、秋崖归也,留香更待何时。家住江南烟雨,想疏花开遍,野竹巴篱。遥怜水边石上,煞欠渠诗。月壶雪瓮,肯相从、舍我其谁。应自笑,生来孤峭,此心却有天知。
题方方壶画钟山隐居图。明代。宋濂。飘飘方壶子,本是仙者伦。固多幻化术,笔下生白云。白云缥渺间,拔起青嶙峋。似是朱湖洞,笙鹤遥空闻。岂无许飞琼,烹芝噏华芬。鍊师从何来,面带山水文。相期守规中,结庵在云村。心游帝象先,神栖太乙根。我㖟上清诀,卫以龙虎君。内㴠玄命秘,一气中夜存。行当去采药,共入无穷门。
冶春口号(七首·寄昆山袁、吕、郭三才子)。元代。杨维桢。鲛卵兼金传海上,海人一尺立阶前。娄江马头天下少,春水如天即放船。
题罗司训听潮轩。明代。郑瑛。席罢谈经思独清,更于静里听潮生。半将春水来天籁,尽入羊城作雨声。登阁观涛空有赋,临流洗耳亦虚名。何如醉卧沧洲上,万里琳琅一解酲。
兰。明代。冯琦。韦曲名园好,习池胜事繁。午风披蕙带,秋色上苔痕。密树云成幄,疏篱水绕门。不烦除客径,吾欲藉兰荪。
沙上月。唐代。鲍溶。黄昏潮落南沙明,月光涵沙秋雪清。水文不上烟不荡,平平玉田冷空旷。
登西梁山天门洞。明代。庞嵩。倚天岩洞有灵栖,四顾群峰孰与齐。咫尺瞻颜违禁极,蕴隆忧旱望云霓。江通烟树晴偏阔,鸟逐风帆远渐迷。忽忆美人天上路,欲凭双翼寄新题。
送邓舍人将漕西淮用舍人坐上诗韵。宋代。虞俦。西湖烟柳胜阳关,遮断淮南大小山。诗好固应倾座上,酒行犹喜到花间。君王纳谏宁容去,风雨愁予岂坐悭。未用疾驱催上道,锋车有诏径须还。
吴人杜惠由小侯弃官归卧好谈玄理余时避地过从甚得赋此赠之 其一。明代。王世贞。何必避名姓,雅无廛市风。少年结剑客,中岁礼壶公。白石贫家事,青山静者功。买田从此约,俱卧五湖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