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豁望。宋代。姜特立。高亭四望与天开,乘兴登临亦快哉。胸次如公无滞念,时时只合眺崔嵬。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豁望》是宋代姜特立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站在高亭上远眺四方,豁然开朗的心境和畅快的情感。
诗人的心情如同高亭一般高远,他站在高处四望,与天空相连。他登临高处,心情也变得愉快起来。诗人的胸怀宽广,没有任何烦恼和困扰,思绪畅达。他时刻都只愿意仰望那巍峨耸立的崔嵬山。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情景,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诗人登高远望,心情愉快,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宏伟,也体现了他对山川美景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明确,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豁达开朗的心态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给人以愉悦和舒畅的感受。
春晚。宋代。苏文饶。芳草莫寻游处迹,好花空认折残枝。啼莺似怨归何速?舞蝶应怜出太迟。
早发洛中。唐代。许棠。半夜发清洛,不知过石桥。云增中岳大,树隐上阳遥。堑黑初沉月,河明欲认潮。孤村人尚梦,无处暂停桡。
水龙吟 上观察金长真先生。清代。陈维崧。当时悬瓠城头,经过已切登龙愿。一星忽到,三吴重地,藉公司宪。建业旌幢,广陵笳鼓,欢声腾遍。更庾楼郑驿,锦袍银烛,高会尽,东南彦。伏谒敢辞疏贱。况盈盈、鄂君舟便。乱帆吼雨,西风跋浪,珠飞雪溅。闻说平山,欧阳旧迹,画堂重建。愿从公之后,阑干醉拍,眺秋江远。
清夜游二首 其二。明代。区怀年。扑面浮香度浅溪,水光花落夜猿啼。行云踪迹知何处,十二峰头月正低。
閒居遣兴二首用雪湖韵 其二。明代。谢迁。百事无营学引年,虚窗生白思悠然。韦编课子供消日,竹院逢僧话结缘。山径半坡黄犊草,湖波千顷白鸥天。蓝舆画舫时乘兴,光景无边意总便。
赠徐瓢翁二首。元代。方回。碧眸冰齿寿眉厖,谁识前朝老雪江。指下七弦今第一,豪端行法更难双。向来屡获观诗卷,恨不相从倒酒缸。深愧后期似圯下,云间几度拓吟窗。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七·天门。宋代。范仲淹。天门绝境游,熙然揖灏气。下顾莽苍间,云雷走平地。天威不远人,孰起欺天意。
题两猿图。宋代。朱晞颜。穿林饮涧啸秋风,活计虽殊乐意同。自笑平生山野性,一生何事著樊中。
怨王孙•春暮和李易安同阮亭 其一。清代。彭孙遹。春阴晼晚。蔷薇庭院。谢女楼空,秦娥梦断。倩柳色把情传。结缠绵。当初小喜将人惹。还抛舍。煞是无赖也。别来又过寒食,几树横斜。断肠花。
题刘氏翠微亭。宋代。陈藻。旧屋红蕖外,新亭绿树傍。江晴孤棹见,雨近众山藏。学圃未成趣,催诗何太忙。他年多橘柚,此地一潇湘。
独坐有感。清代。孙元衡。仆婢都因药饵忙,自量生理坐胡床。抛书岂有安身法,止酒应无却病方。老圃寻花风邑邑,空庭待月露瀼瀼。南天草木逃秋令,烂熳惊看镜里霜。
石莲七十七自寿词 其十三 耍孩儿。清代。吴重憙。都统署,天津新撤须探讨。又调我京畿镇剿。光阴两月圣恩叨。许乘轺驻沪巡瞭。特设置邮传紫电三年领。要整饬光射金蛇万里遥。恰日俄兵事肇。天传朔雁,水递文鳐。
浣溪沙。宋代。张先。轻屉来时不破尘。石榴花映石榴裙。有情应得撞腮春。夜短更难留远梦,日高何计学行云。树深莺过静无人。
抒感二首 其二。清代。王季珠。谋生乏术抑何堪,纺织工夫女助男。一自官商渔利甚,万家机杼阁东南。
还旧居。元代。戴良。自我远行游,故庐今始归。如何廿载间,旧事都已非。曳杖过比邻,相呼寻故知。不见垂白翁,但见初长儿。我园既稍葺,我田亦就治。种秫酿美酒,拾薪煮豆糜。一笑集亲朋,相从说暌离。以之感畴昔,俯仰多所悲。人生一世中,所忧渴与饥。力耕给其用,此外更何思。便当息吾驾,皓首以为期。
寄黄州邹使君迪光兼简周弘礿选部 其二。明代。王世贞。苍头信去频丁嘱,赤鼻矶头赋在无。闻说使君开碣石,不妨千载配双珠。
戊戍八月感事。清代。严复。求治翻为罪,明时误爱才。伏尸名士贱,称疾诏书哀。燕市天如晦,宣南雨又来。临河鸣犊叹,莫遣才心灰。
踏莎行。金朝。王哲。道修真,人会叹。中说得终无断。也磨出慧锋开,头自有仙家赞。动光明,常圆满。清泉莹堪教看。前只是这些儿,心认破山头玩。
云谷术士。宋代。释智愚。出则无心应有声,眇然天地亦难铭。可中别有通神处,见说年来分外灵。
柯城送任交阶还阳羡。清代。赵吉士。竹舍青镫漏未沈,夜寒先入旅人衾。一帘烟雨难为别,千里江云共此心。意尽还闻岩半啸,曲高止作郢中吟。莫愁我辈长贫贱,爨下枯桐有赏音。
和白敏中圣德和平致兹休运岁终功就合咏盛明呈上。唐代。魏扶。萧关新复旧山川,古戍秦原景象鲜。戎虏乞降归惠化,皇威渐被慑腥膻。穹庐远戍烟尘灭,神武光扬竹帛传。左衽尽知歌帝泽,从兹不更备三边。
浣溪沙(螺川从善席上叙别)。宋代。赵师侠。不比阳关去路赊。使君行即返京华。清江江上是吾家。聚散有时思夜雨,留连无计劝流霞。红愁绿惨一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