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卯元宵多雨。宋代。姜特立。连年旱气民愁食,及至春来又雨霖。湿麦卧泥难辨草,寒蔬入市贵如金。灯辉不到愁人眼,节物空惊老者心。且喜今朝日光出,更须风力扫重阴。
《乙卯元宵多雨》是宋代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连年旱灾给民众带来的困扰,以及春天降临后的连绵细雨给农作物带来的困境。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
乙卯年的元宵节多雨,
连续几年的旱灾困扰着民众的生活,
春天终于到来,却下起了绵绵细雨。
潮湿的麦田上,泥泞中难以辨认出麦苗,
寒冷的蔬菜进入市场,价格如同黄金。
灯火的明亮无法照亮愁苦的人们的眼睛,
节日的氛围却空空荡荡,使老者心生惊慌。
然而,我依然高兴,因为今天的阳光终于出现,
但我们需要风力的帮助,才能驱散那沉重的阴云。
诗意与赏析:
《乙卯元宵多雨》以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连年旱灾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困扰。诗中描绘了大地被连绵细雨淋湿的景象,以及因此造成的农作物受损和市场物价上涨的情景,展现了人们生活的艰辛和无奈。灯光和节日的虚无让人们的忧愁更加突出,老者们对未来的担忧和惊慌也在诗中得到了表达。
然而,诗人并没有完全沉湎于悲苦之中,他表达了对阳光的渴望和对希望的追求。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乐观情绪,阳光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但作者也明确指出需要风力的帮助来驱散阴云。这种意象上的转折给予了读者一些安慰和期待,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困境的克服的信心。
整体而言,姜特立的《乙卯元宵多雨》通过对连年旱灾和春雨的描绘,展现了人们生活中的艰辛和困扰,但同时也表达了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这首诗以简练而凄美的语言传递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待。
和黄三安仁山庄五首 其二。唐代。崔颢。结宇因青嶂,开门对绿畴。树交花相色,溪合水同流。竹径春来扫,兰樽暝不收。无心亦无事,鼓腹醉中游。
戏述任翻诗句酬储梅癯见和之作。宋代。舒岳祥。我爱巾山去复回,城中平地起崔嵬。前村清景何人占,绝顶新凉几夜来。鹤起露翻松磴响,僧吟月上竹房开。任翻鍊得清新字,想见斯人百念灰。
【正宫】黑漆弩_晚泊采石,。元代。卢挚。晚泊采石,醉歌田不伐【黑漆弩】,因次其韵,寄蒋长卿佥司、刘芜湖巨川。湖南长忆嵩南住,只怕失约了巢父。舣归舟唤醒湖光,听我篷窗春雨。故人倾倒襟期,我亦载愁东去。记朝来黯别江滨,又弭棹蛾眉晚处。
寄梁佾兄弟。唐代。赵嘏。桃李春多翠影重,竹楼当月夜无风。荀家兄弟来还去,独倚栏干花露中。
寄题安福彭文昌春风楼二首。宋代。杨万里。沂水何人解问津,楼中蠹简拂蛛尘。杏花坛下朱弦瑟,十指风生别是春。
梦游仙(袓)。宋代。张鎡。骖鸾侣,娇小怯云期。柳戏花游能几日,顿抛尘幻学希夷。清梦到瑶池。霞袂稳,那顾缕金衣。自与长生分姓谱,恰逢长老铸丹时。此意有谁知。
念奴娇 范龙仙斋头喜遇娄东许九日赋赠。清代。陈维崧。六千三万,算老颠此后,终当乐死。十载诗名成底用,何限东西卫尉。一语惊魂,杜陵曾说,主将奴才子。问他奴价,而今果否如婢。君已鬓点吴盐,怜余种种,亦复肩随矣。浮世几场开口笑,盗蹠也是如是。燕子年光,虫娘庭院,且住为佳耳。杨花如梦,满城日暮飞起。
登贤隐山寺。明代。欧大任。松下禅林偶一攀,秋风摇落武阳关。景宗凿岘今何处,士雅投戈尚有山。袅缀白云金塔上,茏葱佳气石幢间。西来贤首开精舍,只记祇洹半偈还。
紫骝马。唐代。李白。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