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丈复见贻仍次韵答之二首

谯丈复见贻仍次韵答之二首朗读

《谯丈复见贻仍次韵答之二首》是宋代李流谦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谯丈赠诗的回应和感慨。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第一首:
只得公诗百不须,
万金人有此应无。
可容轻易秦庭璧,
已戒牢藏晋鄙符。

第二首:
惯客凫鸥迎野步,
衣时菘韮荐村沽。
幽栖为问能来否,
朝市山林自两途。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思考和回应。下面是诗意和赏析:

诗意: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谯丈的赠诗表示回应的作品。作者认为自己的诗不值得夸奖,即使是再好的诗也不能以金钱来衡量。他谦逊地表示,古代名贵的璧和以前的封国符号都不再重要,而自己的诗更加不值得珍藏。诗的第二部分,作者以惯常的姿态迎接着野外的步行者,衣着朴素,时常品尝乡村的蔬菜和酒。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困惑,他不知道自己的隐居生活是否会被人们理解和接受,而社会的繁华与自然的宁静在他心中形成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赏析:
这首诗以简约而深入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心情和思考。作者谦逊地表示自己的诗并不出众,不值得夸奖,这体现了他对自己才华的谦虚态度。他用“万金”来形容别人对他诗的赞赏,强调了金钱不能衡量真正的价值。接着,他提到古代的璧和符,暗示这些古代的珍宝已经失去了价值,与之相比,自己的诗更加微不足道。这种对物质和功名的淡漠态度,展示了作者对内心世界的重视。

诗的第二部分,描绘了作者喜欢野外生活的习惯。他以自然和宁静的姿态迎接凫鸥,享受着乡村的步行之乐。他着重描述了自己朴素的衣着和平凡的食物,强调了他对简单生活的追求。这部分描写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的热爱,以及对繁华世界的淡然态度。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困惑和思考。他自问自己的隐居生活是否会被他人所理解和接受,这反映了他对社会对自己生活方式的态度。他将朝市和山林视为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暗示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迷茫。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谦逊态度、对物质和功名的淡漠以及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追求。通过对作者内心世界的描绘,诗词带给读者一种深沉的思考和思想的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流谦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李流谦朗读
()

猜你喜欢

孰谓识性同,同寝各异见。妄境故无恒,真如了不变。

梦觉俱强名,好恶谁与辨。哂彼执著人,尚为浮物恋。

()

粟粒不须赊。万斛千钟敢自夸。夜落金钱铺满地,豪华。

分付双鬟莫扫他。

()

北海华樽酒不空。笑谈倾四座,快哉风。点苍金碧卧游中。

情应寄,天半落霞红。

()

亘地黄河出,开天此一门。千秋凭大禹,万里下昆崙。

入庙焄蒿接,临流想像存。无人书壁问,倚马日将昏。

()

东风吹江水,一夕向西流。金山忽动摇,塔铃语不休。

贿师一十万,虎啸临皇州。巨舰作大营,飞橹为前茅。

()

萋萋河畔草,黯黯城头日。居民莽牢落,荒祠迥独出。

螵蛸罥户青,赑屃绣苔碧。往尝读遗传,三公事如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