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宋代。李石。又是投閒岁欲除,閒中因得著工夫。园林香雪梅先透,庭院清风竹自呼。未厌夜寒烧榾柮,已贪晓色进屠苏。巧名尚喜新年在,碌碌人应笑阿奴。
《除夕》是一首宋代李石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又是投闲岁欲除,
闲中因得著工夫。
园林香雪梅先透,
庭院清风竹自呼。
未厌夜寒烧榾柮,
已贪晓色进屠苏。
巧名尚喜新年在,
碌碌人应笑阿奴。
诗意:
这是一个除夕的夜晚,我又一次度过了一个闲散的岁月,准备告别过去。在这平静的片刻,我因为有了这段闲暇时间,开始着手从事自己的工作。园林中的梅花在香雪中早已绽放,庭院里的清风吹过竹叶,发出自己的呼唤。我还没有厌倦夜晚的寒冷,燃烧柴薪取暖,但我已经贪恋着黎明的曙光,期待着新一天的开始。这个新年对于那些以巧妙取名的人来说是个喜庆的日子,而那些碌碌无为的人应该嘲笑自己的无能。
赏析:
这首诗以除夕之夜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告别和对新年的期待。诗中的园林、雪梅、清风、竹叶等景物都充满了冬日的寒冷和静谧之美。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思考和情感。诗中的"工夫"指的是作者在闲暇时从事的工作或修炼,显示了作者对时间的珍惜和对进取的态度。最后两句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巧妙取名和碌碌无为的人在新年到来时的不同态度和命运。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除夕夜的心境与情感,既有对过去的反思,又有对未来的期待,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李石。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远游。元代。潘音。圣人久不作,大道将已矣。吾生既无之,惟有幸夕死。殷勤谢良友,远涉西江水。方从草庐公,共究鹅湖旨。纷纷朱陆议,窃幸窥端倪。奈何执德偏,一聘翻然起。春秋严内外,乾坤定冠履。西蜀已空亭,箕山仍洗耳。迢迢返岩阿,惟当随鹿豕。
书喜。南北朝。邹浩。仲冬月吉吉可知,日南长至恩光期。一阳火复验内揵,八陛圆坛严上仪。玉辂回銮天倍喜,金鸡肆赦人均禧。倚门朝夕可宽念,綵衣归去今其时。
江行用唐人韵。明代。傅敏功。放舸寒江未拟回,千家烟树隐楼台。片云红似镜中出,列岫青从峡里来。华发漫从游子兴,清尊偏向故人开。梅花已报春消息,双屐能忘印绿苔。
政和鹿鸣宴五首。清代。佚名。思乐泮水,承流辟雍。思皇多士,贲然来从。雝雝济济,四方攸同。登于天府,维王是崇。
题陈正字山居。唐代。李咸用。怪来忘禄位,习学近潇湘。见处云山好,吟中岁月长。花光笼晚雨,树影浸寒塘。几日凭栏望,归心自不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