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歊台六首。宋代。吴芾。簿书终日困拘挛,每到凌歊意豁然。千里日光斜照水,一川草色远连天。青山顶上玄晖宅,采石江头太白船。俱在目中浑可乐,何妨时复一扬鞭。
《凌歊台六首》是宋代诗人吴芾创作的一组诗词。这组诗词以凌歊台为背景,描述了作者在凌歊台的所见所感。以下是对这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凌歊台是一个地名,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了凌歊台的美景和人情,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诗词中的“簿书终日困拘挛,每到凌歊意豁然”表达了作者在书本中困顿乏味的生活,但一到凌歊台,心情立即豁然开朗。这句诗词展现了作者对凌歊台的向往和渴望,凌歊台成为他心灵的净土。
“千里日光斜照水,一川草色远连天”描绘了凌歊台的自然景观。阳光斜照在水面上,形成一道道闪耀的光线。远处的一片青草融入天空,景色壮丽而广阔。这些景色给人以宽广和自由的感受,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向往。
“青山顶上玄晖宅,采石江头太白船”描述了凌歊台的建筑和景物。玄晖宅是位于青山顶上的居所,太白船停靠在采石江边。这些景物与自然融为一体,增添了凌歊台的神秘和诗意。
最后一句“俱在目中浑可乐,何妨时复一扬鞭”表达了作者对凌歊台美景的欣赏和享受。诗词的结尾呼应了开头,以一扬鞭的动作,表达了作者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凌歊台的美妙,随时随地都能陶冶情操,享受生活的乐趣。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凌歊台的自然景观和建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心灵净土的追求。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情,给人以宁静、舒畅的感受。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吴芾。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病中别沈子嘉则之扬州。明代。王世贞。溽炎始见蠲,微痾俄相逐。故人弃我去,使我惊局促。杂绪难尽言,轻帆易辞目。惆怅离后思,广陵雨中绿。
秋日即事五首 其四。清代。严金清。残暑初收院宇清,碧梧翠竹水窗明。茅檐对酒能高咏,不为秋风感不平。
古意赠今人。南北朝。鲍令晖。寒乡无异服,毡褐代文练。日月望君归,年年不解綖。荆扬春早和,幽冀犹霜霰。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见。谁为道辛苦?寄情双飞燕。形迫杼煎丝,颜落风催电。容华一朝尽,惟馀心不变。
登山亭。宋代。文同。登临平楚外,徒倚夕阳间。归鸟乱飞叶,暮云凝远山。行知筋力倦,愁欲鬓毛斑。坐久成搔首,疏慵好强颜。
方山人别我括苍今会于殊胜寺。明代。皇甫汸。官舍春悬榻,僧斋夜落帷。暂来休汝日,一为访君时。望里分乡树,愁中惜鬓丝。不知何戒律,可以断归思。
重阳咏菊。宋代。喻良能。年年自赴重阳约,不待陶家诗句催。更欲急呼欢伯赏,未知谁遣白衣来。红萸有韵岳连湛,素蕊无香赐望回。何事杜陵嗔竹叶,却教从此不须开。
送丘景唐赴安岂教。宋代。陆文圭。元枢出督宣威地,名姓江淮草木知。今见闻孙骑款段,去为博士拥佧比。诗书泽远真难继,功业时来亦可为。往事百年无年部,庆岂亭下稻连陂。
怀罗集虚。明代。李云龙。归期全未定,归梦更无凭。为客情良苦,怀人恨转增。暮虫吟旅店,疏雨照孤灯。尚有南飞雁,书来定未曾。
贾家庄。宋代。文天祥。行边无鸟雀,卧处有腥臊。露打须眉硬,风搜颧颊高。流离外颠沛,饥渴内煎熬。多少偷生者,孤臣叹所遭。
訾洲即事。宋代。张孝祥。一雨便清凉,风回百草香。云山米家画,水竹辋川庄。僧赋蠲新帖,墙榛斩旧行。归鞍乘晚霁,空翠满轻装。
几岁纡回峡涧东,相随杖屦日从容。山莺一任啼朝树,岸柳何因掩暮峰。
春露已沾新绿湿,夏云偏指旧溪封。无门有路通霄汉,倚立堂阶隔万重。
掩关净成玉泉入候未见而返次日呈诗即用其韵答之。明代。释函是。几岁纡回峡涧东,相随杖屦日从容。山莺一任啼朝树,岸柳何因掩暮峰。春露已沾新绿湿,夏云偏指旧溪封。无门有路通霄汉,倚立堂阶隔万重。
剪春罗花开。明代。鲁铎。花神巧事不胜多,又逐天孙弄玉梭。野服自来便卉葛,晓窗休更剪春罗。
与道人期不至。明代。王恭。独鹤孤云无姤氛,漫期飞旆到人群。林间半榻虚晴翠,天外三花又夕曛。尘世几回逢甲子,青山何处访茅君。想因醉倒麻姑酒,辜负名香手自焚。
陪乔侍御自白鹿洞再访开先寺。明代。朱应登。鹿洞意巳惬,龙池渴未消。还随持节使,重过濯缨桥。涉水凉生袜,扪萝翠染绡。行行浑不倦,去去即非遥。路转山交股,峰回草没腰。险中频却马,狭处仅容轺。异迹多存古,幽期自远嚣。石眠闻晋史,台隐记梁昭。泉似中天落,云疑万壑摇。南风清泱暧,西日下岑寥。选胜欣初霁,探奇遂诘朝。浮岚频近眼,五老若为招。
次韵贺李若虚宪副得男。明代。程敏政。每见杭人问再三,行台秋日可生男。椷题麟绂俄传喜,庆乏犀钱却负惭。从昔有闻仙李在,继今相属海榴堪。知君苦瘦常悭饮,不道春来不尽酣。
酬萧新浦王洗马诗二首 其一。南北朝。吴均。始可结交者,文酒满金壶。围棋帝台局,系马秦王蒲。长剑皆玉具,短笛悉银涂。送归日愁满,留客袂纷吾。今成桓山上,秋风星散乌。
绾纤钓台下,敛衽谒严陵。石矶封藓,一笑挟策独先登。山献修蛾几抹,江绕青罗千顷,今古富春声。行有二三子,心迹喜双清。吊羊裘,追往躅,尚仪型。丹青洒落三反,谁动紫垣星。重袖调元大手,归傲纶巾一线,志不在寒鲸。千载仰风节,鸿鹄自冥冥。
水调歌头。宋代。黄子功。 绾纤钓台下,敛衽谒严陵。石矶封藓,一笑挟策独先登。山献修蛾几抹,江绕青罗千顷,今古富春声。行有二三子,心迹喜双清。吊羊裘,追往躅,尚仪型。丹青洒落三反,谁动紫垣星。重袖调元大手,归傲纶巾一线,志不在寒鲸。千载仰风节,鸿鹄自冥冥。
南台桥。清代。蓝涟。四十年前白石桥,大旗风紧马萧萧。行人不管双溪水,流出桥东作海潮。
雪後霜晴,元宵月色特奇。宋代。杨万里。玻璃盆泻琉璃水,素娥晚妆欲梳洗。报道虚皇筑雪宫,一架半间三万里。却嫌广寒未苦宽,要借新宫作上元。先烦玉妃整羽卫,次遣青女褰云关。渠侬旧有七宝藏,封在琼楼楼顶上。中藏脑子万斛强,轻明片片梅花样。急呼滕六取将来,更和端叶挼作埃。狂抛乱撒不停手,满空碎下真珠胎。乾坤立变水精阙,云衢透冷天街滑。姮家催索水霜袍,肌粟衣铢添不彻。银轮冻作一团冰,望舒堕指推不行。兔啼蟾泣滴成露,海东飞上金鸦精。
寄郭价夫学士。明代。王廷相。玉堂清切紫宸朝,献纳从容鬓雪销。君相明良新宝历,神仙行队旧丹霄。时平重有金钱会,海晏何烦铜柱标。苞凤文章今瑞世,莫从芸阁羡渔樵。
登九疑第二峰。唐代。元结。九疑第二峰,其上有仙坛。杉松映飞泉,苍苍在云端。何人居此处,云是鲁女冠。不知几百岁,燕坐饵金丹。相传羽化时,云鹤满峰恋。妇中有高人,相望空长叹。
从张高二宪使阅视舟师。明代。卢龙云。扬波无奈杞人忧,赖有材官据上游。水寨当关雄虎豹,楼船截海壮貔貅。衣袽实切中流戒,桑土能周未雨谋。但得务农销战甲,免从烟水问戈矛。
鹧鸪天 隆德故宫,同希颜饮叔知几诸人赋。金朝。元好问。临锦堂前春水波。兰皋亭下落梅多。三山宫阙空瀛海,万里风埃暗绮罗。云子酒,雪儿歌。留连风月共婆娑。人间更有伤心处,柰得刘伶醉后
赠莲花洞僧二首。宋代。董嗣杲。老僧眉毛霜争妍,重补袈裟防雪天。閒看青山忙看水,庵门不掩今几年。
浣溪沙。唐代。无名氏。谁识飞竿巧艺全。儿童群戏艳阳天。十分险处却安然。海燕舞空萦弱絮,岭猿连臂下层颠。算来真个肉飞仙。
挽王礼部二首。宋代。刘克庄。留滞身犹健,招延鬓已皤。竟无金实橐,虚有锦为窠。貂角传空响,蛾眉妒渐多。向来真率伴,回首半消磨。
次韩无咎途中寄陆务观。宋代。章甫。昼永浑无事,昏归只掩门。甘贫同陋巷,多病似文园。对月人千里,论文酒一尊。远怀霄汉路,愁绝虎狼村。
李参政夫人张氏挽诗。宋代。魏了翁。涧溪苹采采,夙夜被祁祁。琴瑟鸡鸣御,山河象服宜。西悲零雨日,南望殷雷时。彤管今犹美,归荑不及贻。衔命龙荒日,危机呼吸閒。内言知勉正,时事迄多难。误国头颅去,和戎使节还。至今为厉梗,抚事不胜潸。
酬颜对闻监税。宋代。释绍嵩。地僻春来静,孤山夕照余。深惭长者辙,新欠故人书。有酒招元亮,无人诵子虚。相从又相别,意绪各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