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歊台六首

凌歊台六首朗读

《凌歊台六首》是宋代诗人吴芾创作的一组诗词。这组诗词以凌歊台为背景,描述了作者在凌歊台的所见所感。以下是对这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凌歊台是一个地名,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了凌歊台的美景和人情,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诗词中的“簿书终日困拘挛,每到凌歊意豁然”表达了作者在书本中困顿乏味的生活,但一到凌歊台,心情立即豁然开朗。这句诗词展现了作者对凌歊台的向往和渴望,凌歊台成为他心灵的净土。

“千里日光斜照水,一川草色远连天”描绘了凌歊台的自然景观。阳光斜照在水面上,形成一道道闪耀的光线。远处的一片青草融入天空,景色壮丽而广阔。这些景色给人以宽广和自由的感受,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向往。

“青山顶上玄晖宅,采石江头太白船”描述了凌歊台的建筑和景物。玄晖宅是位于青山顶上的居所,太白船停靠在采石江边。这些景物与自然融为一体,增添了凌歊台的神秘和诗意。

最后一句“俱在目中浑可乐,何妨时复一扬鞭”表达了作者对凌歊台美景的欣赏和享受。诗词的结尾呼应了开头,以一扬鞭的动作,表达了作者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凌歊台的美妙,随时随地都能陶冶情操,享受生活的乐趣。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凌歊台的自然景观和建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心灵净土的追求。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情,给人以宁静、舒畅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吴芾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吴芾朗读
()

猜你喜欢

溽炎始见蠲,微痾俄相逐。故人弃我去,使我惊局促。

杂绪难尽言,轻帆易辞目。惆怅离后思,广陵雨中绿。

()

残暑初收院宇清,碧梧翠竹水窗明。茅檐对酒能高咏,不为秋风感不平。

()

寒乡无异服,毡褐代文练。

日月望君归,年年不解綖。

()

登临平楚外,徒倚夕阳间。
归鸟乱飞叶,暮云凝远山。
行知筋力倦,愁欲鬓毛斑。

()

官舍春悬榻,僧斋夜落帷。暂来休汝日,一为访君时。

望里分乡树,愁中惜鬓丝。不知何戒律,可以断归思。

()
年年自赴重阳约,不待陶家诗句催。
更欲急呼欢伯赏,未知谁遣白衣来。
红萸有韵岳连湛,素蕊无香赐望回。
何事杜陵嗔竹叶,却教从此不须开。
()
元枢出督宣威地,名姓江淮草木知。
今见闻孙骑款段,去为博士拥佧比。
诗书泽远真难继,功业时来亦可为。
往事百年无年部,庆岂亭下稻连陂。
()

归期全未定,归梦更无凭。为客情良苦,怀人恨转增。

暮虫吟旅店,疏雨照孤灯。尚有南飞雁,书来定未曾。

()
行边无鸟雀,卧处有腥臊。
露打须眉硬,风搜颧颊高。
流离外颠沛,饥渴内煎熬。
多少偷生者,孤臣叹所遭。
()

一雨便清凉,风回百草香。云山米家画,水竹辋川庄。

僧赋蠲新帖,墙榛斩旧行。归鞍乘晚霁,空翠满轻装。

()

几岁纡回峡涧东,相随杖屦日从容。山莺一任啼朝树,岸柳何因掩暮峰。

春露已沾新绿湿,夏云偏指旧溪封。无门有路通霄汉,倚立堂阶隔万重。

()

花神巧事不胜多,又逐天孙弄玉梭。野服自来便卉葛,晓窗休更剪春罗。

()

独鹤孤云无姤氛,漫期飞旆到人群。林间半榻虚晴翠,天外三花又夕曛。

尘世几回逢甲子,青山何处访茅君。想因醉倒麻姑酒,辜负名香手自焚。

()

鹿洞意巳惬,龙池渴未消。还随持节使,重过濯缨桥。

涉水凉生袜,扪萝翠染绡。行行浑不倦,去去即非遥。

()

每见杭人问再三,行台秋日可生男。椷题麟绂俄传喜,庆乏犀钱却负惭。

从昔有闻仙李在,继今相属海榴堪。知君苦瘦常悭饮,不道春来不尽酣。

()

始可结交者,文酒满金壶。围棋帝台局,系马秦王蒲。

长剑皆玉具,短笛悉银涂。送归日愁满,留客袂纷吾。

()

绾纤钓台下,敛衽谒严陵。石矶封藓,一笑挟策独先登。山献修蛾几抹,江绕青罗千顷,今古富春声。行有二三子,心迹喜双清。吊羊裘,追往躅,尚仪型。丹青洒落三反,谁动紫垣星。重袖调元大手,归傲纶巾一线,志不在寒鲸。千载仰风节,鸿鹄自冥冥。

()

四十年前白石桥,大旗风紧马萧萧。行人不管双溪水,流出桥东作海潮。

()
玻璃盆泻琉璃水,素娥晚妆欲梳洗。
报道虚皇筑雪宫,一架半间三万里。
却嫌广寒未苦宽,要借新宫作上元。
先烦玉妃整羽卫,次遣青女褰云关。
()

玉堂清切紫宸朝,献纳从容鬓雪销。君相明良新宝历,神仙行队旧丹霄。

时平重有金钱会,海晏何烦铜柱标。苞凤文章今瑞世,莫从芸阁羡渔樵。

()
()

九疑第二峰,其上有仙坛。杉松映飞泉,苍苍在云端。

何人居此处,云是鲁女冠。不知几百岁,燕坐饵金丹。

()

扬波无奈杞人忧,赖有材官据上游。水寨当关雄虎豹,楼船截海壮貔貅。

衣袽实切中流戒,桑土能周未雨谋。但得务农销战甲,免从烟水问戈矛。

()
临锦堂前春水波。
兰皋亭下落梅多。
三山宫阙空瀛海,万里风埃暗绮罗。
云子酒,雪儿歌。
()
老僧眉毛霜争妍,重补袈裟防雪天。
閒看青山忙看水,庵门不掩今几年。
()
谁识飞竿巧艺全。
儿童群戏艳阳天。
十分险处却安然。
海燕舞空萦弱絮,岭猿连臂下层颠。
()
留滞身犹健,招延鬓已皤。
竟无金实橐,虚有锦为窠。
貂角传空响,蛾眉妒渐多。
向来真率伴,回首半消磨。
()
昼永浑无事,昏归只掩门。
甘贫同陋巷,多病似文园。
对月人千里,论文酒一尊。
远怀霄汉路,愁绝虎狼村。
()
涧溪苹采采,夙夜被祁祁。
琴瑟鸡鸣御,山河象服宜。
西悲零雨日,南望殷雷时。
彤管今犹美,归荑不及贻。
()
地僻春来静,孤山夕照余。
深惭长者辙,新欠故人书。
有酒招元亮,无人诵子虚。
相从又相别,意绪各何如。
()
结却衲僧布袋头,天童拈来作气毬。
脚尖趯出佛无数,付与丛林作马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