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夫人挽章二首。宋代。曹勋。淑德兼前懿,年龄甫八旬。义方能教子,佛理已诠身。卧病才逾月,求翳不浃辰。人间膺上寿,松路黯凝尘。
《陈太夫人挽章二首》是宋代诗人曹勋创作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陈太夫人的形象和境遇,表达了对她高尚品德和长寿的赞颂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人生短暂和世俗沉浮的思考。
译文:
淑德兼前懿,年龄甫八旬。
义方能教子,佛理已诠身。
卧病才逾月,求翳不浃辰。
人间膺上寿,松路黯凝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陈太夫人为主题,通过描述她的品德和境遇,展现了她高尚的德行和令人敬佩的身份。诗中提到她的淑德(淑女的美德)和前懿(先贤的品行),这表明她具备了双重的美德,兼具了传统的女性美德和古代贤妇的美德。
诗人进一步指出,陈太夫人注重教育子女,重视道义,这是她能够教育出品行高尚的子女的原因。同时,她对佛理的理解也已经融入到她的生活之中,成为了她身体力行的信仰。
接下来,诗人提到陈太夫人卧病已有一个多月,虽然她身体不适,但她的追求并没有停止。她仍然追求更高的境界,寻求更深的真理。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陈太夫人的赞美之情。他认为夫人能够在人间享受长寿的福寿,但是她所走的道路已经黯淡而凝重,松路也因时间的流转而积满尘土,暗示着人生短暂而世俗的沉浮。
这首诗通过描绘陈太夫人的品德和经历,传达了对她高尚德行和追求真理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短暂和物质浮华的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诗人成功地表达了对陈太夫人的敬重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曹勋。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梦藤驿。宋代。陆游。又入千山去,真成万里行。履霜常早驾,秉炬或宵征。古驿怪藤合,荒陂群鴈鸣。客中常少睡,归梦若为成。
防江行五首。宋代。刘子翚。江边五色旗,分总期门士。惊砂杂雪飞,日暮孤城闭。寂寥良将风,谁识投醪意。
郭卜者歌。明代。左国玑。我欲攀龙蹑星斗,一生九度长山走。万言空自委尘沙,百结归来独钳口。梁州东门十亩田,中有灌木青云连。草堂六月洒冰雪,脱巾露顶东窗眠。我向其间老耕稼,短衣破帽随村社。但与鸡豚学共栖,谁能山岳论高价。濮州野人真有仙,说生道死能通玄。燕齐豪贵皆下榻,是处凡夫俱执鞭。昨来为访东门客,座上放出惊人舌。五等侯王指掌间,一州小大皆能别。闻君谈天妙无穷,白日鬼神来眼中。谓予当来有亨达,老马不觉生长风。忽然鼻息吹云起,鱼龙捲动秋江水。意气横生满腹间,英声笑宰乡人会。据鞍虎盼将奈何,斗米十肉焉用多。风云一日成感会,渭滨老人抛短蓑。我也头颅未霜发,挽弓百步犹能发。少小常怀报主恩,此回不是贪功伐。山人山人言不轻,一语白璧酬连城。待予尽节归来日,与尔花间说旧盟。
青玉案。宋代。倪翼周。四时令节惟重九。况此日、逢佳偶。金菊已花杯有酒。瑶池宴罢,一枝斜插,好作渊朋友。翠眉淡淡匀宫柳。比似年时更清瘦。双绾带儿新结就。长情恩爱,随家俭约,素与君同寿。
吊栖白上人。唐代。张乔。今古遰相送,几时无逝波。篇章名不朽,寂灭理如何。内殿留真影,闲房落贝多。从兹高塔寺,惆怅懒经过。
送至上人还金陵。元代。张翥。朱雀桥边白下门,旧游回首不堪论。令威未返辽东鹤,圆泽难招石上魂。金刹火馀灰已冷,锦囊诗在墨犹存。南来邂逅逢师话,老泪临风堕酒尊。
宫词十五首 其九。元代。柯九思。花明昼锦柳摇丝,仙岛陪銮濯禊时。曲水番成飞瀑下,逶迤银汉接清池。
行舟。唐代。李益。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 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癸酉六月奉诏修耤田记十一月诏罢赋诗。宋代。宋祁。三时受诏拥緹油,曲笔无功苦思抽。不得成书同太史,须知非我异春秋。空言自合因人废,残藁犹应盖瓿留。归卧私庭深阁笔,饱尝鸡膳太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