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甫坐上分题赋洗竹得百字。宋代。曹勋。{果刂}竹有旧贯,剪伐未容测。长身数竿足,丛薄徒累百。稍令掩翳去,渐放修直色。要知清明朝,恶者在所格。
诗词:《及甫坐上分题赋洗竹得百字》
诗意: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及甫坐在竹林中,用竹子作为题材进行创作。他剪伐了一些竹子,但不知道能够写多少字的赋文。他发现那些长得高大的竹子只能取得几根,而那些丛生的细小竹枝却能够得到更多的数量。他稍微修整了一下竹子,去掉了一些不好看的部分,逐渐显露出竹子本色的美丽。诗人意识到,清晨的阳光下,恶劣的竹子也能够展示出它们的特色。
赏析:这首诗以竹子为主题,通过描写及甫剪伐竹子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竹子的独特感受。诗中的竹子象征了品格和人生态度。竹子高大的部分代表了高尚的品德和追求,而细小的竹枝则代表了平凡的人和事。诗人选择了细小的竹枝,表明他对普通人和事物的关注和赞美,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平凡中蕴含美丽的哲理。通过修整竹子,诗人表达了对生活中不好的方面的排除和改善的愿望,以及在渐渐去除杂质的过程中,事物逐渐显露本真之美的思考。最后,诗人以清明朝的阳光为背景,表现了对生命的积极态度,即使是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够展现出自己的特色和价值。
总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及甫在竹林中的创作过程,以及对竹子、生活和人性的独特感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寓意深远的意象,诗人传达了对平凡事物的关注和赞美,以及对改善和提升的追求。这首诗给人以启示,即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发现美和价值,通过不断修整和提炼,展现出自己独特的光芒。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曹勋。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效韦体。清代。吴保初。光阴等过隙,日月奔双轮。去去无停机,万物随飞尘。小园微雨霁,空山芳杜春。谡谡松风古,娟娟花月新。如何今日地,不见昔时人。烹茗延嘉客,割鸡招近邻。绵思廑忧国,直道宁谋身。谁能久郁郁,负此村醪醇。浩歌渔父篇,明月思垂纶。
多丽 八月十三日新关道中。清代。周之琦。古钱唐,翻成此日凄凉。薤歌中、灰飞纸蝶,褊褼吹上牙樯。峭帆风、迎来柳,离筵语、递入椒浆。绿蜡凝愁,素帷搴怨,更无人影到船窗。叹吾谷、旧山云树,归计苦参商。经行过、女坟湖水,泪洒吴阊。问从今、关河万里,可堪重著思量。鲍家诗、繁台夜雨,江淹恨、岭峤秋霜。西去啼乌,南征哀雁,断魂容易便分行。愿留取、镜盟钗约,心字各焚香。尘缘了,与君携手,片月金梁。
戊午上巳谒何恭人坟三绝。宋代。刘克庄。华堂不洎千钟养,荒垅空遗四尺封。愁绝狐狸潭畔路,不知更扫几番松。
送陈汝翔客建溪书林。明代。徐熥。垂老江湖作校书,春风长日掩衡庐。经收坏壁驱残蠹,字出名山辨鲁鱼。著述未忘玄晏癖,往来多是邺侯居。不须二酉藏遗草,九曲仙都当石渠。
异乡。元代。王冕。东山西山生白云,异乡那忍见残春。野蒿得雨长过树,海燕隔花轻笑人。每是闭门疏世事,何曾借酒恼比邻。过从时有相嗔怪,不解《潜夫》意思真。
萧兰。宋代。张咏。种萧芳兰中,萧生兰亦瘁。它日秋风来,萧兰一齐败。自古贤者心,所忧在民泰。不复梦周公,中夜独慷慨。
游西山同项可立宿灵隐西庵。元代。黄溍。薄游厌人境,振策穷幽躅。理公所开凿,遗迹在岩麓。秋杪霜叶丹,石面寒泉绿。仰窥条上猿,攀萝去相逐。物情一何适,人事有羁束。却过猊峰回,遥望松林曲。前山夜来雨,湿云涨崖谷。缥缈辨朱甍,禅房带修竹。故人丹丘彦,抱被能同宿。名篇聊一咏,异书欣共读。蹉跎未闻道,黾勉尚干禄。夙有丘壑明,吾居几时卜?
和黄农部尖叉韵 其一。清代。李镐翼。月影初圆露气纤,已看春令换冬严。良宵盏满羔儿酒,珍品盘登虎子盐。九陌红尘飞甬路,万家火树上衡檐。街童识得元宵趣,买取花镫挂指尖。
乱后曲江(一作羊士谔诗)。唐代。王驾。忆昔争游曲水滨,未春长有探春人。游春人尽空池在,直至春深不似春。
士贵要予赋水轮因广之幸率介卿同作兼呈郭宰。宋代。李处权。吴侬踏车茧盈足,用力多而见功少。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四山开闢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绕。绿云看即变黄云,一岁丰穰百家饱。今年小荒人菜色,斗易衾稠逮昏晓。古来善政抑兼并,贫富相通俗淳好。闭糶待价良忍哉,客主遑遑不相保。令尹贤於郑子产,视民恐伤心皎皎。朝来戒谕甚丁宁,令下翕然风偃草。我今亦有在陈厄,回首田园迹如扫。他年归计一廛氓,抱瓮甘同汉阴老。
拨不断·大鱼。元代。王和卿。胜神鳌,夯风涛,脊梁上轻负着蓬莱岛。万里夕阳锦背高,翻身犹恨东洋小,太公怎钓?
数日不过东园澄夫先生有月桂诗见示且归功于封殖之厚次韵奉答时腊月朔也。明代。顾清。看花久不到墙东,不道寒丛也自红。培殖可能符善颂,故应嘉气与君同。
乎它早发。明代。谢肃。小车欲发候鸣鸡,榆柳参天路不迷。斗柄正垂滹水北,月轮将落井陉西。九霄健鹄曾伤翮,万里神驹敢
忆与唐公游西湖。宋代。宋祁。红鲜高下照横溪,勃窣含情欲上堤。手揽缃茎那忍折,戏鱼长在叶东西。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唐代。王建。长城窟,长城窟边多马骨。古来此地无井泉,赖得秦家筑城卒。征人饮马愁不回,长城变作望乡堆。蹄迹未干人去近,续后马来泥污尽。枕弓睡著待水生,不见阴山在前阵。马蹄足脱装马头,健儿战死谁封侯。
山中作。唐代。马戴。屐齿无泥竹策轻,莓苔梯滑夜难行。独开石室松门里,月照前山空水声。
送熊都宪巡抚山东。明代。祁顺。南宫开榜识英贤,二十年来看著鞭。廉访才高誇独步,都台恩重喜乔迁。忧民两鬓秋霜点,报国孤忠白日悬。自有烝民诵山甫,菲才惭作赠行篇。
赠危进。明代。蓝智。忆昔诵君玉华作,秋月华星动寥廓。已知志士甘渔樵,独忆神仙閟岩壑。贾生少年负经济,阮籍穷途苦漂泊。空谷天寒隐白驹,沧江日暮饥黄鹤。千里犹看杀气昏,十年不见旌头落。布衣各拥将帅权,草莽空谈王伯略。穷冬命驾武夷溪,茆屋山中风雨恶。黄菊花残枫叶疏,与君沽酒花前酌。况闻有书献天子,安得排云叫阊阖。酒酣起舞肝胆雄,宝剑光芒照六合。英豪遇合终有时,丈夫志在麒麟阁。
余干问舟。元代。艾性夫。乌桕林头月上弦,黄芦矶下水平天。十年客路多随雁,一树秋声总是蝉。江阔乱分渔火细,滩空长漱岸沙圆。丁宁说与梢人去,若过芝山且系船。
望碧天书断,宝枕香留,泪痕盈袖。谁识秋娘,比行云纤瘦。象尺熏炉,翠针金缕,记倚床同绣。月亸琼梳,冰销粉汗,南花熏透。
尽是当时,少年清梦,臂约痕深,帕绡红皱。凭鹊传音,恨语多轻漏。润玉留情,沈郎无奈,向柳阴期候。数曲催阑,双铺深掩,风镮鸣兽。
醉蓬莱·夷则商七夕和方南山。宋代。吴文英。望碧天书断,宝枕香留,泪痕盈袖。谁识秋娘,比行云纤瘦。象尺熏炉,翠针金缕,记倚床同绣。月亸琼梳,冰销粉汗,南花熏透。 尽是当时,少年清梦,臂约痕深,帕绡红皱。凭鹊传音,恨语多轻漏。润玉留情,沈郎无奈,向柳阴期候。数曲催阑,双铺深掩,风镮鸣兽。
雨后游辋川。唐代。李端。骤雨归山尽,颓阳入辋川。看虹登晚墅,踏石过青泉。紫葛藏仙井,黄花出野田。自知无路去,回步就人烟。
汉谣四首 其一。明代。郭之奇。祖龙璧归,秦鹿奔棘。沐猴锦衣,楚骓泣北。吁嗟赤蛇,居马上得。
竹枝。唐代。刘禹锡。城西门外滟预堆,年年波浪不能摧。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跋徐恭仲省干近诗三首。宋代。杨万里。君家诗伯老师川,解道芦花落钓船。莫笑东湖秋水冷,近来新吐一枝莲。
过天门山怀友。唐代。吴筠。举帆遇风劲,逸势如飞奔。缥缈凌烟波,崩腾走川原。两山夹沧江,豁尔开天门。须臾轻舟远,想象孤屿存。归路日已近,怡然慰心魂。所经多奇趣,待与吾友论。一日如三秋,相思意弥敦。
除夕喜儿曹皆远归。明代。梁兰。儿曹远近俱儒仕,一在筠州一阆州。两地行程非可约,片时归计似同谋。且从除夕尝家酝,莫问新年买客舟。代际唐虞各努力,老夫白首自无忧。
间居。清代。吴隆骘。中寿祇百年,三万六千日。逝者已如斯,因知来者疾。一朝同蟪蛄,春秋更莫必。亲朋谁后彫,屈指十去七。出门寡所欢,兀尔闭虚室。怀哉诵先民,世殊而揆一。行即不能然,心实与之昵。无始观我生,萧然泯劳逸。
哭高伯平先生用文公挽籍溪胡先生韵 其二。清代。朱之榛。先生和接物,妪煦到人深。座下探经义,帷空渺笛音。风云何变色,桃李为谁阴。不意西州泪,伤心已满襟。
辞唱歌。唐代。韩愈。抑逼教唱歌,不解看艳词。坐中把酒人,岂有欢乐姿。幸有伶者妇,腰身如柳枝。但令送君酒,如醉如憨痴。声自肉中出,使人能逶随。复遣悭吝者,赠金不皱眉。岂有长直夫,喉中声雌雌。君心岂无耻,君岂是女儿。君教发直言,大声无休时。君教哭古恨,不肯复吞悲。乍可阻君意,艳歌难可为。
忆蕲上旧居。清代。杨继经。五柳思归不得归,桃花开后鳜鱼肥。几时为掉轻舟去,自到湖边放鹤飞。
缑山子晋祠以下陪太尉钱相公游嵩山七章其六。宋代。梅尧臣。旷哉嵩室阳,神怪所栖宅。苍石不知年,灵熊去无迹。烟岩想桂宫,苔壁疑椒掖。不学舜娥悲,潇湘竹枝碧。
代文如答王郎 其一。明代。孙继皋。欲上兰桡意转迟,别君生怕忆君悲。蘼芜一日阊门路,却似千山万水随。
白云庵。明代。王恭。白云深处旧岩扉,苔藓苍苍一径微。翠壁红泉分鸟道,石林精舍挂僧衣。三峰月出闻猿断,五粒松香见鹤飞。今日置身千仞表,了然心地发清机。
寄讯堡中吴子。明代。释函可。莫为饥寒瘦不禁,三人惟尔绝来音。孤僧有梦还应入,辜负寒灯夜夜心。
和张凝神见贻。宋代。曹勋。奉引归来春晚时,扁舟便欲访天随。都忘旧学尘埃满,顿觉新年气宇衰。遽有恩荣腾紫诏,了无功业立彤墀。先生妙句烦褒借,一夕光涵月不亏。
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六。明代。王立道。君王此日祷桑林,万井沉沉羽卫森。玉检泥封多秘祝,祠官偏识爱民心。
侍宴华光殿曲水奉勑为皇太子作诗 三。南北朝。谢朓。礼行郊社。人神受职。宝效山川。鳞羽变色。玄塞北靡。丹徼南极。浮毳驾风。非泳非陟。
水仙二首 其二。元代。贡师泰。十二瑶台风露寒,银河澹澹月团团。龙宫自与尘凡隔,别有铢衣白玉冠。
淳熙二的春帖子词·寿圣明慈太上皇后合六首。宋代。崔敦诗。扇开雉影红云起,帘卷虾须画烛明。三十六宫齐进酒,盘金小胜缕长生。
宿陵口寺。元代。萨都剌。西风落叶陵口寺,薄暮钟声送夕阳。酒醒不知过夜半,开门满地月如霜。
送刘佥宪之湖广提调学校。明代。杨荣。荆楚在南服,土旷民物稠。承平几百年,俗化追虞周。庠序育英俊,教养恩惠优。近来振铎者,学政殊未脩。圣明急先务,夙夜廑此忧。大廷纶音降,俊彦旁敷求。分命典文轨,因时振风猷。刘君我同志,学行谁与俦。历仕三十年,白发今满头。鹗荐惬舆论,经邦有深谋。伫看扬英声,飞隼横九秋。劝惩肃规矩,昏惰无逸游。坐令小大材,异日咸可收。巍巍衡阳山,瀰瀰江汉流。勖哉全令德,声望同久留。
五方帝。清代。佚名。惟帝乘离,恢台其德。平秩南讹,百嘉允殖。感精嘛运,祖我为历。璋币迎郊,□□翼翼。
久雨。宋代。林景熙。闭门荒草合,宿雨掩春华。西海无回日,东风几落花。雾冥猿自啸,荡冷雁犹家。谁是补天手,空怀练石娲。
司马德操谓庞德公妻子作黍元直欲来。明代。汤显祖。世乱难为士,存身各有致。鹿门一辈人,未测语何事。
赠蔡斯篁。清代。顾维钫。一片青山倚剑天,往时曾此梦凌烟。白头似雪休看镜,明月如弓又上弦。虎项班超飞食肉,雁书苏武卧吞膻。闻君梅里成归计,为我前滩唤钓船。
和柳子厚诗十七首 其八 写怀因简赵叔问。宋代。程俱。胡尘暗中原,世路日以艰。脱身九死中,自笑老且顽。才志本不竞,拂衣谢尘寰。相从莫逆人,云萝共跻攀。固知千里驹,未免山复山。我已卜西谷,背崖结三间。岂无风篁岭,亦有明月湾。平生真远游,旧观忽以还。儿童钓遨处,陈迹犹班班。叠嶂蔼空翠,暗泉响馀潺。采芝嵁岩下,长谣想商颜。逋客不复驾,居然掩云关。从来悟泡影,岂但忘触蛮。所幸戎马际,馀生得长闲。
于越亭。宋代。姜夔。松尾飕飕石浪寒,胡啼番曲转声酸。人间无此春风手,应是江妃夜放弹。
首春贻京邑文士。唐代。卢照邻。寂寂罢将迎,门无车马声。横琴答山水,披卷阅公卿。忽闻岁云晏,倚仗出檐楹。寒辞杨柳陌,春满凤凰城。梅花扶院吐,兰叶绕阶生。览镜改容色,藏书留姓名。时来不假问,生死任交情。
席上赠故曹太史家歌姬。明代。王稚登。东山昔伴谢公游,一曲能倾十二楼。今夜佛灯禅榻畔,路傍相逐按梁州。
山台赴召。宋代。胡仲弓。世道今如许,先生亦肯来。一番新诏命,只是旧山台。心事云间鹤,诗情雪后梅。诸公兴党论,未可荐人材。
最高楼。清代。周之琦。黄尘里,村墅半榛芜。且幸见吾庐。春风拂面馀寒在,晨星偻指故交疏。问家中,猿与鹤,近何如。也不为、柴桑三径菊。也不为、淇园千亩竹。衰病体、愧簪裾。坐忘只合匡床倚,行吟仍怯短筇扶。且安心,重补读,少时书。
遐龄十景 其七 萧台积雪。明代。李昌祺。六出花飞尺许深,吹笙台榭尽琼林。长空鹤下巢难认,薄暮樵归路莫寻。玉垒更添仙境胜,冰崖不受世尘侵。匏簧冷涩无遗韵,赢得琴留折竹音。
露筋祠。清代。魏乃勷。碧湖云树噪栖鸦,古瓦笼烟草径斜。一片秋帆残照里,野风吹折女郎花。
送姚司理座主赴内召六首 其一。明代。何吾驺。才烂烟波笔掣云,一朝鸿宝动朝绅。昌黎文自能驱鳄,不信潮阳不借君。
到匡两月叠闻梁同庵崔石师讣音。明代。释函是。宿约成虚梦,初闻复自疑。益伤离别易,难免死生悲。夏木蝉声急,朝钟日影迟。暮年惟有隐,莫遣世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