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诗九十首

山居杂诗九十首朗读

《山居杂诗九十首》是宋代诗人曹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旬日扣玉京,所见如夙昔。
红云隐碧洞,清溪映白石。
临流坐且久,浩流坐且久,浩气洞胸臆。
溪深竟难涉,踟蹰抚苍壁。

诗意:
这是我在山居中所写的一首杂诗。在这漫长的十天里,我不断敲打着心灵之门。所见之物仿佛带我穿越回了过去,给我带来了久违的感觉。红云掩藏在碧洞之间,清澈的溪水映照着洁白的石头。我久久地坐在水边,感受着水流的浩大,让内心充满了豪迈之气。溪水深处难以涉足,我略感迟疑,轻抚着那苍石的壁面。

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山居中的一段经历和感悟。诗人以旬日之长来形容自己在山居中的时光,将所见所闻与往事相对照,表达出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红云隐没在碧洞之中,清溪映照着白石,展现了山居环境的美丽和宁静。诗人坐在溪流旁,久久地凝视着水流,感受着它的浩大和深远,激发了他内心的豪情壮志。然而,溪水深处的难以涉足使诗人略感迟疑,在抚摸着苍石的同时,也显露出他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思考。

整首诗词通过对山居环境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在这个环境中的思考和感悟。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凝练出对时间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溪水深处的难以涉足与踟蹰的心情,也暗示了诗人面对未知和困难时的迟疑与坚持。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抒情的笔触,传达了诗人在山居中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思考,展现出他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和对自我的反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曹勋朗读
()

猜你喜欢

侯门信口总称珍,只见陈人不见新。
三日荔投香味变,况开酱瓿柫蛛尘。
()

放生池上月沈钩,掖树如云易得秋。钟动景阳梳洗早,辘轳声转井干楼。

()

独上西楼四望赊,玉林琼树影交加。春风也解嫌萧索,借发明年最早花。

()

黑风怒挟飞沙吼,村墟黯惨黄昏后。炊烟断绝鸟无声,道旁死人忽张口。

跛驴枵腹倒地僵,五丁鞭之亦不走。主仆相顾各吞声,阴森如入阎罗城。

()

素衣凝望化缁尘,举目新亭一怆神。秋燕去同秦逐客,寒花孤似楚遗民。

唾壶击破留芒履,如意敲残剩角巾。休向长安更西笑,菰芦愁老过江人。

()
皇皇大宫,丕吉于穆。
休德昭清,元气回复。
芝叶蔓茂,桂华凭翼。
孝孙假斯,受兹介福。
()

但虑彩色污,无虞臂胛肥。(段成式记,长安菩萨寺

有画维摩变,为俗讲僧文淑装之,笔迹尽矣,故兴元

()

共许寻鸡足,谁能惜马蹄。长空净云雨,斜日半虹霓。

檐下千峰转,窗前万木低。看花寻径远,听鸟入林迷。

()
()
万般解,笔写石镌处处卖。
不将一字与人依,露迥迥兮赤洒洒。
()
梓潼江口涪江上,深僻还如樗杜村。
独坐翠光喷钓艇,万家寒影落吟轩。
()

无成三十老渔蓑,旧国深惭此屡过。生计未知何事好,诗篇唯觉别人多。

高城晓角收凉月,岐路西风长白波。犹幸交亲不相弃,夜烧银烛为悲歌。

()

秋风起,黄叶飞,宫门深锁日还西。背人一去音书断,塞雁无情亦解归。

此恨此愁无处托,暗尘消尽缕金衣。

()

病马思旧槽,穷鸟恋枯枝。岂敢怨寒苦,实命不逢时。

伊余生不辰,遭世乱日滋。崎岖浊世中,乌道乃转夷。

()
倦叟投床早,昏灯落烬频。
鹊翻惊缺月,犬吠逐行人。
未丧诗书业,犹存老病身。
菊花行可醉,作意插乌巾。
()

东北丛林冠此都,地分清寂聚僧徒。青天宝塔还今古,赤日珠光乍有无。

草径鹭乾时独立,松林鹤并晚相呼。登楼更见河流急,叹世因悲马负图。

()
不为吟哦苦苦频,老逢忧患损精神。
见人依约近方省,认字微茫久未真。
漠漠江山浑水墨,冥冥草树隔烟尘。
何人解呪杨枝水,洗净从前业障因。
()

夕景含钟露欲零,幽人醉宿长官厅。
床头藓色虽连月,池底花阴更杂星。
梧叶乍题无物汙,蜀琴微响有风经。

()
标格风流前辈。
才瞥见春风,萧然无对。
只有月娥心不退。
依旧断桥,横在流水。
()

阵鸿惊处。一网沈江渚。落叶乱风和细雨。拨棹不如归去。

芦花轻泛微澜。蓬窗独自清闲。一觉游仙好梦,任它竹冷松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