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吟轩

醉吟轩朗读

《醉吟轩》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邓肃。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身处幽轩醉吟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豪放不羁、超然自逸的情怀。以下是对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醉吟轩》中文译文:
醉饮轩中,我深深地陶醉。
句法如渊明般古老无比,头上戴着宽幅巾帽以便倾斟美酒。
李白的豪放诗篇犹如惊雷,令人心驰神往。
我抬头望向天空,不再计较北斗星的位置。
那两位风流倜傥的才子已无法追上,
请您公公再次创作幽轩之作,唤醒我的心灵。
像渴望水的长鲸在江海中沉浮,
我希望您的妙句如锦囊般带来风雷之声。
希望能有一间小屋,靠近您的身旁,
时常作您的孔融之客。
愁肠得到美酒的滋润,就能生出和风,
毫尖之上也能描摹出春天的色彩。

诗意和赏析:
《醉吟轩》以酒作为诗人放松身心、追求自由的象征,通过描绘诗人醉心吟咏的情景,表达了对古代名士的崇敬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渊明、李白等名士被用来对比诗人自己,显示出诗人对他们才华横溢的赞叹之情。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李白一样,创作出令人震撼的诗篇,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升华和唤醒。诗人还表达了对友谊和交往的向往,希望能与公公共同度过时光,成为他的孔融之客。最后,诗人认为只有在愁肠得到酒的滋润下,才能形成和风的心境,即使是微小的毫端,也能描绘出春天的美丽。

整首诗以豪放张扬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对艺术的追求和对友谊的珍视。通过描绘诗人醉吟的情景,诗词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和追求高远的心态。诗人将古代名士作为自己的楷模,表达了对他们才情的推崇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才华的追求和对友情的渴望。整首诗意丰富,语言华丽,充满了对自由、艺术和情感的热情追求,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和追求真挚情感的心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邓肃

邓肃(1091~1132),字志宏,南剑沙县(今属福建)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六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年,年四十二岁。少警敏能文,善谈论。会李纲罢相,上疏争之,干执政怒,罢归居家,绍兴二年(1132年)五月,携母避寇福唐(今福清),五月初九病逝,年仅41岁,归葬于邓墩。肃著有《栟榈集》三十卷,《挥尘后录》传于世。《闽沙邓氏族谱》载:邓肃,字志宏,父祖谷,长子邓普,字寰宇,次子邓慈。...

邓肃朗读
()

猜你喜欢

巫山高巍巍,江水碧深杳。中有阳台人,清容舒窈窕。

翠袖倚朱阑,颜色常美好。我欲往从之,不见三青鸟。

()

烟际结茅庵,芦翠蓼红为壁。晒网恰如帘挂,蔽下春斜日。

晚来波定月华圆,乘醉学吹笛。搅得眠鸥不睡,早飞来一只。

()

谁知地老天荒后,犹得重登黄鹤楼。浮世已随尘劫换,空江仍入大荒流。

楚王宫殿铜驼卧,唐代仙真铁笛秋。极目苍茫渺何处,一瓢高挂乱云头。

()

春月娟娟映水清,一斟一酌听泉声。微风暗拂花枝动,几点残红扑酒罂。

()

一凭阑、动人心眼,寒枫刚递霜信。浮生几度逢佳日,万事苦堆方寸。

天懒问。知我辈、蹉跎已没封侯分。清觞未尽。且醉倒高台,格翻叶子,琴奕斗清兴。

()

黄农虞夏不可作,白发渡江天马行。我来拜倒石千仞,道大欲观韶九成。

愁看楚师换禹鼎,仰觉伏氏皆秦生。丈人二子并真妙,吐语况有崆峒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