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陈兴宗先生三首。宋代。邓肃。满腹悲辛谁与言,叩门不应更依然。一斑昔我尝窥豹,五色还公自补天。新陇只今堪挂剑,枯桐从此不调弦。典刑今有阿戎在,定与相从对白莲。
《哭陈兴宗先生三首》是宋代邓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满腹悲辛谁与言,
内心充满悲伤和忧愁,却无人能够倾诉,
叩门不应更依然。
我敲门,但没有回应,依然孤独无助。
一斑昔我尝窥豹,
曾经一瞥豹子的皮毛,
五色还公自补天。
五彩斑斓的豹子自有天生的美丽。
新陇只今堪挂剑,
新修的陇山如今已适合挂上剑,
枯桐从此不调弦。
枯萎的桐树从此再也无法奏出音乐。
典刑今有阿戎在,
如今有阿戎执掌刑杖的职责,
定与相从对白莲。
他与我定会一同守护白莲。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悲伤和孤独,他感到无法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忧愁。作者曾经一瞥过美丽的豹子,认为其五彩斑斓的皮毛是天赋的美丽。他觉得新修的陇山适合挂上剑,象征着战乱的时代。然而,枯萎的桐树不再奏响音乐,象征着美好的事物逐渐消失。作者提到了阿戎执掌刑杖,表明他在这个动荡的时代里,寻求着守护和庇护。他坚定地认为与阿戎一同守护白莲,象征着对纯洁和善良的追求。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时代的思考。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和对人物角色的提及,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正义的追求。整首诗词意境深远,给人以沉思和感慨,展现了宋代士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邓肃(1091~1132),字志宏,南剑沙县(今属福建)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六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年,年四十二岁。少警敏能文,善谈论。会李纲罢相,上疏争之,干执政怒,罢归居家,绍兴二年(1132年)五月,携母避寇福唐(今福清),五月初九病逝,年仅41岁,归葬于邓墩。肃著有《栟榈集》三十卷,《挥尘后录》传于世。《闽沙邓氏族谱》载:邓肃,字志宏,父祖谷,长子邓普,字寰宇,次子邓慈。...
邓肃。邓肃(1091~1132),字志宏,南剑沙县(今属福建)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六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年,年四十二岁。少警敏能文,善谈论。会李纲罢相,上疏争之,干执政怒,罢归居家,绍兴二年(1132年)五月,携母避寇福唐(今福清),五月初九病逝,年仅41岁,归葬于邓墩。肃著有《栟榈集》三十卷,《挥尘后录》传于世。《闽沙邓氏族谱》载:邓肃,字志宏,父祖谷,长子邓普,字寰宇,次子邓慈。
次韵曦讲师南仲牧閒园杂咏十首 其四。明代。陶宗仪。日涉名园引兴长,绿阴多处石床凉。花时那似今番好,翠筱娟娟过粉墙。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一。宋代。何绛。仙湖街口月徘徊,暂醉兰陵酒百杯。横海勋名何足异,罗浮山色帐前来。
送朱中郎子得守怀庆次其留别韵二首 其一。明代。欧大任。邸吏惊相报,朱郎佩郡章。愿停今日骑,更进故人觞。露冕太行碧,登楼浊浪黄。和歌君又去,底事老华阳。
送智玄首座归蜀中旧山。唐代。刘得仁。像教得重兴,因师说大乘。从来悟明主,今去证高僧。蜀国烟霞异,灵山水月澄。乡闾诸善友,喜似见南能。
香梅二首 其二。金朝。李俊民。一枝潇洒陇头香,分付新愁竹叶觞。纸帐不须寻短梦,天涯倦客已无肠。
午过横林回望惠山二首 其二。宋代。杨万里。雪馀官路已生尘,犹喜长河水稍深。恨杀惠山寻不见,忽然追我到横林。
松云二士图。元代。王行。晴霭翠纷纷,春桥水乍分。山家在何处,松外万重云。幽石暖差差,苔华绿渐滋。不辞同晚步,溪上有新诗。碧嶂猿声后,清宵鹤思前。孤亭群树底,堪与坐谈玄。满地写松阴,元芝拟共寻。樵踪浑不见,知得此山深。相识更相逢,前山此路通。桃烟连幕翠,只在白云中。
和王殿丞罂粟种之什。宋代。释重顯。纤纤圆实占芳春,得自侯门胜楚珍。开叶开花人不会,百千年是等闲身。
题牧牛扇头。元代。赵秉文。一牛顾其犊,一牛轩尻脽。旁有牧犊子,窥巢攀树枝。嗟尔有饷具,不念鸦雏饥。乌鸦各天性,飞来护其儿。汝亲亦念汝,而人独不知。不如两相忘,人禽相娱嬉。
素上人为普贤办供过溪上需偈予曰与普贤有素不可无词乃作五偈遗之归山呈似道人一笑 其三。宋代。释慧空。鸡寒上树鸭下水,举著今人长努嘴。众生不明颠倒机,祖教从来同一轨。
水调歌头 其一 听歌有感。清代。况周颐。解道伤心片玉词。此歌能有几人知。歌尘如雾一颦眉。碧海青天奔月后,良辰美景葬花时。误人毕竟是芳姿。
示弟赋。明代。边贡。雁门秋高多烈风,烟沙极目见云中。怜君弓马年来惯,不数翩翩塞上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