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使待制舍人赵公挽诗三首

宫使待制舍人赵公挽诗三首朗读

《宫使待制舍人赵公挽诗三首》是宋代诗人李弥逊所创作的诗词作品。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宫使待制舍人赵公挽诗三首

曲突深时虑,
长裾鄙世流。
无书来北阙,
有意在东周。
旷远嵇中散,
疏慵马少游。
长松相风表,
千古必山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挽诗的形式,表达了作者李弥逊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的开头两句“曲突深时虑,长裾鄙世流。”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忧虑。其中,“曲突深时虑”意味着作者的心境曲折深沉,思虑纷繁;“长裾鄙世流”则表达了作者对现世的厌倦和不屑。

接下来的两句“无书来北阙,有意在东周。”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的志向和追求。作者说自己没有接到朝廷的任命书,也没有机会在北方的官阙中升迁,但他却有意在东周(指古代周朝)寻求自己的理想与志向。这里的东周用作隐喻,代表了一个理想中的时代和境界。

接下来的两句“旷远嵇中散,疏慵马少游。”描绘了作者远离尘嚣、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作者形容自己旷远如山中散人,疏懒不羁,不喜欢频繁的社交和游玩。这种态度对应着作者对现世的厌倦,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最后的两句“长松相风表,千古必山丘。”以自然景物作为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品格与境界的坚定自信。作者将自己比作长松,表示自己在风雨中能够挺拔不倒,象征着他的高尚品质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并预言自己将在千古流传,成为山丘一般永恒不朽的存在。

整首诗词通过对矛盾心境、理想追求、超脱世俗和自信坚定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的厌倦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清高情怀和追求卓越的精神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李弥逊朗读
()

猜你喜欢

老子平生汤饼肠,客间汤饼亦何尝。
怪来今晚加餐饭,一味庐山笋蕨香。
()
田园未办各身谋,兄弟今成迭云留。
游宦三年方启足,寄书千字又从头。
白云不定山容晚,碧水无穷树色秋。
回首寺桥同社客,想因明月话离愁。
()
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
始经瞿塘峡,遂步巫山巅。
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
日边攀垂萝,霞外倚穹石。
()

离奇古木不中绳,以之为器器不平。吁嗟岂是樵爨物,高人一见眼自明。

登君之堂作君几,我取离奇不取平。古之奇人多礧砢,其貌嵚巇而可惊。

()

吕生家浔阳,昂藏若饥鹞。持刺望门拜,不复资介绍。

手持缥囊书,蝇头写芒秒。病眼花晕生,力览始能了。

()

口咏金经手采香。自言自笑自相忘。云游瑶碧三山远,舟戏珊瑚一水长。

花筑榭,树回廊。闲持藜杖逐流光。何人松下敲棋坐,子落丁丁犹费忙。

()

烟弄晨光雨弄梅,浦痕微涨认潮来。棹随纤道青芦折,路入渔家碧草开。

()
帝乡春色浓於雾。
谁遣双环堆绣户。
金张公子总封侯,姚魏弟兄皆列土。
碧纱窗下修花谱。
()

相见时难别易。何限玉琴心意。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憔悴。憔悴。蜡烛销成红泪。

()
花信风从底处来,水边探得一枝开。
箯舆日日溪南北,看尽江梅看腊梅。
()

阊阖既洞启。
龙楼亦高辟。
两宫集鸾步。

()

白菊攲倾拥玉钿,黄花零乱委金钱。饥寒未免交为累,金玉繇来枉现前。

()

良夜禅房款一游,义心相与重山丘。
少陪文字赓酬乐,顿释胸怀鄙隐忧。
我愧反身无寸得,君方努力勇前求。

()

一片松林又一宫,开门面面看茅峰。意行恍惚庐山路,归饭僧分上下钟。

()
嫩绿成堆。
朝来红紫,都在莓苔。
方见春来,又闻春去,暗里谁催。
人生易老何哉。
()

半亩荒畦手倦耘,种花栽药苦无勋。年来事事成抛掷,祇有枯毫未忍焚。

()

纷纷霜叶乱飘扬。时令过重阳。黄花烂漫依槛,犹自吐清香。

秋渐老,夜弥长。道情昌。云庵入定,法界游仙,不动凄凉。

()

茶无绝品,至真为上。相邀命、贵宾来往。盏热瓶煎,水沸时、云翻雪浪。轻轻吸、气清神爽。卢仝七碗,吃来豁畅。知滋味、赵州和尚。解佩新词,王害风、新成同唱。月明中、四人分朗。

()
江南江北八九月,葭芦伐尽洲渚阔。
欲下未下风悠扬,影落寒潭三两行。
天涯是处有菰米,如何偏爱来潇湘?
()

()

将校桓桓出戍城,中丞按剑自提兵。天戈直指欃枪落,汉垒遥连云电生。

琼海天开鲸浪静,雷阳秋听凯歌清。丈夫许国报天子,不数燕然空勒名。

()

人间万事尽浮埃,顾影穷游莫倦陪。吴王百世不复在,祇有九仞郊天台。

()
南屏翁,斯文千古何终穷,清辉灵气斗牛充。
我从公家二老话此事,寒更支坐烛跋红。
哀哉人琴俱亡天地覆,有刀有玉谁错礲。
翁今岿然鲁灵殿,砥柱一叶万仞中。
()

彩仗凌晨出,鸾旂拂曙开。过山闻鼓吹,隔水见楼台。

花里传天膳,云中度寿杯。晚凉时雨霈,归路拥风雷。

()
年时生日宴高堂。
欢笑拥炉香。
今日山前停棹,也须随分飞觞。
东阳太守,携家远去,方溯桐江。
()

不踏州尘三十年,为谁扶杖过山巅。墓庐免服形还瘦,城市逢人礼未便。

叉手春风应得计,撒花亭子岂论钱。明朝仲氏询行变,曾假南川一榻眠。

()
沉沉向秋暮,切切声相续。
夜静草堂深,闲床照孤烛。
()

丹地清江若有期,卜居仍俯小涟漪。
颇怜松竹无多地,只顿琴书已近篱。
久雨不妨田要润,暂凉真与病相宜。

()

始欲识郎时,

两心望如一。

()

夜泛剑潭水,晚过芝兰冈。郊原多景色,岩壑任翱翔。

村连竹树人应雅,地产芝兰水亦香。舍舟携友同登陆,一带幽居枕山麓。

()
诗伯心如水,熊轓再护边。
教条父老舞,姓字裔夷传。
客到牵铃索,诗成仰屋椽。
平吞云梦泽,聊酌隐之泉。
()
野水开冰出,山云带雨行。
白鸥乘晓泛,黄犊试春耕。
地僻民风古,年丰米价平。
村居自萧洒,况有读书声。
()

英雄割据已焉战,逝水滔滔去不回。
里巷难寻王谢宅,江山空对凤凰台。
登临无伴诗为侣,兴废不知梅自开。

()

雨馀寒碧深,空烟满庭竹。深掩读书灯,莫恼秋禽宿。

()

松径晓停骖,朋游只两三。鸟啼烟作障,僧坐石为龛。

访古人何在,探幽我尚堪。杏花风日美,春色满江南。

()
系船浮玉山,清晨得奇观。
日轮擘水出,始觉江面宽。
遥波蹙红鳞,翠霭开金盘,光彩射楼塔,丹碧浮云端。
诗人窘笔力,但咏秋月寒。
()
裛裛罗巾泪粉光,绿琴哀怨调凄凉。
芳容自觉随风老,落尽桃花暗断肠。
()
()

祝融峰下逢嘉节,相对那能不怆神。烟里共寻幽涧菊,

樽前俱是异乡人。遥山带日应连越,孤雁来时想别秦。

()

指点方名屑训蒙,一方才解四方通。
定知第一番开说,万水朝宗是正东。

()
似云如月画图难,似立如行意象宽。
太华峰头天欲晓,魏王池上日初残。
超超韵出千花外,浩浩香来六月寒。
正用一夔当大夏,可须浮艳满春阑。
()

看栽红药向东阑,及到开时未暇观。今日雨晴重过此,浅红深紫已凋残。

()
()

少年足力便

()

石室经奇久未回,因思许靖向南来。刺桐花拥蛮姬醉,白芷歌传逐客哀。

漓水半黄遥入海,楚山将暮一登台。羊何旧好虽能赋,不共流霞竹下杯。

()
玉节珠幢出翰林。
诗书谋帅眷方深。
威声虎啸复龙吟。
我是先生门下士,相逢有酒且教斟。
()

采菱歌断遥天晚。碧湖无浪蘋风软。一月漾三轮。秋光被水分。

胜游超秉烛。画舸潭心宿。月恰近双舷。梦魂中夜寒。

()

大痴老人天下士,结客侠游非画史。酒酣泼墨写荆关,咫尺微茫数千里。

筲箕泉头鹤上仙,空遗宝绘人间传。弟子颠张早入室,重冈叠嶂开云烟。

()
暮山环翠绕层栏。
时节岁将残。
远雁不传家信,空能嘹唳云间。
客程无尽,归心易感,谁与忘年。
()

山林甘寂寞,朋友得从容。清吹来双涧,斜阳隔数峰。

败田沙草细,阴巷石苔重。谁料江城客,还来蹑旧踪。

()

借问纤腰大几围,娇跨骏马弄春辉。不随暮雨朝云去,却作追风逐电飞。

红粉残香沾汗血,桃花浅色上绯衣。五陵年少相逢处,共道明妃塞外归。

()

一炉龙麝锦帷傍,屏掩映,烛荧煌。禁楼刁斗喜初长,罗荐绣鸳鸯。

山枕上,私语口脂香。

()

襟怀渊海浩难量,仕路恩威见弛张。
剧邑蒲鞭闲累月,潢池血剑萧如霜。
朱门绝迹心常泰,银艾横腰鬓未苍。

()

暮嶂远含青,春江带空碧。细看风前枝,抛书枕萝石。

()

铁汉楼高天四垂,岭云愁护党人碑。看花每溅啼鹃泪,绕树难安飞鸟枝。

何地可名清净土?思君忽到太平时。一家乐寿兼文福,呼聿吟书买写诗。

()

文武才全每许君,逢时谈笑建奇勋。世称李道为贤相,帝重严陵是故人。

沧海两扶新日月,青天一扫旧烟云。盛名自古多难处,好及明时乞此身。

()

焚香消午睡,开画逢秋山。
皇都马声中,有此四士闲。
离离南国树,闪闪湘水湾。

()

云壑郁芊绵,瑶林耸苍翠。冠盖盛遨游,良辰惬胜地。

岩际张华组,花前驱小队。鸟啼山籁寂,鹤舞松阴碎。

()
万物天为大,中间地次之。
成功付诸子,父母似无为。
()

南海。繁华最。城郭山川雄岭外。遗踪嘉话垂千载。

竹帛班班俱在。元戎好古新声改。调笑花前分队。高会。

()
青林化作万黄金,落日光寒色却深。
仰看松梢数松子,不妨更与数松针。
()

凝云变晴景,积雪满山丘。公子延绮席,美人回綵舟。

逶迤度飞阁,窈窕接层楼。微飙散轻霭,寒光抱空浮。

()

云横疑有路,天远欲无门。
信矣江山美,怀哉谴逐魂。
长波空{左氵右往}记,佳句洗眵昏。

()

胡儿为我歌,胡妇为我舞。
酪酒两三行,黄尘杂桴鼓。
披甲上马鞍,旁观色如土。

()

欲归停驭重徘徊,破费林间雪一杯。留取半山看未了,火云时节约重来。

()
换捶胸明哭老爷,棺材未出死尸斜。
不如掘地深埋却,管取来年吃嫩茄。
()

数夜不能寐,乾坤如大炉。衰颜值炎赫,生意转焦枯。

偶听雷霆过,仍看雨泽俱。茅斋慰岑寂,凉思满桑榆。

()

乱书尘席散清辉,竹院香凝宿火微。客去藓阶黏冻屐,鸟迷庭树入寒扉。

重阴覆野春耕阔,列炬明山夜猎归。灯下老翁吟复听,断崖冰折碎声稀。

()
我来牛渚,聊登眺、客里襟怀如豁。
谁著危亭当此处,占断古今愁绝。
江势鲸奔,山形虎踞,天险非人设。
向来舟舰,曾扫百万胡羯。
()
握虎符,持玉节,佩金鱼。
三十正当方面,此事世间无。
寄语东淮父老,夺我诗书元帅,於汝抑安乎。
早早归廊庙,天下尽欢娱。
()

天市危阑倚碧空,两京山水见冥蒙。东来十日风霜路,只在寒岚一抹中。

()

衰草虫天,断云鱼浪,去帆望转湘碧。秋影初鸿,江蓠罢采,月明空怨遥夕。

翠疏红冷,记曾占、西楼赋笔。雕阑仍在,愁倚黄昏,水风残笛。

()

春日迟迟午睡浓,梦魂飞过浙江东。无端花底间关舌,唤起搔头两鬓蓬。

()

幽人海昌住,草屋向村墟。□竹频呼鹤,分泉谩种鱼。

梨花春巷冷,榆叶夜窗虚。细雨篝灯火,匡床正读书。

()

吾尝奇华佗,肠胃真割剖。
神膏既傅之,顷刻活残朽。
昔闻今则信,绝伎世尝有。

()
病起见苔色,凝然阵未枯。
浅深围柱础,诘曲绕廊庑。
碧翠文相间,青黄势自铺。
为钱虚玷染,毕竟不如无。
()

拜表趍丹阙,承恩宴紫宸。羽仪江左彦,簪绂幕中宾。

玉液金杯出,璚筵锦瑟陈。辕门思赞佐,回辔敢逡巡。

()
君行杳何许,万里蜀云西。
野色春斯近,林烟晓意迷。
天藏马峡小,星逼剑关低。
莫使乡愁乱,咬咬信子规。
()

北风号蓟门,杀气日夜兴。咸阳三千里,驿马如饥鹰。

行子久去乡,逢山不敢登。寒日惨大野,虏云若飞鹏。

()
晨风飘歧路。
零雨被秋草。
倾城远追送。
饯我千里道。
()

西东十五空垂册,贻厥孙谋尔胡窄。吴伎五千供宴夕,有子何曾分菽麦。

五胡杂种群伺腋,八王首难犹相磔。司马家儿真暗辟,七马图终牛系石。

()

淦客前春荷一猪,城门卖得两千馀。明朝回到石斧岭,连吃数刀今在无。

()

将谓轻红间老青,元来一本自然成。叶如桃叶回环布,枝似竹枝罗列生。

兰助珍羞香不断,萱留喜意色方明。更移此本家园去,岁岁花时献寿觥。

()
跛跛挈挈,{左监右毛}{左监右毛}毵毵。
百不可取,一无所堪。
默默自知田地稳,腾腾谁谓肚皮憨。
普周法界浑成饭,鼻孔累垂信饱参。
()
吴王厌得国,所玩终不足。
一上姑苏台,犹自嫌局促。
艅艎六宫闹,艨冲后军肃。
一阵水麝风,空中荡平渌。
()

春来何事可相关,拨置书丛得少闲。
洗砚谛观鸜鹆眼,焚香仍拣鹧鸪斑。
花开北陌东阡外,人在朝三暮四间。

()

盆池本不种青萍,春杪无根也自生。
人道一宵生九叶,不知谁数得分明。
()

地从虞苑坼,门对白云遥。蜃气迷花雨,钟声接海潮。

花田淹旅食,莲社日相招。不学无生法,锱尘何处销。

()
宜楼望芝山,浅浅平林出。
芝山望宜楼,隐隐苍龙脊。
楼中妙景山不知,山外有山楼不宜。
老眼西风没疆界,一时倾入囊中诗。
()
隐迹深村里,年今四十余。
谩携三寸管,欠读几行书。
爱竹和烟种,移梅带月锄。
箪瓢还自乐,饭糗茹青蔬。
()
好漆清如镜,悬丝似钓钩。
撼动虎斑色,打著有浮沤。
()

闲卧独吟,无人酬和,聊假身心相戏往复,偶成三章。

()

方寸止知老母,始终唯报韩王。家鹜尽供玉馔,元禽长寄雕梁。

()

溪谷饶冰霜,幽泽多芳草。朝烟滋绿辉,夕露发青藻。

芬香披原涂,弱叶亦俊好。佳人殊未来,繁华易枯槁。

()

君家旧在寒潭住,故写新图记幽趣。木落秋山潭水空,犹把长竿倚溪树。

角巾野服身翩翩,彷佛当年孟浩然。王门曳裾今几年,梦魂长绕寒潭边。

()

遥望崓山山正好,莹莹正芬芳。佳节春温春昼长。

最好泛霞浆。

()

石家金谷旧歌人,起唱花筵泪满巾。

红粉少年诸弟子,一时惆怅望梁尘。

()

燎黄褒典重,纯素此生孤。长抱穷天痛,仍怀永世图。

禄丰亲不逮,泣尽眼将枯。子职知能勉,移忠仰圣谟。

()

西游昔上三潴峡,今见南荒五虎门。势接天关并地轴,气吞雌伏与雄蹲。

八闽津要难耽视,百粤山河总大藩。千载卧龙今复起,只凭三顾靖中原。

()
直指西来,分明祸胎。
渡江面壁,偷心未息。
从兹皮髓分张,轰起青天霹雳。
()

山中杂书三首

()

列壑攒峰发兴新,落花飞絮舞馀春。虚堂坐视三千界,冠者相从五六人。

涧草软宜承屐齿,溪泉清可濯缨尘。静听山鸟松风里,始悟人间乐未真。

()

苦无竹叶倾三斝,聊取梅花插一稍。冰碎古瓶何太酷,顿教人弃汝州窑。

()
说著分飞百种猜。
泥人细数几时回。
风流可惯曾孤冷,怀抱如何得好开。
垂玉箸,下香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