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墙吹箫悲深有作。宋代。李新。撄心人事细如蓑,浑有童心柰老何。湿雪尽随哀泪堕,清箫不与哭声和。归休最病良田少,侵老终怜季子多。无命无才犹有友,但怜雄辩正悬河。
《隔墙吹箫悲深有作》是宋代诗人李新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隔墙之外吹奏的箫声悲伤而深沉,在我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的心思细腻如蓑衣,却拥有童心,与老年相比是多么奇特。雪花湿润而无处不在,伴随着悲伤的眼泪纷纷落下,而清脆的箫声却与哭泣声毫不相搭。回归乡间,最令人痛苦的是田地少而无法养家,而渐渐老去却依然关心孩子们的成长。虽然我没有官职、没有才华,但我依然有朋友,感慨于他们的雄辩才智,正如悬挂在危险的河上一般。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有才华但处境艰难的普通人的内心世界。作者通过描述隔墙传来的悲伤箫声以及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生活困境和人世悲欢的思考。他感叹自己虽然没有什么才华和地位,但依然有真挚的友谊,同时也表达了对有才华的人的羡慕和敬佩。
赏析:
这首诗以深沉而悲伤的情感展现了一个普通人的内心世界。隔墙传来的箫声象征着外界的悲伤和困苦,而作者内心的共鸣则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比喻和意象使诗意更加丰富,如将内心细腻的思考比作蓑衣,将童心与老年相比,将雪花与眼泪相联结等。这些形象的运用使诗意更加深远。诗人表达了对田地少和年老的忧虑,以及对友谊和才智的珍视。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在困境中仍然保持乐观和善良的态度,以及对友情和才华的敬重。这种情感与思考,使得这首诗在宋代文学中具有独特的价值。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李新。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乐道未长句辄次韵。宋代。韩维。雪意凝还解,冰纹结复开。林鸦时啸侣,城雉不忧媒。造适心无碍,忘机语绝猜。曹溪不欺我,何处有尘埃。
英宗皇帝挽辞二首。宋代。王安石。御气方尊极,乘云已泬寥。衣冠万国会,陵寝百神朝。夏鼎传归启,虞羹想见尧。谁当授椽笔,论德在琼瑶。
冬至搓丸诗。清代。郑家珍。五纹添线日初长,佳节团圆乐未央。珠落玉盘丸脱手,还劳窈窕作羹汤。粉丸风味话枌乡,佳节初逢复一阳。妇卜宜男儿肖物,灯前手续大家忙。深闺五夜一灯光,女手纤纤作粉忙。犹忆儿时当此日,戏堆鸡犬满盘霜。
孟津 其二。明代。杨慎。河曲风烟古,天涯旅望深。津楼环日溆,碣石带云岑。竹箭春添溜,蒲帆暝逗阴。岷源千万里,何处是江浔。
登茅山天市坛四首 其四。元代。惟则。郭仙清夜扣舷时,万籁秋笙月一池。千载谁传灵凤曲,羽童吟作步虚词。
江城子。金朝。冯子翼。胭脂坡上月如钩。问青楼。觅温柔。庭院深沉、窗户掩清秋。月下香云娇堕砌,花气重,酒光浮。清歌皓齿艳明眸。锦缠头。若为酬。门外三更、灯影立骅骝。结习未忘吾老矣,烦恼梦,赴东流。
读徐宗伯沙市狱记。明代。朱硕熏。十二星辰应土罗,提封高帝旧山河。自从梁邸分旗侈,转厌长沙舞袖多。汶水一区还鲁后,商于十里奈秦何。铭勋不在干戈际,长叹西风咏涧阿。
送项山人归天台。唐代。杜荀鹤。因话天台归思生,布囊藤杖笑离城。不教日月拘身事,自与烟萝结野情。龙镇古潭云色黑,露淋秋桧鹤声清。此中是处堪终隐,何要世人知姓名。
落梅将残有作。明代。范景文。花事亦何与人事,不禁开落自关情。雪中欲尽寒梅影,留取残枝待月明。
咏画屏美人(二首)。明代。叶小鸾。庭雪初消月半钩,轻漪月色共相流。玉人斜倚寒无那,两点春山日日愁。
次韵闻笛。宋代。李之仪。涓涓水咽众山泉,隐隐雷惊二月天。共喜春工能应候,方知节物似烹鲜。倦途所欠无多子,胜日相逢又一年。好是群花应竞发,不须留待柳三眠。
丁节推以滕公书过访夜遂梦游武夷。明代。胡应麟。洞底遥探十六天,苍茫龙蹻踏寒烟。瑶台雾里三山出,金阙云中万界悬。绝顶笙箫闻上帝,隔林机杼见群仙。桃花肯着秦人住,长侍丹经碧落前。
颂徐大可为六县减免税粮得请。宋代。方逢辰。六县欢娱已独劳,肯心行善是人豪。乞怜请命茧丝价,起死回生鼎釜熬。谁谓他人无力气,不于好事拔毫毛。老夫赞咏非夸诩,此在春秋亦合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