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使者游东山酒后寄诗走笔次韵

二使者游东山酒后寄诗走笔次韵朗读

《二使者游东山酒后寄诗走笔次韵》是宋代张栻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壮年时对山水的热爱和向往,以及近年来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尽情追求的遗憾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壮岁几成山水癖,
年来袖手不能豪。
忽传灯底诗篇好,
但想云间屐齿高。

诗意:
在年轻有为的岁月里,我对山水的热爱达到了一种癖好的程度。然而,近年来,我却因为某些原因而不能自由地追求这份热爱。突然听说有人欣赏我藏在灯底的诗篇,这让我不禁想起了过去在山间云雾中所体验的高傲与自由。

赏析:
这首诗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自由追求的遗憾之情。首句“壮岁几成山水癖”直接道出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已经形成一种癖好,表现出他年轻时的豪情壮志。然而,接下来的“年来袖手不能豪”透露了作者近年来无法尽情追求山水的遗憾,他似乎因为某种原因而放弃了这份热爱。

第三句“忽传灯底诗篇好”传递出一个转机,作者突然听说有人欣赏他藏在灯底的诗篇,这让他感到意外和欣慰。这个转折点使整首诗产生了一种变化,从遗憾转向希望。

最后一句“但想云间屐齿高”则展现了作者对过去云游山野的向往,他在云间行走,履历了高傲与自由。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作者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向往,也可以被理解为对自己的期许和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过去自由生活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的期望和追求。这种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与宋代文人士人生观和情感体验密切相关,体现了他们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现实局限的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栻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张栻朗读
()

猜你喜欢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
准拟和羹滋味成,如何尚带隔年英。
春风可是无分别,遣放夭桃相并生。
()

一径费攀跻,群峰觉尽低。千层环碧嶂,百级挂丹梯。

岭峻天疑近,林深路转迷。空中飞鸟绝,树杪乱猿啼。

()
供奉官郑文,尝官于武昌。
江岸裂,出古铜剑,文得之以遗余。
冶铸精巧,非锻冶所成者。
雨余江清风卷沙,雷公蹑云捕黄蛇。
()
人间百寒暑,正似须臾期。
当年同袍子,一见雪满颐。
不惟形容变,亦复声音移。
坐定问姓字,始省从师时。
()

乾坤何处非王土,稂莠谁令满大田。未扫绿林千嶂里,还看红树九秋前。

吴宫露冷蝉何在,汉苑风悲鹤自怜。却羡鲁阳功德盛,挥戈回日至今传。

()

琼构涌空碧,鱼龙濯晴波。游人与春竞,奈此西日何。

缅怀散花洲,青笠委绿蓑。当年渔樵侣,问我何时过。

()
暑雨民咨怨,由来直匪今。
湿能蒸病骨,滴欲碎归心。
积水连村郭,前途昧浅深。
雄风楚台上,谁且独披襟。
()

苍苍已如此,梁父共谁吟。
袖有忠臣传,床无壮士金。
收心归寂灭,随性过光阴。

()

少年到处成疏放,只为伤春。不为伤春。憔悴年年酒一樽。

相逢偏是增离思,见也消魂。别也消魂。疏雨微风妒月痕。

()

东君虽不语,年华事、今岁恰如期。向寒雨望中,晓霜清处,领些春意,开两三枝。又不是、山桃红锦烂,溪柳绿摇丝。别是一般,孤高风韵,绛裁纤萼,冰剪芳蕤。

清香还有意,轻飘度勾引,几句新诗。须是放怀追赏,莫恁轻离。更嫦娥为爱,寒光满地,故移疏影,来伴南枝。谁道寿阳妆浅,偏入时宜。

()
家在钱塘江上住。
花落花开,不管年华度。
燕子又将春色去。
纱窗一阵黄昏雨。
()

曾问梅花开未开,拟扶短策步苍苔。
可怜雨雪飘零尽,不得花边醉一回。

()

河山万里陜西东,此地曾分与召公。圣世祇今须此老,天心自古托疲癃。

太平经济俱分付,异代人才自不穷。笑我生逢尧与舜,却将衰病作渔翁。

()

今年辅相得真儒,和气融融庆历初。一柱擎天隆庙社,三边无地著兵车。

功名入手归谈笑,操略随时自卷舒。万岁千秋臣主愿,未饶两纪说中书。

()

四年身不到吾庐,底处仍堪话左符。闭阁漫怜公事少,投簪敢说宦情无。

军声早已吞穷寨,使指何时返旧都。故作茅堂开水槛,要知心自在江湖。

()

吼树朔风雄,寒欺绣被重。地浮银渤澥,山吐玉芙蓉。

瑞象标初腊,欢怀慰老农。岁登端可卜,百谷遍提封。

()
老客妇,老客妇,行年七十又一九。
少年嫁夫甚分明,夫死犹存旧箕帚。
南山阿妹北山姨,劝我再嫁我力辞。
涉江采莲,上山采蘼。
()

白马号龙驹。
雕鞍名镂渠。
诸兄二千石。

()

我涉江东路,平地雪盈尺。
明日登芙蓉,晴天开晓日。
朅自婺源来,阴雨连朝夕。

()

巳过风雨节,不得故人书。目断千山外,神交五夜初。

绣衣天下士,白鹭使君车。风采能廉懦,知君独起予。

()

()
风驭云转□渺茫,石奇松老尚苍苍。
留题尽有争先意,谁识棋山是道场。
()

甃石乱无次,高高积寒翠。
一鹤懒应门,每来松下睡。

()
江边小市旧经过,岁月真如东逝波。
茶灶酒垆多识面,少留卖药买渔蓑。
()

隔帘听,几番风送卖花声。夜来微雨天阶净。小院闲庭,轻寒翠袖生。穿芳径,十二阑干凭。杏花疏影,杨柳新晴。

()
梅夏暗丝雨,麦秋扇浪风。
香芦结黍趁天中。
五日凄凉今古、与谁同。
下缺。
()
云根禅客居,皆说旧无庐。
松日明金像,山风向木鱼。
依栖应不阻,名利本来疏。
纵有人相问,林间懒拆书。
()
与君外兄弟,初如一池鱼。
中年云雨散,各异涧谷居。
客舍复相従,语极长欷歔。
青衫奉朝谒,白发惊晨梳。
()

山魈本是伍家奴,何事今为圣者呼?小鬼不须乖去就,国家才子号肩吾。

()
化工余巧惜别春残,更发浓芳牡丹。
檀点藏心殷胜缬,异香迎鼻酷如兰。
琼楼窈窕仙家宅,云叶低垂醉里冠。
自有殊功存药录,不当独取郑诗看。
()
桃花高浪几尺许,银石没项不知处。
两两鸬鹚失旧矶,衔鱼飞入菰蒲去。
()
乞骸自喜脱风尘,北陌东阡负耒身。
梦里相逢无竖子,面间时出有真人。
闲凭曲几还终日,不出衡门动过旬。
送老齑盐君勿笑,天教成就一生贫。
()

薄宦六年辞故山,故山只在梦魂间。
簪绅何苦自缠缚,却羡归牛自在閒。

()
野客元耕崧岳田,得游衡岳亦前缘。
避兵径度吾岂忍,欲雨还休神所怜。
世乱不妨松偃蹇,村空更觉水潺湲。
非无拄杖终伤老,负此名山四十年。
()
雨助风声燕欲归,谁教我尚著征衣。
自怜未读愍征赋,霜雪鬓间犹庶几。
()

世德知名早,乡评第一流。折腰官易厌,拄颊兴难收。

博物千寻海,高情百尺楼。平生松菊径,萧瑟晚云秋。

()

拱木环遗寝,空山走部民。循良思旧德,执节表淳臣。

几杖中兴礼,丹青御座亲。至今传俎豆,长接大騩春。

()

横笛怨江月,扁舟何处寻。声长楚山外,曲绕胡关深。

相去万馀里,遥传此夜心。寥寥浦溆寒,响尽惟幽林。

()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

匹马嘶荒野,群山拥乱云。迢迢二千里,去哭信陵君。

()

空门学业独超群,受职新承圣主恩。共喜汤休工觅句,复怜支遁最能文。

九华山色云边见,三峡猿声月下闻。它日经台听说法,天花如雨落纷纷。

()
忆昔初为总角儿,年年秋后厌旌旗。
只今廓廓浑无事,樽酒何妨乐圣诗。
()

风叶堆廊,露苔凝砌秋凉早。不关情处猛相思,曾印双鸳小。

弹指欢悰似扫,翠帘空房栊静窈。秋千影里,一径蘼芜,蟪蛄啼老。

()
吹香嚼蕊。
独立东风里。
玉冻云娇天似水。
羞杀夭桃秾李。
()
槐影桐阴欲满廊,纶巾羽扇自生凉。
新篘玉瀣陈双榼,平展风漪可一床。
驰骑远分丹荔到,大盆寒浸碧瓜香。
湖边谁谓幽居陋?也爱迢迢夏日长。
()
霜英滤云母,月华吐幽魄。
浚房销葳蕤,弄杼夜咿轧。
天寒日苦短,箧不贮寸帛。
婵娟自妍,襟袖无乃窄。
()
浮世功名水一沤,数来谁得百年留。
使能久履姬姜位,泽不加民时可羞。
()
咄咄牯牛儿,森森头角露。
姿贪肥腻草,胀杀孃生肚。
忆昔未离群,已作牛王步。
今既离群去,触讳没回互。
()
团扇如明月,动摇微风兴。
屏去坐上热,袪逐盘中蝇。
有用何提挈,无心分爱憎。
炎炎虽可贵,弃置奈寒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