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乏幕府晨出马上戏书

承乏幕府晨出马上戏书朗读

《承乏幕府晨出马上戏书》是宋代诗人强至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五年来,我身穿青衫行走于两都,
北门官员纷纷议论纷纷。
马鞍上带着残阳的余晖,
却看到一对凫鸟飞翔在邺县。

诗意:
这首诗以写景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在幕府中的苦闷和对现实生活中的不满。诗人强至执政于幕府,但他对这种权力的担任感到疲惫和无趣。他以一种隐晦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挣扎和追求自由的渴望。

赏析:
《承乏幕府晨出马上戏书》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心境和对现实的反思。首句“五年来,我身穿青衫行走于两都”,展现了诗人在幕府中度过了五年的时间,以青衫为象征,描述了他在官场中的身份和地位。接着,诗人描述了北门官员议论纷纷的场景,暗示了官场的虚浮和琐碎。

接下来的两句“马鞍上带着残阳的余晖,却看到一对凫鸟飞翔在邺县”,通过马鞍上的残阳和凫鸟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对自由的向往。马鞍上的残阳象征着诗人的过去和他所承受的压力,而凫鸟的自由飞翔则与诗人的心境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他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的向往。在表面平静的诗句背后,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这种对现实的反思和对自由的追求,使得这首诗在宋代的文人士大夫中引起了共鸣,并被视为对官场生活的一种批判和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至朗读
()

猜你喜欢

游宦初心改,殷忧素发稀。
稍閒甘昼寝,已暖怯春衣。
遮眼惟黄卷,关心在翠微。
去留俱有恨,不见二雏飞。
()

燏火烧乌桕,敲冰煮石楠。

烈风冬日夜,短褐野人菴。

()
糁遍山巅与水涯,天公着意做年华。
要令腊里呈三白,时向空中散六花。
勒住玉梅还可恨,妆成琼树却堪夸。
须知造物忧民切,预把丰穰报万家。
()
花明柳暗,一天春色绕朱楼。
断鸿声唤人愁。
欲问归鸿何处,身世自悠悠。
正东风留滞,楚尾吴头。
()

淮水东南第一州,山围雉堞月当楼。黄金印绶悬腰底,

白雪歌诗落笔头。笑看儿童骑竹马,醉携宾客上仙舟。

()
雨香云嫩散朝晖,细草初肥绿满溪。
无数落花莺背上,避人带入柳阴啼。
()

苍苔石径路依微,绝顶风高落木稀。坐见平原千骑合,行逢古寺一僧归。

松声听处都忘倦,尘虑消来顿息机。岩畔不知禅衲定,雨花空着薜萝衣。

()

送君南去柳条新,匹马萧萧满路尘。天近温陵常见日,潮归沧海远无津。

刺桐叶暗千门曙,紫荚花开四座春。闻说此乡多宝贝,昔时全盛只今贫。

()
发春献岁偶然同,新历观天最有功。
头上两般幡胜影,一时飞入酒杯中。
()
客中有梦自难成,未了风声又雨声。
二十五声秋夜点,谁人数得甚分明。
()

河东贤太守。使草木生光,太行增秀。功名落谁后。

醉归来,马上气冲牛斗。一阳应候。看春风、先到细柳。

()

小小荆扉傍水开,竹桥分路入苍苔。
呼童扫去阶前叶,恐有诗人踏月来。

()

疏柳无情绪。都不管、渡头行客欲去。犹依赖得,玉光万顷,为人留住。相从岁月如骛,叹回首、离歌又赋。更举目、斜照沉沉,西风剪剪秋墅。

君行定忆南池,歌筵舞地,花晨月午。八砖步日,三雍奏乐,送君云路。别情未抵遗爱,试听取、湖山共语。便可能、无意同倾,一尊露醑。

()
雨歇留蒸湿,明来得翳凉。
双嬉鱼欲动,万个竹添长。
景到烦诗答,叹多厄日忙。
兹游端胜绝,不是学高阳。
()
翛然秋色里,斜日下庭萝。
蓬径无人顾,空林落叶多。
山光当户映,雁影掠窗过。
静者今方适,何言久卧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