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宋代。郑獬。宝钉万数拥寒枝,寂寞幽香蝶亦稀。未把玉栏移得去,直须翠帽插将归。定逢野客寻常折,忍逐秋风取次飞。好备一尊相就饮,醉来从遣露沾衣。
《菊》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郑獬。这首诗描绘了秋菊的境况和作者对它的情感表达。
诗意和赏析:
《菊》以一种淡雅清新的笔调,表现了秋菊的孤寂和坚韧,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秋菊的喜爱之情。
诗中提到"宝钉万数拥寒枝",形容菊花的花瓣像宝钉一样密集地覆盖在寒枝上。这样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了菊花的繁茂和华美,同时也暗示了菊花的孤独,因为菊花绽放的时候,其他花已经凋谢。
接着诗中提到"寂寞幽香蝶亦稀",表达了菊花虽然散发着幽香,但很少有蝴蝶停留在上面。这句诗揭示了菊花的孤独和独特,也暗示了作者自身的感受。
诗中的"未把玉栏移得去,直须翠帽插将归"表达了菊花还没有被人们赏识和采摘,但它的美丽和价值不应被忽视。这句话中的"玉栏"和"翠帽"都是指人们赏菊时所佩戴的饰物,暗示了作者希望有人能够欣赏和采摘菊花。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菊花在秋风中摇曳的景象。"定逢野客寻常折,忍逐秋风取次飞"这两句表达了菊花在秋风中摇摆不定的样子,也暗示了菊花的坚韧和不屈的精神。
最后两句"好备一尊相就饮,醉来从遣露沾衣",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作者希望能够与菊花一同享受美酒,醉饮之后,即使沾上了露水也无所谓,因为这样的经历只会增添更多的情趣。
总体来说,《菊》这首诗通过描绘菊花的景象和表达作者的情感,表现了菊花的孤独、坚韧和美丽。它不仅是对菊花的赞美,也寄托了作者自身的情感和心境。
郑獬(1022——1072)字毅夫,号云谷,虔化人,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郑獬。郑獬(1022——1072)字毅夫,号云谷,虔化人,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与张王二君弥陀寺小饮二君有惠政吾郡时王与余谈禅而张旨在玄不甚荅戏成三绝 其二。明代。王世贞。参差棠树五湖滨,福在人天慧在身。争似懒夫穷彻骨,西方处处是迷津。
食煮菜简吕居仁。宋代。韩驹。晓谒吕公子,解带浮屠宫。留我具朝餐,唤奴求晚菘。洗箸点盐豉,鸣刀芼姜葱。俄顷香馥坐,雨声传鼎中。方观翠浪涌,忽变黄云浓。争贪歙钵暖,不觉定碗空。忆登金山顶,僧饭与此同。还家不能学,永费烹调功。硬恐动牙颊,冷愁伤肺胸。君独得其妙,堪持饷衰翁。异时闻豪气,爱客行庖丰。殷勤故煮菜,知我林下风。人生各有道,旨蓄用禦冬。今我无所营,枵腹何由充。岂惟台无馈,菜把尚不蒙。念当勤致此,亦足慰途穷。
閒居杂咏三十二首 其六 悌。明代。陈淳。悌以事其兄,温恭尽乃情。出门惟敬长,内外一于诚。
偈公六十五首。宋代。释咸杰。 有佛处,不得住,陕府铁牛双角露。无佛处,急走过,南海波斯鼻孔大。三千里外摘杨花,种豆由来生稻麻。
题王溯山左茅右蒋图。清代。吴敬梓。平生我爱王摩诘,辋川图画妙入神。箧藏此图三十载,晴窗拂拭无纤尘。有时酌酒与裴迪,花枝草色眼中新。浮云富贵非所好,爱山成癖乐其真。披图沈吟仍怏怏,辋川野色平于掌。那似江南烟水区,丹青紫翠多骀荡。嵚崟埼礒仍硱磳,崔嵬历陵人观仰。白门佳丽古所称,谁其峙者茅与蒋。几年卜筑板桥住,秦淮水色钟山树。木兰舟内急觞飞,杨柳楼边歌板度。著书仰屋差自娱,无端拟献金门赋。授简曾传幕府招,蜡言栀貌还枝梧。秋风襆被返白门,窗外寒潮退旧痕。咄嗟独凭阑干立,长者叩户笑言温。手持绝妙倪迂画,画出逍遥庄叟园。短松少鹤相随久,修竹啼莺古意存。两山翠色烟云绕,中有草堂深窈窕。书卷应堪比邺侯,樵苏时复思庄蹻。几棱欣看远近田,一条寒玉溪光晓。春秋佳日快登临,高怀那许尘容扰。雅志高怀见此贤,何须服食求神仙。兰台家世千秋重,艺苑文章四海传。祗此蓬瀛共瑶岛,休言绿野与平泉。便拟将身入图画,不羡王维居辋川。
偈三首。宋代。释本逸。开口是,合口是,眼下无妨更著鼻。开口错,合口错,眼与鼻孔都拈却。佛也打,祖也打,真人面前不说假。佛也安,祖也安,衲僧肚皮似海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