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同舍集饮

除夕同舍集饮朗读

《除夕同舍集饮》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万里寒冷泪欲流,
暂时欢笑且忘忧。
已呼赤脚来烹雁,
更遣苍头为割牛。
燕伎女来情不恶,
鲁男子在话难投。
欲怜半夜朝天去,
霜瓦差差十二楼。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除夕夜的场景。诗人身处寒冷的冬天,内心的忧愁和伤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然而,为了暂时忘却忧愁,他选择和朋友们一起欢笑共饮。他们邀请厨师烹制美味的雁肉,又请人割下最鲜美的牛肉。此时,舞蹈女郎燕伎妙曼而来,她的出现使气氛更加热烈,众人的情感得到了抒发。然而,诗人感叹鲁国的男子在交谈时很难心心相通,彼此间似乎存在隔阂。在半夜时分,他们都渴望瞻仰天空,仰望星空寻求一线希望,而楼上的霜瓦在冬夜的月光下散发着微弱的光芒,仿佛有一种凄凉之感。

赏析:
《除夕同舍集饮》通过描绘除夕夜的场景,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诗中的寒冷气氛和诗人的泪水,反映了他内心的忧愁和孤独感。然而,为了暂时摆脱这种痛苦,他选择与朋友们共同度过这个特殊的夜晚。燕伎女的出现为气氛增添了一丝活力和喜悦,但诗人在描述男子间的交谈时透露出一种无奈和隔阂的情绪。最后,诗人对夜空的渴望和对霜瓦的描写展示了他内心的寂寞和对未知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除夕夜的场景,并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示了人情世故的复杂性和内心的矛盾情感。诗人通过对寒冷、欢笑、食物和人际交往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情感的追寻。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给读者带来了对生活、孤独和希望的沉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汪元量朗读
()

猜你喜欢

海国新年雾雨凄,茫茫愁绝失端倪。
直须今昨分生死,自有悲欢异笑啼。
无恙别来春似旧,其亡归去梦都迷。
萦青积翠西山道,与汝何时得共携。
()
班左昔成书,幽秘或未呈。
孟坚得师古,征南传丘明。
维昔西湖花,人孰知其贞。
自非处士句,世亦安得名。
()

未至丹阳,怎敢为师。对同流、说破些儿。长生妙处,似有施为。聚五采云,五行气,五方圭。酉雉生东,卯兔生西。是木金、间隔之时,净中意会,清里心知。愿早清心,早净意,早行持。

()

小年为写游梁赋,最说汉江闻笛愁。

今夜听时在何处,月明西县驿南楼。

()

说与焚香知不知,最堪描画是烟时。阳成罐口飞逃汞,太古坑中刷袅丝。

想见当初劳造化,亦如此物办恢奇。道人不解供呼吸,閒看须臾变换嬉。

()
情闲好品茶,性淡能辨水。
江左几泓泉,勺勺定媸美。
浙右园焙栽,种种别妙理。
七宝白云淳,石井剑池泚。
()

黄云盖地看迷茫,村南村北人攘攘。我来无事立陇首,风吹习习饼饵香。

麦秋天气晴正好,不祈风雨祈骄阳。男颜欣欣女颜喜,手足胼胝争奔忙。

()

步上短亭久,看回官渡船。江乡宜晚霁,楚老语丰年。

楚岫接乡思,茫茫归路迷。更堪斑竹驿,初听鹧鸪啼。

()

国子题名金仆姑,树篱比射尽腰符。分明百步中侯的,踊跃宗王舞袖呼。

()
长安路。
还是燕乳莺娇,度帘迁树。
层楼十二阑干,绣帘半卷,相思处处。
漫凭伫。
()

落落出世人,视世犹糠秕。独唯爱山缘,一念未渠已。

尝行崧阳道,经觏略可纪。有山皆孱颜,有水尽清泚。

()
世代虽殊道不殊,衣冠气貌列仙儒。
自怜无计攀灵辔,岂意相从入画图。
把袂拍肩归福地,抗尘走俗笑泥涂。
苔痕还绕榴皮相,风雨东林壁半芜。
()

窗中早月生琴榻,独闭山门月影寒。涧水松风生十指,冰囊敲碎楚金盘。

()

巘路蹑云上,来参出世僧。松高半岩雪,竹覆一溪冰。

不说有为法,非传无尽灯。了然方寸内,应只见南能。

()

江风猎猎满朱旗,綵笔遥临白板扉。载鬼一车逢二憾,负涂群豕竞三尸。

投怀白雪难为和,行脚阳春喜有私。从此覆盆能获照,应怜堂下向隅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