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府

重庆府朗读

《重庆府》是宋代诗人汪元量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重庆府(现今的重庆市)的景色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山水之美和人文景观,同时融入了作者内心的情感。

诗中描述了铁打造的篙船和舟船,它们在狂风怒涛中自由自在地航行,无所畏惧。这里的铁作篙师和铁作舟象征着坚强的意志和勇敢的精神。作者通过这个形象,表达了他对于面临困难和挑战时应坚定不移、勇往直前的理念。

接着,诗中描绘了山林中的麋鹿,它们远远地相互凝视着,仿佛在传递某种信息或情感。这种景象给人一种祥和、宁静的感觉,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然后,诗中描绘了峡谷中的蛟龙,不停地横行游动。蛟龙象征着力量和豪情,它的出现给整个景象增添了一丝奇幻和活力,也反映了大自然中的生生不息、永不停歇的特征。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一座悬空的吊桥,此刻却空无一人,显得十分寂静。作者的目光被这景象吸引,感觉有些迷茫和恍惚。这里的吊桥和作者内心的孤寂意象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在游览山川之际,内心的独特感受和思考。

最后,诗中描述了秋天锦绣的重庆城景,作者追随着这美丽的秋色,享受着山川之游的愉悦。这里的秋色象征着变幻的时光和世事的更替,也体现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

总的来说,《重庆府》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山川之美和人文景观,同时融入了作者对于生活和情感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象,以及对比的手法,给读者带来了视觉和感官上的享受,同时也引发了对于人生和自然的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汪元量朗读
()

猜你喜欢

安僖折派庆源长,宪靖猗兰奕叶芳。
可但词章夸华白,更馀政事说龚黄。
两宫密侍清间燕,三事荣分衮绣光。
生死哀荣难得似,宸纶一品赠真王。
()
布袜青鞋踏欲无,登山临水未成疏。
十峰双涧天衣寺,万壑千岩总不如。
()
功名幻妄炊粱枕,岁月奔忙下坂轮。
昔作时来木居士,今为暑退竹夫人。
白襦裙稳于归衮,黄独苗甘似食珍。
老汉秃残惟齿发,不妨句子尚尖新。
()

天南春色探支来,远送魁春折早梅。江上形容吾老矣,望中台阁子行哉。

科名莫以文章小,甲第须抡将相才。记得当年涂抹处,黄金城阙杏花开。

()

夏木沉沉绿荫浓,后峰莺语应前峰。
石床曲几闲调息,消尽浮云意万重。

()
一载相思始见君,同心长是不同群。
因看世上多青草,只话山中好白云。
路远寄书难得到,放深别语岂堪闻。
西湖正有梅花发,水堠官程且莫云。
()

东方谈十洲,尚子怀五岳。玄览岂不遐,浮踪竟安泊。

伊余实蹇劣,禀赋孱且弱。迟回三十年,强半客京洛。

()

画省为郎属老成,新持玉斧下瑶京。观风好遂平生志,题柱多传旧日名。

路入三湘秋水迥,霜经五岭瘴烟清。寸心不被炎蒸恼,长对冰壶夜月明。

()

乱后烧残数架书,峰前犹自恋吾庐。忘机渐喜逢人少,

览镜空怜待鹤疏。孤屿池痕春涨满,小阑花韵午晴初。

()
客馆俯江郊,秋深不自聊。
别来心更苦,思去路还遥。
桐叶风俱落,菱花雨半销。
何由似流水,早晚赴归潮。
()

丹梯早蹑到云端,粉署三回陟地官。东长行台边镇肃,南持宪节海波寒。

鬓因勤事年来白,心为输忠老去丹。莫道淮南悲逝水,丰碑行见故乡刊。

()

三十未有二十馀,白日长饥小甲蔬。桥头长老相哀念,因遗戎韬一卷书。

()

夜过神定桥,老僧桥上跪。致语桥有神,曾作民捍卫。

()

枫叶殷红枳实肥,蘋风萧飒芰荷衣。自甘许汜求田去,不拟刘蕡下第归。

日落大荒猿夜哭,天含积水鹤云飞。诸君有待乘槎使,直犯星河织女机。

()
节物闲门里,人怀老境中。
雁声凌急雨,灯影战斜风。
糟{酉黄}新醅白,柴锥软火红。
人家忺夜话,我已困蒙茸。
()

白发镜中添几茎,江空岁晚可怜生。千金有人市马骨,一饭何处无鱼羹。

东家娶妇夜宴客,北里送子春朝京。年当五十不得意,目送飞鸿生远情。

()
家有千章教子经,言无一字不堪行。
有人志业坚如此,那不流传世上名。
()

词客真同河朔游,主人偏解孟公留。高城雨过凉生席,残夜花明月满楼。

紫玉行杯弹出塞,红牙催拍按伊州。更怜少日阊门侣,菱叶芙蓉湖上舟。

()

潇洒陇头春。取次一枝新。还是东风来也,犹作未归人。
微月淡烟村。谩伫立、惆怅黄昏。暮寒香细,疏英几点,尽奈销魂。

()
读书雨夜一灯昏,叹息何由起九原?邪正古来观大节,是非死後有公言。
未能剧论希扪虱,且复长歌学叩辕。
它日安知无志士,经过指点放翁门。
()

煖坐针寒滋,窗油雪让明。
地炉糠火熟,饱听乱松声。

()

骨相虚涵造化机,仙家酒熟许挑携。青云誓与归华表,白月须同泛碧溪。

兴托箕山心似石,梦随辽海醉如泥。倾银注玉人堪笑,回首崆峒落日迷。

()
沙疏石瘦水涓涓,折得梅花费两年。
更与何人说潇洒,香中行坐水中眠。
()
道人本无俗,肯与世浮沉。
坐对一池水,净观千古心。
月高天宇豁,风静夜堂深。
此意知谁会,泠然抚素琴。
()
先生行孝人莫攀,平生急禄怡亲颜。
三千曲礼发已白,七十老莱衣尚斑。
秋容新沐江涵天,潘舆低昂御花间。
凭谁为唤吴道子,一写画图连越山。
()
红藤枕上到家园,花木萧疏可若干。
陋巷夕阳人悄悄,旧墙新雨竹娟娟。
数声啼鸟春愁破,几点残星夜话阑。
世事旋消还旋积,只留青史得千年。
()

金蹙花毽小,真珠绣带垂,
绣带垂。
几回冲凤蜡,千度入香怀。

()

草木无摇落,秋心亦自惊。远天澄一色,空宇会千声。

选句收蛮语,耽游得鸟情。官閒兼寡合,例有竹蕉清。

()
一段清冰浸月华,短篱疏竹是谁家。
春光元不分吴蜀,惊见江南半树花。
()
山溪急宵舂,野市赴朝籴。
人言非踊贵,富者犹露积。
丰年且不饱,恶岁真可丰。
悬釜以待炊,衾裯宁许直。
()
气緼江山秀,人如圭璧温。
一登文石陛,遂直紫微垣。
论议中司见,谋猷内制存。
公孙宿儒誉,垂老上金门。
()
叠翠阑红斗纤浓。
云雨绮为栊。
只忧谢了,偏须著意,障雨遮风。
瑞云香雾虽难觅,蓦地有时逢。
()
春色迷人恨正赊,可堪荡子不还家,细风轻露著梨花¤
帘外有情双燕扬,槛前无力绿杨斜,小屏狂梦极天涯。
红藕香寒翠渚平,月笼虚阁夜蛩清,塞鸿惊梦两牵情¤
宝帐玉炉残麝冷,罗衣金缕暗尘生,小窗孤烛泪纵横。
()

十二阑干倚翠微,露华寒重逼罗衣。碧天连水思空远,衰草满庭人未归。

秋雨楼台几寂寞,春风院落自芳菲。冥鸿应有青霄侣,为隔閒云尚独飞。

()

同游赏溪曲,清兴浩无涯。澄潭弄新渌,芳蹊踏晴沙。

缘崖采秋菊,搴林摘春茶。留连此中意,当期岁月赊。

()

空翠扑晴影,轻黄著柳枝。春风恋游子,浑似纵游时。

除醉更无事,忆君方有诗。如何一片月,两地照相思。

()

面面清风洒葛裳,麻姑陈酒更盈觞。宜男砌草迎人绿,菡萏盆荷称意香。

笔底敢降今日敌,胸中无复少年狂。阿谁绘得閒滋味,几片丹青挂短墙。

()

腊日明朝是,浮生此岁过。黄云薄暮积,白发向来多。

壮士看雄剑,幽人恋薜萝。异时论出处,窃虑各蹉跎。

()

皇天厌元运,英主革其物。荡雪万象昏,被之以黼黻。

宋公始膺聘,遂尔参密勿。一草十制成,顿回天颜悦。

()

道力战万籁,微芒课其功。不能胜十心,安能胜苍穹。

相彼鸾与凤,不栖枯枝松。天神傥下来,清明可与通。

()

幽斋只数椽,科头抱书读。经旬不出门,芳草上阶绿。

()

自笑走红尘,流年旧复新。东风半夜雨,南国万家春。

失计抛鱼艇,何门化涸鳞。是谁添岁月,老却暗投人。

()

天竺横分景色宽,孤山背后泊船看。
林藏野路秋偏静,水映渔家晚自寒。
拂拂烟云初淡荡,萧萧芦苇半衰残。

()

梵宫楼阁正横虚,俯瞰平畴一幅书。
宿鸟投林迷所自,野貛寻穴失其初。
茅柴熟处功非细,榾柮烧来计未疎。

()

独步瑶坛歌洞章,青天如水月华凉。閒将一掬芙蓉露,乞与神龙作雨香。

()

吃烟恰值禁烟期,身外浮云醉不知。倘得心肠无是物,岂愁面目异当时。

藉他戒酒狂言寡,伴我看书引睡迟。若使昔年有莺粟,吴王未必爱西施!

()

公不见先朝谪仙李太白,晦迹嵩山号诗客。奇禽就掌食无猜,藉藉雄名振京国。

四明狂客素怜才,解龟换酒称奇特。白衣从此步花砖,秀拔儒林人所则。

()

年来观道礼三宾,清梦神游法界频。今识仙源浑不远,传将铁笔尽钩银。

()

主人结习在名场,酒熟秋高宴此堂。远岫依檐窥客坐,凉波绕舍占鸥乡。

买山莫便嘲支遁,种漆还应学寿张。盖顶把茅吾事办,未须相对说行藏。

()

北斋有凉气,嘉树对层城。重门永日掩,清池夏云生。

遇此庭讼简,始闻蝉初鸣。逾怀故园怆,默默以缄情。

()
命驾清晨出射堂,筇枝羽扇受微凉。
鸦将数子窥苔井,桐引新枝出粉墙。
岸帻影边茶正熟,投壼声里日初长。
兴阑却蹋湖堤去,十里山花满袖香。
()

火山无冷地,浊流无清源。人生在艰世,何处避谗言。

诸侯镇九州,天子开四门。尚有忠义士,不得申其冤。

()
清潭吐明月,杳杳及吾庐。
流彩满怀袖,托情非鸟鱼。
朝因南涧雨,暮入北畦锄。
岂不藉余润,况兹方饭蔬。
()
玉露金风月正圆。
台榭早凉天。
画堂嘉会,组绣列芳筵。
洞府星辰龟鹤,来添福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