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送黄千户之旴江

燕山送黄千户之旴江朗读

《燕山送黄千户之旴江》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燕山为背景,描写了作者送别黄千户的场景,表达了对黄千户的敬佩和祝福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万里关河道路迂,
出门一笑意何如。
来时雨雪侵驼褐,
归日风云蔼驷车。
玉座喜闻黄石策,
金台荣拜紫泥书。
野人无以效芹献,
一斗酒边双鲤鱼。

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黄千户的深深敬佩和祝福之情。首句"万里关河道路迂"描绘了燕山险峻的地理环境,强调了黄千户所面临的艰难困苦。接着,作者说"出门一笑意何如",表达了黄千户积极乐观的心态,将困境化解为微笑。下文提到"来时雨雪侵驼褐,归日风云蔼驷车",形象地描绘了黄千户奔波劳累的历程,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他的赞赏。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玉座喜闻黄石策,金台荣拜紫泥书",表达了对黄千户在朝廷中得到重用和荣誉的喜悦。最后两句"野人无以效芹献,一斗酒边双鲤鱼"则揭示了作者自己身份的卑微和无法以珍贵物品表达心意的无奈之情,以及对黄千户的真挚祝福。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黄千户的仰慕之情,通过描绘黄千户的经历和表达自己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士人的赞赏和自己所处身份的自省。通过这种对比,诗词表达了一种温情和敬意,使读者对黄千户的形象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汪元量朗读
()

猜你喜欢

径绿苔滋,墙阴树密,小园尚剩馀寒。人留甚处,尽日独凭栏。

谁道江南梦好,清宵永、新月弯环。消疑处、痴云难卷,繁漏又珊珊。

()

自昔南朝地,常称北府雄。六军多垒日,万国鼓鞞中。

听律音非吉,焚旗火乍红。恐闻刘展乱,父老泣江东。

()

地险雄关旧,秋临独客惊。马头悬汉月,山背络秦城。

草带烽烟色,蝉为朔吹声。舆图正无外,大漠亦神京。

()

伟元居城阳,简之在丹徒。古人庐墓有至意,独我未得心烦纡。

东西南北亦人子,岂知天路还崎岖。奋矛跃马一到此,营地半亩先人隅。

()

古殿依邾邑,高山近孔林。游从齐魏老,功续禹周深。

孝弟先王业,耕桑海内心。期应过七百,运岂厄当今。

()

一别秦淮将廿载,天涯垂老看犹在。断烟愁竹泣苍梧,秃笔悽文来涨海。

燕市鸡鸣动客轮,九门驰道足黄尘。相逢不见金台侣,但说荆轲是酒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