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杂咏六首。宋代。韩元吉。古郡青山合,乘高眼倍宽。风惊梧叶阵,雨暗菊花团。凉色宜欹枕,秋光怯凭栏。向来疏懒意,景物暂相欢。
《秋日杂咏六首》是宋代文人韩元吉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古郡青山合,
乘高眼倍宽。
风惊梧叶阵,
雨暗菊花团。
凉色宜欹枕,
秋光怯凭栏。
向来疏懒意,
景物暂相欢。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诗人站在高处,眺望着古老的郡城和青山,眼界因此变得更加广阔。秋风吹动梧桐树叶,形成阵阵响声,雨水使菊花团团包围。凉爽的气息让人想要侧卧在枕头上,秋光使人胆怯地倚着栏杆。诗人向来懒散,但在这秋日的景色面前,他暂时感到愉悦和喜悦。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自然的语言描绘了秋日景色的细腻之美,充满了淡淡的忧愁和静谧的情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喜爱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首句“古郡青山合”,以古郡和青山的相融为引子,将读者带入到秋日的景象之中。接着,诗人以“乘高眼倍宽”的形容词语,形象地表达了站在高处眺望的宽广视野。
诗中的“风惊梧叶阵,雨暗菊花团”描绘了秋天的风和雨,各自带来了不同的声音和景象。风声使得梧桐树叶掀起阵阵响声,而雨水则将菊花团团包围。这些描写使诗词更加生动有趣。
接下来的两句“凉色宜欹枕,秋光怯凭栏”通过对凉爽的气息和秋天的光线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凉爽的气息使人想要侧卧在枕头上,而秋光则使人感到胆怯,不敢贴近栏杆。
最后两句“向来疏懒意,景物暂相欢”反映了诗人的性格和感受。诗人平日里懒散不羁,但在这秋日的景色面前,他暂时感到愉悦和喜悦。这也表达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感应的情感。
《秋日杂咏六首》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日的美景和诗人的感受,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给人以静谧、淡雅的艺术享受。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韩元吉。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用赵之美留别韵 其一。金朝。李俊民。把酒离筵且莫辞,坐中瓜葛暂相依。花从识后常含笑,鸟自还时想倦飞。往事微茫春梦断,故人牢落晓星稀。天涯白发禁愁得,好在西山不早归。
次韵梁粹中秋日雨。宋代。方岳。天公不吝常时月,每到中秋苦作难。醽醁又孤今夕醉,梧桐仍是去年寒。萍化风老鲈鱼梦,芦叶雨宜鸥鹭看。我欲与公天柱去,月明多处倚阑干。
雪后二首 其一。宋代。赵蕃。幽径朝披雪,寒村晚对晴。眼边多意属,诗里欠天成。一宦犹赊禄,多田肯借耕。邻家竞春务,客子动羁情。
乌夜啼。元代。文质。乌夜啼,江月皎皎流寒辉。去年养子丛木底,今年九子俱不归。夜夜啼,声惨悽,网罗天地难高飞。反哺之恩竟寂寞,风巢冷落秋烟稀。乌夜啼,啼相思。
张子英闲止斋三首 其一。明代。刘基。鸟飞止茂林,鱼游止深渊。步止辞跲踬,语止绝悔愆。䗂蝓升高壁,朽壳消腥涎。夸父逐羲和,渴死大道边。所以知止者,不为物所牵。摆落尘网婴,寂寞守自然。悠悠观群动,默默全吾年。
途遇大风。元代。胡天游。客子南游日欲落,观溪桥头风色恶。炮车云外天为昏,走石翻江吹倒人。桥头翁妪邀我宿,呼酒张灯傍僮仆。夜深抚榻不成眠,瑟瑟馀威振茅屋。明朝风定天宇白,一笑促装三叹息。迩来平地多风波,不独江头阻风客。
酒边呈张景纯。元代。黄庚。蓬莱阁上笑谈余,别后思君看画图。萍水相逢俱老矣,家山自好盍归乎。清风一榻庄周蝶,明月扁舟范蠡湖。此是达人真乐事,客中何必叹穷途。
喜孙徵君复归夏峰 其一。清代。王紫绶。月出夏峰空,风高乔木冷。夜来雪色多,门外添人影。
诗品二十四则。精神。唐代。司空图。欲返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青春鹦鹉,杨柳池台。碧山人来,清酒满杯。生气远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
答沁水王次来韵。明代。温纯。桂树别来几见秋,每凭云树忆并州。一从碣石论文后,谁向梁园授简游。春色朱门芳草合,天涯华发旅魂愁。开缄忽睹相思句,倚韵诗成月色幽。
次韵和梁才甫与曾叔夏喜雨。宋代。王安中。金节经过玉帐开,初筵风雨烛花摧。凤凰池外浓云合,獬豸冠前爽气来。已洗郊原秋淡荡,不妨星月夜昭回。拾遗说尹村村到,盛看丰年社酒杯。
圜丘礼成改直翰林策书告庙祝版 其二。元代。张翥。黼黻青城焕景光,紫檀黄道蔼天香。凤韶曲变初终奏,龙衮衣明上下章。共喜圣时修旷典,更从春享议明堂。吾皇饮福神灵毕,却进公卿万寿觞。
初秋大热。宋代。孔武仲。金神整霜仗,昨日从西回。谓当有爽气,吹荡沧溟开。谁知祝融军,执热{走中加参}{走中加覃}来。六龙驻长安,无风动浮埃。窗筠气烜赩,庭鹤羽摧颓。向晚蚊声号,轰轰渐成雷。径思去尘嚣,登临千丈台。披襟迎清飔,俯听惊鸿哀。仆羸不能驾,我马亦虺聩。闭关吟愁云,履迹乱苍苔。炎凉自交战,我辈能忘怀。
读杜牧之诗。宋代。胡仲弓。风流不减晋诸贤,涌出胸中万斛泉。吟到秦淮商女司,令人忆杀杜樊川。
书院二小松。唐代。李群玉。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和酬刘监岳。宋代。刘黻。四十余程到庾磁,到来无日不看山。誓持冰雪松筠操,肯学春风桃李颜。一饭不忘三祝处,瓣香何慊二忠间。梵宫咫尺骚坛近,犹愿奚囊续往还。
和沈商卿。宋代。崔敦礼。一官奔走倦幽寻,来向江山好处吟。过眼风光花又落,关情勋业镜频侵。到头春事都无几,飞盖长郊早趁今。鸥鸟莫惊车马过,我来搜句亦无心。
题王蓑江绘事寿刘夫人六十。明代。徐渭。君不见蓑江子,钓鱼穿柳溯溪水。美花春蝶嫩须黄,古木寒鸦夕阳紫,事事无不收画里。王家大甥归自燕,记得大姑花甲旋,百岁今始六十年。却邀蓑江子,令画黄萱夹红蕊。大椿从傍拔云起,直接蓬莱三万里。阿姑身姓陈,阿翁水澄之刘阶缙绅。刘纲元是天上之仙人,阿母乃其配宁,得不双举而齐升。二字宁馨儿,兰垂至兮芝朵云。为捧小图醉青春,母不怒兮翁欣欣。
真娘墓(墓在虎丘寺)。唐代。白居易。真娘墓,虎丘道。不识真娘镜中面,唯见真娘墓头草。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牢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
寄恂公。宋代。晁说之。南屏不可见,岁晚得恂公。辩笑潮难久,闲嫌云住空。谁来纫落月,独起汲寒锺。八十岁除夜,宁知塞漠风。
送僧南游。唐代。吴融。战鼙鸣未已,瓶屦抵何乡。偶别尘中易,贪归物外忙。后蝉抛鄠杜,先雁下潇湘。不得从师去,殷勤谢草堂。
鲁恭王祠。宋代。徐积。帝子非无贤,孰有恭王者。脱身辞汉储,一芥视天下。勇故不失义,智故不失几。身既脱诸险,德亦潜其辉。群奸非无目,浑浑无罅窥。阴谋不得奋,佞舌不得施。以此终其身,万世不可非。初王受汉封,奉诏实都鲁。如何千载后,庙貌在东楚。岂非王之赐,生尝及兹土。所以淮上人,世世作神宇。然而鬼神道,不可接形声。所感唯以德,所通唯以诚。去年冬不雪,江淮非一城。人心谁无戚,蔡守最不宁。守乃款王祠,俯伏祈于廷。其日腊且尽,其夕大雪零。前驱方入郭,后乘犹在坰。田者欢于野,途者欢于行。如饥哺斯食,如疾医斯平。骄阳遁无迹,和气来有形。因知王之心,虽殁不变更。好诚而乐义,凛凛如平生。一祷辄已应,为赐良不轻。侯拜神之贶,民歌侯之明。
少年游。宋代。周邦彦。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
冬至前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宋代。胡寅。冰围风战雪交侵,方是春工属意深。绿萼已开栽乐谷,一枝那得寄芗林。依然照水如相媚,粲者巡檐也未禁。香白檀心谁解赋,赖公戛玉更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