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乌

城上乌朗读
城上乌,山头月,几点残星灭不灭营中角声鸣咽咽
战马嘶,征人发,堂上双亲垂白发闺中少妇年二八
爷牵衣,儿抱膝,东邻西邻哭声一道上行客肠断绝

《城上乌》是宋代张舜民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城上的景象,表达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伤痛。

以下是《城上乌》的中文译文:

城上乌,山头月,
几点残星灭不灭。
营中角声鸣咽咽。
战马嘶,征人发,
堂上双亲垂白发。
闺中少妇年二八。
爷牵衣,儿抱膝,
东邻西邻哭声一,
道上行客肠断绝。

这首诗以城上的乌鸦和山头上的明月作为开篇,描绘了战争时期的夜晚景色。诗中的乌鸦和残星都是夜晚的象征,它们的存在传递出一种无法磨灭的希望和坚韧。然而,营中传来的角声却鸣咽不断,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的悲痛。

接着,诗人描述了战马嘶鸣和征人出征的场景,以及堂上年迈的双亲和闺中年轻的少妇。这种对家庭的描写呈现出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冲击和破坏。爷爷牵着自己的衣袖,孩子抱着膝盖,周围的邻居们也发出伤心的哭声,道路上的行人们心碎地绝望。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战乱时期的景象,通过对战争的描写和对人们遭受痛苦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恨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共鸣,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人们的痛苦,呼吁人们珍惜和平,反对战争的残酷。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舜民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张舜民朗读
()

猜你喜欢

行春使者惜春华,处处春风杨柳花。不向江南望江北,却将恩怨属琵琶。

()
自得山公许,休耕海上田。
惭看长史传,欲弃钓鱼船。
穷巷殷忧日,芜城雨雪天。
此时瞻相府,心事比旌悬。
()
枯木岩前差路多,不行鸟道转譊讹。
狐狸引入豪猪窟,不久成团被死魔。
()

泄泄野服,峨峨云冠。飘然而往,安可呼我欲致之青云端。

青云忽其渺绵,行深林兮望秋天。抚瑶琴以叹息,拾春兰之紫鲜。

()

泷水僧归感叹多,几回风雨想经过。双凫尚识神明宰,一策难逢春梦婆。

旅次有才堪笑傲,官街无路入藤萝。分明隔水同君语,招手何年始会他。

()

丈室云趋彼岂徒,拳拳此意忍容孤。
即今又举二三语,说似当年邑大夫。

()

吾族英才常接迹,年来似晓星稀。子言日出喜能卮。

先兄元不死,儿白马良眉。

()
陆轴呕哑麦上场,讴歌声韵满村坊。
茅斋病叟安闲久,帝力民欢殆两忘。
()

细雨不妨游,轻云散若流。
马蹄时带水,虫语似争秋。
续骑方萦树,前尊已入丘。

()

槐映高楼柳映墀,风来唯有鹊先知。长应别殿黄昏后,记得金富妒宠时。

()
茆屋苍苔岂有春?翛然曾不步逡巡。
自家沦落犹难管,只管吹香与路人。
()

起舞尊前掩泪痕,芳魂何意傍兰荪。楚歌月下无人听,露泣烟啼恋主恩。

()

相逢一笑便欢然,却似神交十载前。知己非关天下少,置身常恨仕途偏。

古来豪杰多西蜀,近喜诸贤萃浙川。片语能令肝胆落,口碑终见万人传。

()

炊成日影三竿直,睡起溪流十尺高。
懵懂不知何岁月,山风吹白镜中毛。

()
春近衡峰雁又回,才怀休忆故山梅。
花期自是江南早,早晚湘南也解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