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博知建州

陈太博知建州朗读

《陈太博知建州》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杨亿。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梦笔山连化剑津,
两乡人看锦衣新。
北堂涤瀡三牲膳,
南陌骖驔五马尘。
书角声残铃阁暮,
露牙香细茗园春。
瓯闽自昔多名士,
谁是贤侯席上珍。

诗意:
这首诗词以陈太博为题材,描绘了建州地区的景物和人物。诗中通过一系列的描写,展现了当地的繁荣和文化底蕴,以及贤人的珍贵。

赏析:
诗的开头写到了梦笔山和化剑津,这是建州地区的两个著名地标,象征着这个地方的繁荣和发展。接着诗中描述了两乡人看见了锦衣新,这可能指的是高官显贵来到建州地区,给当地带来了繁荣和改变。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当地的风俗和文化。北堂涤瀡三牲膳,指的是北堂上的祭祀仪式,表达了对祖先的敬意和纪念。南陌骖驔五马尘,描述了南大街上行驶的车马,显示了城市的繁忙和繁荣。

诗的后半部分描写了一些细节。书角声残铃阁暮,表达了傍晚时分书声和钟声的余音袅袅,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感觉。露牙香细茗园春,描绘了茶园中细茶的香气,体现了建州地区的文人雅士喜爱茶文化的特点。

最后两句表达了瓯闽地区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名士,而陈太博则是贤侯席上的珍贵人物,反映了当地人才辈出的现象,也突出了诗人对陈太博的赞扬和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建州地区的描写,展现了其繁荣和文化底蕴,同时表达了对贤人的敬仰和赞扬。诗人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意象,将景物和人物融入其中,给读者带来了一种美好和宁静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亿

杨亿(974—1020)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杨亿朗读
()

猜你喜欢

夫携弓矢妇锄耰,无褐无衣不解愁。番罽一围聊蔽体,雨来还有鹿皮兜。

()

古寺白日丽,东风吹蹄轮。川红澹颜色,落砌痕犹新。

群贤会高座,送客兼送春。春既不我留,客复追红尘。

()

扶杖偶然去,沿溪不知远。日入白云深,天迥丹枫晚。

清磬出深壑,残雪点绝巘。披萝到梵刹,碍径松枝偃。

()

维航枫桥晚,悠然见虎邱。塔标云影直,钟度雨声幽。

僧舍当门竹,渔家隔浦舟。茫茫吴越事,都付与东流。

()

回冈丛棘里,指点旧浮图。初地昔巍焕,荒基今有无。

危巢时噪雀,深穴定藏狐。周匝余何物,

()

已凭浅醉依魂梦,多分春风乱圣狂。此地韶华成负手,旧山岚气压颓墙。

潦痕上阪蛇行迹,雪后开门笋出香。尚欲移家穷去住,满川花雨入斜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