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十待月台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十待月台朗读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十待月台》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夜色何苍苍,
月明久未上。
不上倚城台,
无奈东南嶂。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和苏辙等待月亮升起的情景。诗人感叹夜色苍凉,月亮久久未能升上天空。他站在城台上,但月亮却无法升起,只能无奈地望着东南方的山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色和月明的对比,展示了诗人的孤寂和无奈之情。夜色苍凉,月亮久久未能升起,给人一种静谧、寂寥的感觉。诗人站在城台上,期待月亮的升起,但月亮似乎被东南方的山峰所阻挡,无法升上天空。这种景象使诗人感到无奈和失望。

这首诗词中运用了意境的手法,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月亮未能升起的情景,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之情。整首诗情感含蓄而深沉,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同时,诗词的表达简洁明了,用字精准,意境清晰,展现了苏辙的才华和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夜色和月亮的静谧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之情,展示了苏辙深邃的思想和对自然的敏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

猜你喜欢

白日堂堂去,英雄奈尔何。登高一涕泪,沉痛百年歌。

()

宝塔十三层。楼观飞惊。清凉世界住飞琼。藐姑射仙冰雪貌,玉佩瑽琤。

巧制太轻盈。细缕坚冰。六鳌海上势崚嶒。看到雪消明月夜,万点寒星。

()

太湖湖水平如油,南临吴兴北常州。云涛澒洞千万顷,天遣峭石支中流。

奇峰罗列七十二,意象岝崿穷雕锼。青螺绵延势不断,支联脉缀相沉浮。

()

一身不自若,竟尔堕虞尘。旦起肃衣冠,如见天颜亲。

天颜不可见,臣意无由申。伏念五年来,王涂正崩沦。

()

海样韶光好。捲珠帘、艳阳天气,莺啼春晓。柳压红阑花映户,阆苑飞尘难到。

羡清福、如君绝少。絮弱风狂都莫管,坐文窗、珍重如仙貌。

()

江陵于分宜,相去一问耳。分宜无不至,江陵亦诚鄙。

但看郑乡校,书院曷可毁。毁之甚防川,天下纷然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