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洛阳

忆洛阳朗读

《忆洛阳》是宋代文学家寇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金谷春来柳自黄,
晓烟晴日映宫墙。
不堪花下听歌处,
却向长安忆洛阳。

诗意:
这首诗词以回忆洛阳的景色和情感为主题。诗人描绘了春天来临时金谷的柳树变黄,清晨的烟雾和阳光映照在宫墙上的景象。诗人表示自己无法忍受在花下聆听歌声的地方,只能转向长安,却不禁怀念起洛阳的美好回忆。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洛阳春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首句以金谷春来柳树变黄作为开篇,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传达出一种丰富的自然感受。接着,诗人用"晓烟晴日映宫墙"来形容早晨的景色,通过描写烟雾和阳光的交织,表现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不堪花下听歌处,却向长安忆洛阳"表达了诗人对洛阳的怀念之情。诗人表示自己无法忍受在花下聆听歌声的地方,只能转向长安,但内心却不断回忆起洛阳的美好。这种怀旧之情在宋代的文人中很常见,他们常常因为政治、官场压力或离乡背井而感到思乡之苦。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洛阳的眷恋和思念之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情感抒发,使诗人的怀旧情绪更加深刻。这首诗词向读者展示了寇准对故乡的热爱和留恋,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变迁和离别之苦的体悟,具有浓郁的离故怀乡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寇准朗读
()

猜你喜欢

渍粉萧夫人,换却房山水。不信此流清,试看汉江里。

()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
()

荏苒积岁时,契阔同游处。阊阖既趋朝,承明还宴语。

上林陪羽猎,甘泉侍清曙。迎风含暑气,飞雨凄寒序。

()

未登崖谷寻丹灶,且历轩窗看壁题。那遇八公生羽翼,

空悲七子委尘泥。旧坛无复翔云鹤,废垒曾经振鼓鼙。

()
我闻名山洞府三十六,一一灵迹纪真箓。
金华秀出向东南,远胜阳明与勾曲。
楼台缥缈开烟霞,天帝赐与神仙家。
灵源有路不可入,但见几片流出云中花。
()

楼阁凌空势不群,万家烟树望中分。杯摇河汉南山色,剑倚崆峒北斗文。

海气散为三伏雨,天风吹落九华云。芙蓉采得堪谁赠,醉倚雕栏到日曛。

()
有鸟衔花出,清香不畏风。
初从上林发,来过未央中。
蔟蔟霜包密,层层玉叶同。
谁将作美酒,醉看月生东。
()

禅空心已寂,世路任多岐。到院客长见,闭关人不知。

寺喧听讲绝,厨远送斋迟。墙外洛阳道,东西无尽时。

()
上山不易下山难,劳苦舆夫莫怨天。
为问人间最廉者,一升汗值几文钱。
()

时平主圣,万国自靖。不杀而成,不征而正。矫矫虎臣,无所用命。

移将东南,介我佛会。久闻吾曹,念佛三昧。喑呜叱咤,化为佛声。

()

竹里人家笑语稀,日长少妇学鸣机。藁砧应是归来早,二月催裁白苧衣。

()
碧油幢下立功勋,韬略双全独见君。
一自赤心来报国,边头刁斗不曾闻。
()

洒扫宣华舍此君,烟中月下绿生尘。
他年叶叶清风满,莫忘今年借宅人。

()

督护初北征,挥手便作去。可怜杨子水,画成死生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