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月。宋代。寇准。半夜沉清影,宵残犹伴吟。已甘垂树杪,由得挂天心。淡色迷蓬户,馀光映宿禽。谁家伤早别,凝思共沉沉。
《残月》是宋代文人寇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半夜沉清影,宵残犹伴吟。
已甘垂树杪,由得挂天心。
淡色迷蓬户,馀光映宿禽。
谁家伤早别,凝思共沉沉。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月夜的景象。在深夜的时候,残余的月光映照着寂静的影子,诗人依然坚持吟咏。月亮已经升到树梢之上,仿佛是悬挂在天空的心灵。淡淡的光芒透过蓬松的窗户,映照出宿鸟的影子。诗人思念着早已离别的亲人,沉浸在凝思之中。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寂寥的夜晚。诗人通过对月亮和光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月亮象征着寂静、孤独和远方,与诗人的情感相互映衬。诗人通过描写月光透过窗户照耀出的宿禽影子,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和沉思。整首诗词寥寥数语,却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夜晚的安详和寂静。这种意境营造和情感表达的相互融合,使得这首诗词具有深远的意境和感染力。
寇准是宋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文人之一,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残月》这首诗词体现了他对自然景物的敏感触动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同时也展示了他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这首诗词在描绘月夜的静谧美之余,也让读者思索人生的离别和思念之情。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寇准。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次韵高子勉十首。宋代。黄庭坚。凿开混沌窍,窥见伏羲心。有物先天地,含生尽陆沈。伐山成大厦,鼓橐铸祥金。三尺无弦木,期君发至音。
鹧鸪天。宋代。晏几道。陌上濛濛残絮飞。杜娟花里杜娟啼。年年底事不归去,怨月愁烟长为谁。梅雨细,晓风微。倚楼人听欲沾衣。故园三度群花谢,曼倩天涯犹未归。
题兰四首寄浦城故人潘医学廷瑞 其三。明代。倪岳。猗兰在空谷,托根窅以深。群然伍众草,水石自萧森。宣尼既云远,千载无知音。临风发长啸,聊以动微吟。
赠阎德夫参议。宋代。曾几。阎公才气人无敌,列星官曹声藉藉。青云垂上却回头,笑说乡邦富泉石。问君功业男儿事,禹重寸阴轻尺璧。及身强健不勉旃,汲汲东皋恐非策。答云种木须十年,种得成阴已头白。是以江滨五亩园,拄杖芒鞋日经画。即今台榭数十处,花竹谁能计千百。是中便足了一生,颇觉轩裳总无益。我闻此语为惊叹,耆境之间真迫窄。元无三径可就荒,乃知贫过陶彭泽。想君舒啸东皋上,不但渊明心莫逆。神交又得王无功,一饭何尝留俗客。未妨献纳云台表,著绣昼行寻履迹。会当称是好林塘,门对诸峰一区宅。
盐亭县永乐山叩云亭。宋代。文同。长江合高峰,爽气左右绕。中流望绝巘,万丈见木杪。孤宁揭其上,隐隐一拳小。李君令兹邑,邀我升缥缈。是时天宇净,晴色洗霜晓。万象满四隅,转盼皆可了。神清压尘坌,志适喜猿鸟。人生贵轩豁,世务苦纷扰。兹焉获登览,浩思欲飞矫。令谓亭我为,胜绝此应少。愿子立佳号,光辉饰松茑。因名之叩云,大字榜霞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