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宋代。寇准。日暖经冰泮,潜回律管春。初惊柳色重,渐见草芽新。樽酒留欢少,云溪入梦频。惟应五侯地,行乐及芳辰。
《早春》是宋代文人寇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日暖经冰泮,
潜回律管春。
初惊柳色重,
渐见草芽新。
樽酒留欢少,
云溪入梦频。
惟应五侯地,
行乐及芳辰。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和情感。阳光温暖,照射在经历严寒的冰泮上,使冰水渐渐融化,律管中的春天悄然回来。初春的景色令人惊叹,柳树绿意浓郁,而青草的新芽也逐渐显露。虽然樽酒中的欢愉稍纵即逝,但云溪的景色却频繁地出现在梦中。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时光的期待,同时也带有一丝离愁别绪。
赏析:
1. 寇准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展示了早春时节的变化和生机。他用寥寥数语,将日光融化冰泮、柳树吐绿和青草生长的过程描绘得生动而形象。
2. 诗中的樽酒和云溪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樽酒留欢少,意味着欢愉的时刻短暂而易逝;而云溪入梦频,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向往和怀念,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离愁别绪。
3. 最后两句“惟应五侯地,行乐及芳辰”,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五侯地指的是五侯王的领地,表示在这样美丽的春天中,人们应该尽情地享受和欢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描绘了早春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展示了对春天和美好时光的喜爱和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丝离愁别绪。它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寇准。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杂曲歌辞·妾薄命。唐代。刘元淑。自从离别守空闺,遥闻征战起云梯。夜夜愁君辽海外,年年弃妾渭桥西。阳春白日照空暖,紫燕衔花向庭满。彩鸾琴里怨声多,飞鹊镜前妆梳断。谁家夫婿不从征,应是渔阳别有情。莫道红颜燕地少,家家还似洛阳城。且逐新人殊未归,还令秋至夜霜飞。北斗星前横度雁,南楼月下捣寒衣。夜深闻雁肠欲绝,独坐缝衣灯又灭。暗啼罗帐空自怜,梦度阳关向谁说。每怜容貌宛如神,如何薄命不胜人。愿君朝夕燕山至,好作明年杨柳春。
和刘伯温秋怀韵(四首·刘《旅兴。明代。宋濂。浚川泉窦疏,不浚川乃塞。凿牖漏檐明,弗凿坐深黑。感此益自愧,空负躯七尺。近方学心斋,万动一时寂。面对天阙山,终日如宾客。默默两无言,岩姿澹将夕。¤
米元章赏心诗帖赞。宋代。岳珂。金陵之赏心,天下之奇观,真足以当南宫之诗翰。予之持节登览大一旦,而得此诗八年之泮奂。吁嗟公兮,岂料百年而售此诗于三万兮。
和李祈年幽居二首 其二。明代。何巩道。落花飞絮满西庵,竟日空垂一阁帘。巷没雨痕惟见藓,井吞山气亦生盐。庭柯鸟散知人入,溪岸萍齐觉水添。自羡嵇生琴韵歇,步兵依旧醉厌厌。
师正堂二首。宋代。李吕。颓垣荒蔓几经霜,今喜崇成背郭堂。雅欲援琴追宓子,时从退食咏羔羊。溪流碧绕如平篆,山木阴连不断行。只恐诏公台省去,空教南国爱甘棠。
溧阳邂逅胡安丰赴官送以二诗。宋代。赵蕃。丈人笔力老波澜,平处犹能敌建安。暂为时清掌边角,却来夜直上金銮。怅侬三径归来引,翻作五溪行路难。邂逅一欣还别去,雪泥连日未全乾。
姑苏杂咏 师子林十二咏 卧云室。明代。高启。夕卧白云合,朝起白云开。惟有心长在,不随云去来。
巫山一段云•南谯道上。清代。彭孙遹。暮火投山郭,朝寒过驿桥。江云一色秣陵潮。抹断蒋山腰。秋色低鸿雁,清霜急皂雕。汀芦沙苇冷萧萧。风雨入南谯。
天宝宫词十二首寓感 其八。元代。顾瑛。虢国来朝不动尘,障泥一色绣麒麟。朱衣小队高呵道,粉笔新图遍写真。宝雀玉蝉簪翠髻,银鹅金凤踏文茵。一从羯鼓催春后,不信司花别有神。
晓巡北圃七绝。宋代。白玉蟾。池边弄水手犹冰,藕臂风寒更粟生。柳叶春深槐叶浅,桃花夜暗李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