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一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一朗读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一》是南北朝时期庾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立德齐今古。
资仁一毁誉。
无机抱瓮汲。
有道带经锄。
处下唯名惠。
能言本姓蘧。
未论惊宠辱。
安知系惨舒。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庾信对于立德的重视以及对道德和品德的思考。庾信通过对不同人物和境遇的描述,传达了他对于追求真正的道德和名声的价值观。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立德的追求作为主题,呈现了作者对于人们品德和道德的关注与思考。

诗的前两句“立德齐今古,资仁一毁誉”强调了立德的重要性。立德意味着追求高尚的品德和道德准则,庾信认为这是贯穿历史的价值观。而“资仁一毁誉”则指出了一旦失去了仁爱之心,再多的荣誉也会被毁灭。

接下来的两句“无机抱瓮汲,有道带经锄”通过对不同人物形象的描绘,强调了道德与行动的紧密联系。无机抱瓮汲表示没有技巧和策略地努力,而有道带经锄则暗示了有道德准则的人将以正确的方式行动。

下两句“处下唯名惠,能言本姓蘧”表达了作者对于名声和言辞的审慎态度。庾信认为名声只有通过真正的惠德才能获得,能言善辩并不代表善良和道德。他将自己的姓氏蘧与能言相对,强调了真正的德行与言辞之间的区别。

最后两句“未论惊宠辱,安知系惨舒”表达了庾信对于荣辱得失的淡漠态度。他认为真正的德行和内心的舒适与外界的赞誉或是折磨无关,人们应该超越这些表面的变化,专注于追求真理与道德。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立德与名声、道德与行动的思考,表达了庾信对于真正的德行追求的坚持和对于荣辱得失的超越。它提醒人们应该注重内心的修养和真正的道德准则,而非被外部的声誉所左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庾信朗读
()

猜你喜欢

淡中着色似狂颠,心与梅同迹不然。
夺我焉支宁免俗,岂无膏沐独争先。
辨桃认杏何人拙,压雪欺霜政自妍。

()

谢客杜门久,因君扫榻频。金装游侠后,缟带结交新。

倚马知才子,笼鹅愧主人。若非惊座语,何自识陈遵。

()

居士称陆莲,香山本流亚。
舌端元和风,吹倒两鲍谢。
游戏笔砚间,盘礴湖山下。

()
苦热日念秋,秋至转多病。
枯藤不得力,小室同械禁。
形骸老翁然,但未雪绕鬓。
秋山叠翠嶂,秋月挂冰镜。
()
杨柳千丝万缕。
特地织成愁绪。
休更唱阳关,便是渭城西路。
归去。
()
阜陵按射殿南闱,同执雕弓侍赭衣。
病我已逢明主赐,失公弥觉旧人稀。
旌旗北伐心徒在,香火西清梦已非。
不只只久无路去,亦知身世渐同归。
()

风雨生寒七日春,梅花落尽杏花新。欲谈旧事推时变,无复当年行辈人。

()

十年一相见,世俗信多岐。云雨易分散,山川长间之。

我衔凤阙恩,按狱桥山陲。君在龙骧府,掌奏羽檄词。

()
黄耳讯初收,为说鸥汀与鹭洲。
争问主人归近远,飕飕。
定是登高九月头。
有酒且相酬,莫管西风满鬓秋。
()

襟怀冲旷忆江湖,老我全吴契不疏。北阙乍违尧日远,南风新入舜弦初。

纻溪鉴水吟无厌,箭笋鎗茶味有馀。越绝主人招意重,卧龙山好驾安车。

()

路傍一株柳,此路向延州。延州在何处,此路起悠悠。

()
衙城直上有烟峦,亭在悬崖绝壁间。
几个白头忘岁月,一生青眼看江山。
秋风落木楼台出,暮雨笼沙鸥鹭閒。
珍重京西绣衣使,作书题榜许追攀。
()

人中至宝识璠玙,词气飘飘遇子虚。五夜南宫曾赐被,十年东观饱看书。

宾筵秩秩尊三老,祖帐纷纷饥二疏。吴越溪山信清美,杖藜随处胜安车。

()

卧病经旬减带围,清樽忘却故人期。
莫嫌雪里闲毡帐,作事犹来未合时。

()
不比群花取次开,晚香高节匹寒旃。
分明带得清癯相,故傍层冰积雪来。
()
山馆悠悠倚峻陂,别来应是两年过。
鹿麋昔日游偏好,风雨他乡梦更多。
松下小轩闲雨菊,月中荒径掩云萝。
归来若待头颅白,其奈岩花笑客何。
()

猛虎伏尺草,虽藏难蔽身。

有如张公子,肮脏在风尘。

()
暑雨初收体为轻,远山尽出眼偏明。
诗凭写兴忘工拙,酒取浇愁任浊清。
绿树有阴休倦步,澄溪无滓濯尘缨。
老人本少凋年感,不奈江城暮角声。
()
满库琼芳斗色鲜,就中一朵最堪怜。
恁伊万种风流态,惟有禅心似铁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