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四。南北朝。庾信。直城风日美。平陵云雾除。来往金张馆。弦歌许史闾。凤台迎弄玉。河阳送婕妤。五马遥相问。双童来夹车。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四》是南北朝时期庾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直城风日美,
平陵云雾除。
来往金张馆,
弦歌许史闾。
凤台迎弄玉,
河阳送婕妤。
五马遥相问,
双童来夹车。
中文译文:
直城的风光宜人,阳光明媚;
平陵的云雾已经散去。
来往于金张馆,
歌声中有许史和闾。
凤台上摆弄着玉,
河阳送行给婕妤。
五匹马遥相追问,
双童前来夹住车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宫廷中的场景。诗人庾信以细腻的笔触展示了宫廷的繁华景象和盛况。直城的风光美丽,阳光明媚,平陵的云雾已经散去,预示着美好的天气。在金张馆中来来往往,歌声中传来许史和闾的歌唱声。凤台上摆弄着珍贵的玉器,河阳送行给婕妤(古代宫廷中的妃子)。五匹马远远地相互问候,双童前来夹住车辆。
整首诗词以描写景物为主,展示了宫廷的繁荣和兴旺。通过细腻而优美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壮丽景象的宫廷场景中。这首诗词反映了南北朝时期宫廷生活的一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繁荣和盛世的向往与赞美。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庾信。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送舜臣抚干表兄赴部。宋代。张栻。畴昔相看意便倾,重逢便觉眼增明。半生漫仕壮心在,五月长江去棹轻。龟椟久藏千乘宝,鹏风方快九霄程。公朝兼用人门选,外氏传家旧有声。
国人谚。金朝。辽无名氏。五个翁翁四百岁,南面北面顿瞌睡。自己精神管不得,有甚心情管女真。
续怀人诗 其十五。清代。黄遵宪。东方南海妃呼豨,身是流离手采薇。深夜骊龙都睡熟,记君痛哭赋无衣。
济上夜泊寄杜秘教。宋代。祖无择。十幅蒲帆一竹篙,随流逐浪我心劳。几程烟水秋光远,半夜星河天气高。正想黄陂何淼淼,可怜禹渎更滔滔。犹欣明发谐相见,愿奉清言散郁陶。
卧云歌。宋代。释文珦。潜山道人性疎懒,地覆天翻浑不管。草座麻衣居绝巘,一间茅屋云常满。颇爱云纵亦萧散,於焉誓与云为伴。终日卧云忘早晚,梦回日照云床暖。彼此无心体舒缓,所以相从加缱绻。他年我死云独存,云应惋惜吾生短。
静安八咏 其三 虾子禅。宋代。郑元祐。名缁神异肯炊沙,钵里蜿蜒喷浪花。漂海不随虾国去,渡江还为老渔赊。
枯木图二首 其一。元代。贡性之。湖石东头太液西,春风宫树半高低。王孙金弹多如雨,不著黄鹂一个啼。
白观音。金朝。马钰。久视长生法,须当万事忘。守心猿易灭,防意马难狂。引虎居龙窟,调龙住虎房。两般成一物,跨鹤赴蓬庄。
自瀛德趋东昌道中杂言八首。明代。蔡文范。风壤连齐鲁,河流汇卫漳。愁思斜日外,衰鬓驿亭傍。江鹜凌寒浴,饥乌下食将。频来舟楫上,忧患饱经尝。¤
昭武太守王子文日举李贾严羽共观前辈一两家。宋代。戴复古。曾向吟边问古人,诗家气象贵雄浑。雕锼太过伤于巧,仆拙惟宜怕近村。
菩萨蛮·赤阑桥尽香街直。宋代。陈克。赤阑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红。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尘。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织 其十三 正月。元代。赵孟頫。正月新献岁,最先理农器。女工并时兴,蚕室临期治。初阳力未胜,早春尚寒气。窗户当奥密,勿使风雨至。田畴耕耨动,敢不脩耒耜。经冬牛力弱,相戒勤饭饲。万事非预备,仓卒恐不易。田家亦良苦,舍此复何计。
赠王季境。元代。张起岩。春满维扬十万家,先公曾此驻高牙。官厅寂寂留芳树,旧馆阴阴闭落花。祠下系鞍寻芍药,楼前骑鹤听琵琶。归来不异当时事,一路东风帽影斜。
和梅花百咏诗 其七 岭梅。明代。王夫之。藏春有坞贮轻融,直上千寻故御风。平甸下看烟漠漠,孤擎宝露出清空。
同文徵仲赠许隐君。明代。顾璘。一别西湖今几秋,重摇兰棹伴君游。碧山楼阁悬明镜,压尽东南数十州。
金华留别陈公明。明代。李昱。十载从游处,双溪送别时。情深犹己子,义重忝人师。夜雨窗前史,春风笔下诗。黑头须努力,期尔凤凰池。
杂曲歌辞·行路难。唐代。翁绶。行路艰难不复歌,故人荣达我蹉跎。双轮晚上铜梁雪,一叶春浮瘴海波。自古要津皆若此,方今失路欲如何。君看西汉翟丞相,凤沼朝辞暮雀罗。
梅花喜神谱·烂熳二十八枝。宋代。宋伯仁。谁叹月娟娟,霜天闲却手。醉者未能醒,不必重斟酒。
望海潮。宋代。张元干。苍山烟澹,寒溪风定,玉簪罗带绸缪。轻霭暮飞,青冥远净,珠星璧月光浮。城际踊层楼。正翠帘高卷,绿琐低钩。影落尊罍,气和歌管共清游。史君冠世风流。拥香鬟凭槛,雾鬓凝眸。银烛暖宵,花光照席,谯门莫报更筹。逸兴醉无休。赋探梅芳信,翻曲新讴。想见疏枝冷蕊,春意到沙洲。
孤凤行。明代。陈昌。丹山两鸣凤,五彩好羽仪。朝饮玉池冰,暮栖琼树枝。一飞九千仞,鸣声何喈喈。自从故雌毙,其雄错莫无光辉。天寒岁晚竹花死,凤兮凤兮将安归。
临江仙(壬戌岁生日书怀)。宋代。辛弃疾。六十三年无限事,从头悔恨难追。已知六十二年非。只应今日是,后日又寻思。少是多非惟有酒,何须过后方知。从今休似去年时。病中留客饮,醉里和人诗。
竹林寺怀王禹卿 其一。清代。姚鼐。盘磴上香台,双峰倚槛开。江流天影尽,海气地阴来。左右皆松响,萧条独客回。他时君到此,空复忆裴褢。
同钱员外题绝粮僧巨川。唐代。白居易。三十年来坐对山,唯将无事化人间。斋时往往闻钟笑,一食何如不食闲。
浪淘沙 卖状附口写文。金朝。王哲。附口做生涯。休写交加。凭他实语莫虚哗。便是於身增福禄,赡己荣家。见似浪淘沙。苦劝深嗟。若还不使到厅衙。两主休和欢又喜,公跨云
蔡尚书挽词二首。宋代。叶适。总角都鳌头,老生基伏膺。白首参豹尾,后出夸先登。东流看到海,北风忽成冰。茫茫落檐花,穷巷犹短檠。
上清乐 其五。宋代。赵佶。浮绝山连白玉京,金华楼共日华明。五真结就圆珠气,骨似丹琼貌似婴。
送徐衡仲归侍次福建帅属二首。宋代。张镃。和篇犹未忽成行,无奈离情杂愧情。风雨连朝难远送,湖山何日再寻盟。饱参屡见从头举,识破悬知到处轻。疎懒祗愁书问少,望君因便却传声。
闰三月晦日荻港舟中。明代。何吾驺。渺渺长乘一叶船,风生便系荻花边。从多一月还春暮,销得明朝又夏天。作客可堪山夜雨,呼醪拚醉杖头钱。愁心送尽年华去,屈指生平但惘然。
叹赵烈女。明代。夏良胜。残堞莫云愁欲断,几堆暴骨领锋馀。何如完节只女子,到得收名在史书。末俗似从浇处革,人心真见静中虚。不知折箭还存否,好付男儿学守雎。
偈三首。宋代。释有权。今朝结却布袋口,明眼衲僧莫乱走。心行灭处解翻身,喷嚏也成师子吼。旃檀林,任驰骤。剔起眉毛顶上生,剜肉成疮露家丑。
颐斋联日有事於琛亭赋诗聊为解嘲。宋代。胡仲弓。诗人有公事,日日走琛亭。紫翠和衣重,香尘满面生。蚌还江月湿,龙起浪云腥。薏苡亦何有,奚囊澈底清。
和张辅之赠别。元代。仇远。夜雨溪头泊客船,檐花沟溜亦涓涓。灯前诗酒留三宿,纸上功名付百年。寒雁叫霜投木末,晴云扶日出山巅。欲归苦被微官缚,不得相从酌冷泉。
施南路偶书。宋代。王周。大石岭头梅欲发,南陵陂上雪初飞。苦无酒解愁成阵,又附兰桡向秭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