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道中。宋代。白玉蟾。春光入万象,天意开百花。莺雏戏云锦,鸠妇络雨纱。晓日晴弄柳,夜雷暗惊茶。溪带缚洞口,醉归峰正衙。
《春日道中》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光入万象,天意开百花。
春天的阳光照耀在万物之上,天意让百花绽放。
莺雏戏云锦,鸠妇络雨纱。
小莺雏们在彩云织锦上嬉戏,鸠鸟的妻子们编织着雨纱。
晓日晴弄柳,夜雷暗惊茶。
清晨的阳光抚摸着垂柳,夜里的雷声悄悄地惊动了喝茶的人。
溪带缚洞口,醉归峰正衙。
小溪流经洞口,形成了一道屏障,酒醉之人回到山峰的正衙。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氛围。诗人通过描写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的景象,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的气息。他运用了富有想象力的比喻,如莺雏戏云锦、鸠妇络雨纱,将自然景物与动物活灵活现地结合起来,增添了诗词的趣味性和生动感。
诗中还融入了一些意象,如晓日晴弄柳、夜雷暗惊茶,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使诗词更具有情感共鸣和意境感。最后两句表达了一个人醉酒归来的情景,通过溪流的描绘和醉归峰正衙的描写,展示了一种宁静而祥和的归宿感。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春天的美景和生活的场景,向读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故,让人感受到春天带来的欢愉和活力。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白玉蟾。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定叟弟频寄黄蘖仰山新芽尝口占小诗适灾患亡。宋代。张栻。集云峰顶风霜饱,黄蘗洲前水石清。不入贡包供玉食,只应山泽擅高名。
春夜温故六言二十首 其八。宋代。刘克庄。出入息顷冷暖,翻覆手间雨云。斩颐从教万段,卖颁不直分文。
赠章心壶名医。明代。王慎中。年来多病交游简,半是名僧半是医。本访缁流参佛乘,忽逢国士话黄岐。隔肤见胆神观异,刳腹浣肠法术奇。独赖值予未反走,此身料得尚堪为。
登嵩山十首 峰顶寺。宋代。苏辙。重重山前峰,上上终非顶。行登众岭彻,始得山门迥。高风惨多寒,落日侧先暝。却视向所经,眇如在深井。
念奴娇(槐城赋以自寿,又和韵见寿,三和谢之)。宋代。刘辰翁。先生自寿,拥衾寒、重赋凌云游意。我有大儿孔文举,弱冠骎骎暮齿。桃已三偷,树犹如此,前度花开几。蓬莱可塞,还童却老无计。为此援笔翩翩,大江东去,好似歌头起。寄与两家孙又子,长看以文为戏。某所某公,同年同月,谁翦招魂纸。前三例好,不须举后三例。(槐城廿一日生)
送山甫铨试二首并寄强甫。宋代。刘克庄。二昆南北各驱驰,季复随君试有司。蕃衍皆因先世积,荒嬉端为乃翁慈。争名古有笞儿语,任运吾无责子诗。万一原夫能末缀,采蒲裹粽待归期。
石磴同登大钵山,相看一笑开心源。身于鸟外尔何有,榻与云连天可扳。
眼界可怜尘世事,野情欲扣碧霞关。道人鹤背传书过,神女峰头采药还。
游大钵山西岩刘将军陆侯李三进士同集以横山最高处为韵赋诗三首 其二。明代。翁万达。石磴同登大钵山,相看一笑开心源。身于鸟外尔何有,榻与云连天可扳。眼界可怜尘世事,野情欲扣碧霞关。道人鹤背传书过,神女峰头采药还。
村山。清代。陈忠平。村山何所适,葛蔓自纵横。人背骄阳立,风从古木生。蜩螗频唤雨,莺燕亦憎晴。幽径喧尘动,云心晦不明。
为区母陈太君寿 其二。清代。屈大均。妾心非朝露,不为白日晞。芙蓉负霜死,不作浮萍移。寒苦四十年,春阳无见期。伯姬蹈汤火,高行毁容辉。百尔君子怀,两髦怜我仪。有腼未亡人,敢当称寿辞。所愿为蜉蝣,泉下早同归。
秋夜九首 其九。明代。王汝玉。露滴夕气瘦,风泣霜天枯。暗萤无远照,商鸟有惊呼。癯肩耸将折,吟肠痛如刳。忍苦求古道,古道非今途。今途与古道,曲直各异趋。趋曲不趋直,伤哉古道芜。
和赵类庵题画鱼。明代。陆深。天池咫尺候龙飞,荇带荷钱出水肥。神物自应多变化,长竿空傍钓鱼矶。
同履仁濯足剑池。明代。文徵明。舍舟即嵚崎,探策入窈窕。穷崖擘苍铁,直下千寻表。绝磴悬飞梁,仰首心欲悼。阴壑多长风,六月更幽悄。秋声落井干,翠雨滴深筱。与君富閒怀,竟日恣幽讨。都将双足尘,濯向千年沼。
邓节仲卒而未葬其孤与祖以其情诉赋绝句授之。宋代。曾丰。为亲未葬走人门,首有涪翁诗案存。试为君家一拈出,麦舟故事几人援。
阅滇系杂录永明旧事。清代。吴振棫。东方日出耀沧溟,牛角山河爝火荧。孱主爪牙群盗贼,蛮天歌哭小朝廷。赭陉台畔云都散,旧晚坡前草尚青。谁把奇功觅封赏,金蝉风雨不堪听。
和陶饮酒二十首。宋代。苏轼。道丧士失已,出语辄不情。江左风流人,醉中亦求名。渊明独清真,谈笑得此生。身如受风竹,掩冉众叶惊。俯仰各有态,得酒诗自成。
瑞麦。宋代。陈宓。维此瑞麦,十有三茎。伊谁所树,中夏以生。丰年之庆,圣治之臻。我作此赞,播之颂声。
和尹少稷经干。宋代。王洋。昔年初见君,山头日卓午。但言奉亲欢,不道作计苦。稍稍窥藩篱,清风涤袢暑。论文及古人,一笑乃相许。早知没津涯,矧肯起城府。结交得若人,渠弥有环渚。风帆笑沉著,健足不留伫。如何黄卷中,尚对古人语。田间把犂锄,笔端洒风雨。我亦正宫悬,非君更全堵,往作九奏歌,屈指为君数,矧今独壮年,献爵未酬旅。古鼎太庙牲,时花落城女。如君作文章,两壘竟安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