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汉州见和答之二首

杨汉州见和答之二首朗读

《杨汉州见和答之二首》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杨汉州在西楼与洪咨夔共进晚餐时,发现自己的袜子拆了又拆,最终变得无法再织,而洪咨夔则以此为题作答,表达了对杨汉州深山隐居的向往和对龙阳的远望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第一首:
西楼伴食老西堂,
拆袜浑无半线长。
推向万山深处去,
沉犀桥北望龙阳。

第二首:
万事不如山水情,
深山独对凤池明。
一叶扁舟归去路,
寒江无语送行亭。

这两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如下:

第一首诗词表达了洪咨夔对杨汉州隐居深山的赞美和向往。西楼是两人共进晚餐的地方,老西堂是指杨汉州在深山中的住所。杨汉州的袜子拆了又拆,说明他生活朴素,不追求物质享受。洪咨夔推崇杨汉州的隐居生活方式,将其比喻为推向万山深处,意味着他的生活与世隔绝,追求内心的宁静。沉犀桥是指杨汉州所在地的桥梁,北望龙阳表示他向往远方的景色和生活。

第二首诗词继续表达了洪咨夔对深山隐居的向往,以及对杨汉州的敬佩。他认为万事都不如山水之情,即内心的宁静与自然景色的美妙相比,世俗的事物都显得微不足道。洪咨夔独自面对凤池明,表示他在深山中独自欣赏美景,与自然融为一体。一叶扁舟归去路,寒江无语送行亭,表达了洪咨夔归隐深山的决定和对杨汉州的告别,寒江无语则是对杨汉州深山隐居生活的默默赞美。

总的来说,这两首诗词通过对杨汉州隐居生活的描写和赞美,表达了洪咨夔对深山隐居和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杨汉州的敬佩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自然景色和生活物象的比喻,使诗情与景物相融,展现出宋代文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独特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萧萧衰草傍墙生,中有寒虫白日鸣。
秋物荒凉禾稼熟,悠悠驱马水边行。
()

未病犹耽饮,方强遽解绅。短脩元有定,聚散本非真。

藓碣标荒垄,桐棺掩幻身。达人曾祼葬,那用更伤神。

()
露晞烟静。
寂寥转、梧桐寒影。
天际历历征鸿近。
被风吹散,声断无行阵。
()
膋芗备,玉帛陈。
风动物,乐感神。
三献终,百神臻。
草木荣,天下春。
()

春雨才晴气已和,暖风吹动百花窠。
绝怜玉屑如吾发,绿者全稀白者多。

()

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
蛟龙生气尽,不若鼠横行。

()

溶溶睡鸭池塘碧,垂杨一带和愁织。挽就翠云毬,飞花何日休。

游丝风力小,风定丝还袅。教学海棠颠,红桥春可怜。

()

黄花秋老向愁颜,叠鼓沙头夜气殷。书剑依人尝自悔,山川到我即多艰。

百年已被文章误,千里今同鸿雁还。行处可怜明月冷,几回萧瑟掩重关。

()

三江何处落,一座忽皆倾。飒飒风翻槛,冥冥雨暗城。

鱼龙春已化,罔象夜偏惊。转烛波萦日,传杯浪逐萍。

()

树木有古意,轩窗多野情。
断冈城一带,齐岸划丛生。
醉骨风蝉蜕,病身沙鸟轻。

()

长城小姬如小怜,红丝新上琵琶弦。可人座上三株树,美酒沙头双玉船。

小洞桃花落香屑,大堤杨柳扫晴烟。明朝纱帽青藜杖,更访东林十八仙。

()

人物今难得,如君孰比肩。
干将锋立断,神骏气无前。
官不过为县,天胡啬与年。

()
庭树日已黄,白发日已短。
候虫鸣前除,秋霜蕙花晚。
岁月如奔驹,六辔不可挽。
泛舟涉方瀛,方瀛水清浅。
()

一鉴沧浪照眼鲜,脉通何处暖生烟。古今浩浩烹明月,昼夜沉沉煮碧天。

沸作春涛翻起峡,碎分山影浸长川。何人洒落携童冠,歌濯尘缨坐石边。

()

水会鱼盐市,霜清蟹稻天。
高桥十字港,新刹四边田。
树老乌银荚,花开白玉颜。

()

三国连兵敌就擒,晋阳城下碧波深。

风涛撼处看沈赵,舟楫不从翻自沈。

()

不管先生巾欲摧,雨中艇子便撑开。
青山隔岸迎人去,白鹭冲烟送酒来。

()

若非殊俗好,那肯爱幽居。
深么无来客,空山自读书。
树蝉经雨少,门柳望秋疎。

()
红丝一曲傍阶砌。
珠露下、独呈纤丽。
剪鲛绡、碎作香英,分彩线、簇成娇蕊。
向晚群花欲悴。
()

杳杳日将夕,惊见虬髯客。吐语逗乡音,西风对长揖。

我缘罪谪居,君何来此役。咄嗟向我嗔,人生贵自适。

()
看轻转佛稻场边,一迳松杉密似烟。
见说老僧浑不出,送人只到寺门前。
()

几逐朝云春思结,惊残午梦邻鸡歇。隔帘爱杀卖花声,不惜红妆待明月。

()

浪连风影浸垂云,冷气吹林树色分。正是山中春夏接,老身时看白鸥群。

()

新凉庭院。正绿阴摇曳,花光初敛。暝色笼烟,楼角微明,眉痕休约娇倩。

迷离尘梦愁难醒,算惟有、清辉不减。怎新来、慵整残妆,错认徐妃半面。

()

六十人中数少年,风流谁占探花筵。阿钦正使才情尽,犹欠张郎白玉鞭。

()

朝作生合欢,暮作生离泣。
安得并蒂坚,坚似七姑汁?

()

急雪孤城下,同云万里长。客情犹故国,春色渐他乡。

冷气开炎峤,流光艳早阳。纷纷何所拟,诸谢有歌章。

()

山水之间,丘壑存焉,为谁所居。是玉山往岁,雅人遗意,金昌此日,野客新庐。

百尺青瑶,千竿碧玉,映带浓阴五亩馀。当清昼,听凤吟鸾啸,天籁徐徐。

()

杜若青青湘水深,长官为政见瑶琴。飞花几度春来去,行客自如人古今。

天池百年供旅寓,江山一色费登临。楚峰驿伴湘中馆,更有高楼待赏心。

()

忒相思,悔明珠未斛,夙愿杳难酬。捐佩人归,浣纱溪远,谁怜枉自凝眸。

望天外、朱楼无数,不知他、住在几重楼。锦字难传,金钱空卜,好梦都休。

()

才喜逢君又远违,海乡相对思依依。风高古木猿声急,霜落寒江雁影稀。

共向离歌悲祖席,不堪别泪点征衣。关河万里滇南道,我独驱驰驷牡騑。

()

鸡寒上树鸭下水,举著今人长努嘴。众生不明颠倒机,祖教从来同一轨。

()
独倚危栏春意远,本无情绪强登临。
一眉晚拂晴山黛,万缕风摇岸柳金。
久负故园泉石约,恍惊老鬓雪霜侵。
两年双脚数千里,奔走尘埃损道心。
()
王国风尘暗,仙山景物新。
龙宫逾紫禁,鹤寓远朱轮。
冰融溪上日,花发洞门春。
一似桃源路,从今学避秦。
()
君去江东几日程,我来东越漫云萍。
客情自是难为别,何况乡情兼别情。
()
登陆由来说四明,台星光处更魁星。
海滨二老尊周室,馆下诸生右汉廷。
秋赋重增人物志,春闱俱上佛名经。
一飞好趁扶摇便,咫尺西兴是北溟。
()

弈棋世事太悠悠,覆罢残图玉局收。宽诏岂同逐客令,高赀自署富民侯。

金鞍照路羞逢掖,珠履迎门笑蒯缑。少孺诋媒方朔讔,空将词赋学俳优。

()

湖风起,浪如山,银城雪屋相飞翻。
白鼍竖尾月中泣,倒卷君山轻一粒。
浪中拍碎岳阳楼,万斛龙骧半空立。

()

扶疏双树似禅堂,绿酒银瓶唤客尝。丽藻世传苏属国,高名人识蔡中郎。

三峨云雾挥毫落,九曲溪山入话长。已

()
金丹一粒定长生,须得真铅炼甲庚。
火取南方赤凤髓,水求北海黑龟精。
鼎追四季中央合,药遣三元八卦行。
斋戒兴功成九转,定应入口鬼神惊。
()
双凫旧作朝天计,一鹗新收荐士书。
不惜持杯相暖热,白头慈母最怜渠。
()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

()
舣舟迷近远,鸥鹭许同盟。
潮落沙仍涨,风晴浪不惊。
一川平野秀,增岭断云横。
后约何时再,吟篷卧月明。
()
钟石既作,俎豆在前。
云旗飞扬,神光肃然。
当驾飚欻,来乎青圆。
言备缛礼,享兹吉蠲。
()
昔在元佑初,重选馆阁才。
时我高王父,实与数子偕。
黄门任言事,荐口曾为开。
有孙不能振,白发自兴哀。
()

翩翩春燕。
端集余堂。
阴匿阳显。

()
世路年来熟险巇,那堪炎火正宣威。
足摩青壁顶头过,心逐白云天外飞。
瀑布有愁客耳多,山禽无语怪儒衣。
田翁怜我鞋根湿,为说林梢已夕晖。
()

久忆铜梁客,曾传剑阁铭。留屯漳水白,倚垒太行青。

尊俎临沙麓,风云出井陉。南来新入部,何处望双星。

()

花发一朝喜,花落一夕愁。不如不种花,不喜亦不忧。

()

碧潭风定影涵虚,神物中藏岸一枯。
一夜四郊春雨足,却来闲卧养明珠。

()

落拓江湖载酒行,高楼灯火动严更。春如短梦花无语,潮涌寒光月有声。

芳树远迷三楚阔,乱山斜抱一川明。谢郎今夜思千里,歌响临风赋未成。

()

天险限西东,难知造化功。
路邀三晋会,势压两河雄。
余雪沾枯草,惊飚卷断蓬。

()
蛮触争蜗角,兴亡土两丘。
一家文到古,万世月行秋。
鳌可三山冠,鹏须八极游。
胸中治安策,时事几堪忧。
()
樱桃结子春归尽,蝶翻金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
玉钩罗幕,惆怅卷金泥。
门巷寂寥人去後,望残烟草低迷。
()

旄头初俶扰,义士皆痛愤。
乾坤空峥嵘,向者留遗恨。

()
昔日危亭迹已陈,我来聊试运风斤。
断垣无复生青划,旧观依然耸碧云。
千里江山檐下见,一天星斗坐中分。
他时有客来登览,应记当年老使君。
()

醉唤吴姬舞蹋筵,风阑花阵亦回旋。愁生细雨寒烟外,诗在青蘋白鸟边。

()
识尽江淮诸贵人,归来卢水一番新。
问渠福将今谁子?容我升平作伟民。
()

贫贱不可去,所愿甘布衣。先民有格言,富贵履危机。

高车岂不好,一覆信难支。君看庙中牺,孰与濠上鱼。

()
画桥人静度杨花,山果溪鱼卖酒家。
淡淡轻烟绿阴浅,一年春色到桑麻。
()

我生夙抱烟霞癖,半世林泉寄踪迹。五湖春水洞庭山,沙鸟野猿俱旧识。

菲才叨禄在京华,频看长安陌上花。翻忆湖山昔游处,不知明月落谁家。

()

曾见端平进士评,邱君磊落榜中英。
忘形尔汝同年集,驰志伊吾即日行。
举子能谈真将略,元戎夸得好门生。

()
总角思先友,同宗丽泽传。
典刑诸老尽,文献旧家全。
交道从公晚,知音去我先。
渊源谁与遡,愁绝伯牙弦。
()

汉家挈令赖诸公,末至缘何玷选中。
马尾不知书画误,鸟声偏乐友心同。
忘忧日接三杯善,轧思时分一溉功。

()

暮春船舣浙西州,且喜樽前两白头。蓬阁屡传宾榻解,涛江深阻故人游。

凝眸宴集踰天远,屈指光阴若箭流。赖有诗筒并驿使,往还金玉共赓酬。

()

烹鲜知政理,履豨识民心。土壤分南北,诗书亘古今。

遐方犹战伐,癃老正呻吟。三尺焦桐在,烦公发至音。

()

曾闻大地出胞胎,蓦地洪音震蛰雷。唤醒定中霜夜梦,却疑狮子复飞来。

()
初成大厦势巍巍,有意于门驷马车。
未乾壁土君先已,贺燕翻随吊鹤飞。
()
几欲扁舟载雪来,可人风月相逢莱,因思渭北吟春树,消得江南寄早梅。
应接山川公事省,主盟觞咏旷怀开。
何当身与浮云似,朝暮飘飘往又回。
()

书淫传癖从吾好,几得方瞳青再回。昼永但思常伏枕,客来谁复共登台。

儿孙凭膝犹疑问,笑语闻声亦浪猜。可是世情难着眼,故令老眼不须开。

()

美人晓镜玉妆台,仙掌承来傅粉腮。莹彻琉璃瓶外影,闻香不待蜡封开。

()

我瓠非五石,安能枵不用。
但恃少年气,未肯就羁鞚。
越人已断发,章甫浪出宋。

()
一叶虚舟一副竿。
了然无事坐烟滩。
忘得丧,任悲欢。
却教人唤有多
()

去年花里劳相访,今日花开始遇君。诗笔千秋官八品,果然俊逸属参军。

()

丹丘石室芙容峰,金辉玉烂瑶华宫。三千绰约风埃表,十二雕栊云雾中。

地灵天保人时好,元气融熙人不老。咽嗽玄和玉液泉,茹餐沆瀣金光草。

()
补陀大士虚空,翠岩谁记飞来处。
蜂房万点,似穿如碍,玲珑窗户。
石髓千年,已垂未落,嶙峋冰柱。
有怒涛声远,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
()

和气津津出眉宇,平生快活随缘住。忆昨思山林下来,如今却向城中去。

燕子初飞帘幕风,海棠睡重清明雨。重唱龙山诸佛机,红尘动处云成缕。

()

翡翠儿,翡翠儿,幽清净绿深依归。浮空凝风香不动,翻身一掷碎花飞。

总无矰,总无弋,波上沉浮沙上立。呜呼此友兮宜相从,晚濑榜人收水功。

()

长洲茂苑朝夕池,映日含风结细漪。坐当伏槛红莲披,

雕轩洞户青蘋吹。轻幌芳烟郁金馥,绮檐花簟桃李枝。

()

手撚冰蕤步月华,暗香先已透垂瓜。寿阳毕竟无才思,但卧含章拂落花。

()

荒城四面是山围,郭外人家隐翠微。积雪白侵游子鬓,夕阳红上牧童衣。

峰连暮霭千村暗,树拥寒烟一鸟归。薄醉吟残犹徙倚,间心觉与世情违。

()

玉壶潇洒澄风露,一派银河卷轻素。
九秋此夜恰平分,冰轮碾上青霄路。
绕枝散乱惊飞鹊,捣药分明见灵兔。

()

善恶一时妄念,荣枯都不关心。晦明隐显任浮沉。随分饥餐渴饮。
神静湛然常寂,不妨坐卧歌吟。一池秋水碧仍深。风动鱼惊尽任。

()

故园回首乱云低,烟雨河山正鼓鼙。惭见市廛通负戴,尚惊道路叹流离。

沙虫劫后惊全改,海鹤归时望欲迷。蓑笠盟言吾岂负,鬼车啼血遍溪西。

()

纷纷桃李皆凡俗,四时之中惟有竹。
非惟苍悴列风轻,对之自觉清人肉。
羡君年少多才艺,笔墨潜偷造化力。

()

蠢然冥顽孰与觉,空中雷电忽磅礴。大音希声本无作,回禄奋怒飞廉恶。

一鼓成钟神所托,剑蟠蛟螭怒牙角。六种震动天雨雹,铸此铭诗呵不若。

()

香柚旧垂双,新枝又几霜。愿将勿剪意,窃此召公棠。

()

陌上行人怪府公,还是诗穷,还是文穷?下车上马太匆匆,来是春风,去是秋风。

阶衔免得带兵农,嬉到昏钟,睡到斋钟。不消提岳与知宫,唤作山翁,唤作溪翁。

()

鸥波亭下楚香销,公子骑箕上泬寥。纵是死灰芬酷烈,巫阳谁下九重招?

()

阴风黑塞云漫漫,虚空昼夜腾波澜。群龙淫怒烦神官,银河源源来未乾。

日月暗行天岂安,地下万物泥潦汍。角鹰快鹄摧羽翰,小鱼为凤蛙为鸾。

()
千江一片月轮孤,直是禅心映玉壶。
处处普门凭示现,凭君便作女人呼。
()

雨过红云覆苑墙。龙池草色芳。隔花宫漏午偏长。

人闲白玉堂。

()

倚岩萧寺据危崖,丈室轩窗面水开。雪霁暮寒山月上,数竿修竹一枝梅。

()
白云无根,青山有棱。
自得一句,妙出三乘。
和气而春回百草,光明而焰续千灯。
渊默心传诸佛体,家风独许少林曾。
()

关中黄壤黑壤,大是邦家利源。

古者亩收十一,谁兴岁取十千。

()
黄河二尺鲤,本在孟津居。
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故人东海客,一见借吹嘘。
风涛倘相见,更欲凌昆墟。
()

远携兵印镇南州,山水青青马上游。玉帐醉看华顶溜,雕弓閒挂剑潭秋。

双溪树底泉声合,九曲花边瘴雨收。自是承平多胜事,七闽应许擅风流。

()

草亭临峭绝,霜嶂起嶙峋。危磴傥可上,老夫思卜邻。

()

游赏园林酒半酣,停骖,停骖看山市睛岚。飞白雪杨花乱糁,爱东君绕地里

将诗探,听花间紫燕呢喃。景物堪,当了春衫,当了春衫。醉倒也应无憾。

()

侠客重周游,金鞭控紫骝。蛇弓白羽箭,鹤辔赤茸鞦.

发迹来南海,长鸣向北州。匈奴今未灭,画地取封侯。

()
宵旰常存为国心,大庭决政每亲临。
退朝镇日凭绨几,御笔常书丹扆箴。
()

一命金华忝制臣,山姿偃蹇漫垂绅。愧无忠孝酬千载,曾履忧危事一人。

陛拥春云严虎卫,殿开初日照龙鳞。白头万事随烟灭,惟有觚棱入梦频。

()
腻红匀脸衬檀唇。
晚妆新。
暗伤春。
手捻花枝,谁会两眉颦。
()
作吏无好怀,宁食三年艾。
甚陋吾安之,所隶乃都会。
文书如骂奴,吞噫不敢对。
两眉或小伸,独有公等在。
()
一年无病缘官事,一病兼旬为燕居。
自是素餐天所厌,可能竖子解乘除。
()
厩成牵来哕哕嘶,马蹄随步蹑云梯。
新街锦帐达三字,旧制生坦放五题。
视草健毫从席选,受降恩诏待公批。
仙才已在神仙地,逢见刘晨为指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