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

晚晴朗读

《晚晴》是一首宋代洪咨夔的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晚晴》
作者:洪咨夔(宋代)

子规声裹半晴阴,
百丈牵行岸草深。
挟雨倒回风有力,
避山横转水无心。
人於熟处难为别,
酒到离边不标斟。
渔叟底知如许事,
櫂歌穿入暮烟林。

译文:
黄莺的声音包裹着微微的阴云,
百丈的青草沿着岸边延伸。
雨水倒流,风势强劲,
山峰躲避,水面波澜不惊。
人在熟悉的地方难以离别,
酒在离开边缘时不再斟满。
老渔翁深知这种情况,
船桨的歌声穿过夜幕笼罩的林木。

诗意和赏析:
《晚晴》描绘了一个晚上天空晴朗、微风习习的景象。诗中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感受。

首句“子规声裹半晴阴”,以子规鸟的鸣叫声作为开篇,将晴朗和阴云交织的天空形象化,给人以鸟语声和天气交替变化的感觉。

接着,诗人描述了百丈长的青草沿着岸边延伸,形成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随后,雨水倒流,风势强劲,山峰躲避,水面波澜不惊,展现了大自然中风云变幻的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人於熟处难为别,酒到离边不标斟”,表达了人在熟悉的环境中难以离开的情感,同时也暗示了人情世故之中的无奈和不舍。诗人将这种情感与酒的斟满程度相对应,形成了一种对于离别和别离的深刻感悟。

最后两句“渔叟底知如许事,櫂歌穿入暮烟林”,描述了老渔翁对于这种情感的深刻理解,船桨的歌声穿过夜幕笼罩的林木,表达了对于离别和孤独的思考与抒发。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情世故,展示了作者对于离别、情感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象化的描写手法,使整首诗在情感和意境上都富有深度和内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药书涉猎记从前,济世平生不爱钱。敢谓清廉夸品节,养生窃幸有良田。

()

力小不成巢,翾飞无定止。所谋但一枝,徬偟靡可恃。

曾窥王谢堂,不作衔泥垒。虽依檐下宿,无异深林里。

()

汉吏逃名姓,而今地尚传。泉疑流夜雨,山欲锁春烟。

脱屐离尘网,裁云补水田。老僧消受得,梅子熟多年。

()

郑侨相小国,数世赖以安。农功喻为政,终始实仔肩。

忠勤务奖劝,泰侈常弃捐。天人辨远迩,一语破疑难。

()

节过五月半,膏雨尚愆期。昼夜忧农事,精虔吁帝慈。

风回云气合,泽沛野苗滋。田畯须勤课,耘耔正及时。

()

熏风吹水绿于苔,羲驭徐催朱夏来。堤畔龙鳞皴古柏,庭前兔目绽新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