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皇帝挽诗二首

光宗皇帝挽诗二首朗读

《光宗皇帝挽诗二首》是宋代文学家周必大所作,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初终存缱绻,
议论极从容。
辅政时虽浅,
开藩眷自浓。

译文:
从一开始到最后,我们一直相互依恋,
对话和讨论一直非常从容。
尽管在辅政时期经验不深,
但辅佐皇帝的亲信之情却越发浓烈。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光宗皇帝的深深依恋和忠诚之情。诗人在辅佐皇帝的过程中,虽然经验不足,但他的议论和言行一直很从容,没有因为身份的尊贵而变得矫揉造作。与皇帝的关系也在不断加深,皇帝对他的信任和依赖也越来越深厚。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周必大对光宗皇帝的忠诚和对朝廷事务的从容处理。诗词运用了缱绻、从容、浅、浓等词语,描绘了诗人与皇帝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合作默契。诗人以辅政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皇帝的赞赏和对国家稳定的期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表达了一种忠诚与坚定的态度。

第二首:

不如仙宅犬,
犹从鼎湖龙。

译文:
与仙山上的狗相比,
还不如从鼎湖里的龙。

诗意:
这首诗以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在朝廷中地位较低的感叹。诗人自谦自己的地位不如仙山上的狗,而皇帝则被比作鼎湖里的龙,意味着皇帝的地位高于自己。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地位不高的自谦之情。诗人以仙山上的狗和鼎湖里的龙作为形象,暗示了自己与皇帝的地位差距。整首诗言简意赅,通过简练的比喻,清晰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地位的认知和对皇帝地位的敬重。

总体来说,这两首诗词表达了周必大对光宗皇帝的忠诚和对自己地位的自谦之情。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和比喻手法,将自己与皇帝之间的关系描绘得深情而真挚,展现了忠诚与敬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周必大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周必大朗读
()

猜你喜欢

填词言志,慨苏辛,直是文中韩柳。大吕黄钟难嗣响,况数乾嘉而后。

湖海苍凉,彊村顿郁,差拟摩云手。风骚各领,揆新正待芟旧。

()

勿薄故人一斗酒,珍重携手是明年。萧萧寒月梅花夜,幸有相思挥素弦。

()
破屋难禁深夜雨,布衾寒湿半床云。
愁来自起推窗看,人比梅花瘦几分。
()
两眼欲读天下书,力虽不迨志有余。
千载欲追圣人徒,慷慨自信宁免愚?置书不读谈虚无,谁其始为此创疽?古时泽被禽与鱼,博施所以为唐虞。
正使老释信不诬,为我未免近杨朱。
高轩大旆塞路衢,台阁尊显来于于,安得禹皋日陈谟,沾濡四表无焦枯,坐令事业见真儒,老农不恨老耕鉏。
()

观草亦有术,可使无涯际。谁知帘下情,或有林閒味。

南郭虽如此,东皋亦何异。便可弃衣冠,閒枕青云睡。

()

关山迢递此心孚,烟景谁争任五湖。忧乐眼前尊酒共,别离江上片帆孤。

鸿因避雪穿云去,鹗为横秋向日呼。此后桑榆收未晚,不须惆怅失东隅。

()
久闻光明山,下有太古雪。
大冬剧严凝,厚地愈融结。
峥嵘成层冰,千岁终不灭。
野翁因斸荒,得此走城阙。
()

凄凉池馆欲栖鸦,采笔无心赋落霞。

惆怅后庭风味薄,自锄明月种梅花。

()

东南多名山,可望不可即。兵尘浩无际,焉敢妄行役。

如何浮屠师,周览思振锡。而道不在远,去去欲谁觅。

()

()

浮踪泛梗一身轻,落落难胜客路情。秋梦飘摇成雁影,天涯愁寂但猿声。

孤城落日行人远,古道西风倦马鸣。云里帝乡方入望,肯将仗策负平生。

()

手抚归鸿,坐临烟雨帘旌润。气清天近。云日温阑楯。
压玉浮金,一醉留青鬓。风光胜。淡妆人靓。眉黛生秋晕。

()

花滴露,柳摇烟,艳阳天。雨霁山樱红欲烂,谷莺迁。

饮处交飞玉斝,游时倒把金鞭。风飐九衢榆叶动,簇青钱。

()
义利明千古,躬行勇不疑。
涧瀍穷正脉,张陆是吾师。
仕与儒先会,官从党论卑。
所施才一障,声闻彻华夷。
()
黄叶满村巷,幽人成隐居。
水田禾刈后,家瓮酒香初。
地僻鸟群逸,天寒山翠疏。
衡门笑语罢,新月映前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