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帖子·太上皇后阁

立春帖子·太上皇后阁朗读

《立春帖子·太上皇后阁》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周必大。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彤管播徽音,
年年姒佐文。
向来长乐注,
溢美谩纷纭。

诗词的中文译文:

红管吹奏着和谐的音乐,
每年都有美丽的歌颂。
长乐宫一直注重,
美丽的事物不停涌现。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太上皇后阁的赞美和歌颂。下面是对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开头提到了"彤管播徽音",彤管指的是红色的乐器,徽音指的是优美的音乐。这一句意味着在太上皇后阁中,有着和谐美妙的音乐声。

接着,诗中提到"年年姒佐文",姒佐指的是姒儿佐命,意味着每年都有文人才子前来创作诗文,献上自己的文学才华。这表达了太上皇后阁成为文人雅士们的聚集地,吸引了众多文人前来展示才华。

第三句"向来长乐注",长乐指的是皇宫中的一座宫殿,注指的是注重、重视。这句话表示太上皇后阁一直被重视和注重,被视为美丽和享乐的象征。

最后一句"溢美谩纷纭",意味着美丽的事物不断涌现。这里的"溢美"指的是美丽的事物如涌泉般不断流出,"谩纷纭"表示美丽的事物多种多样、繁多而且纷纷。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太上皇后阁的美丽和魅力的赞美。通过描绘红管奏乐、文人才子的涌现以及太上皇后阁受到重视和享乐的情景,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美好祝愿和赞美。诗词中运用了具象的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太上皇后阁的美丽和繁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周必大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周必大朗读
()

猜你喜欢

罗学瓒
我心如不乐,移足晤故人。
故人留我饮,待我如嘉宾。
开怀天下事,不言家与身。
登高翘首望,万物杂然陈。
()

流苏团小蝶,伯仲聚仙花。衮绣名非是,瑶琨未足誇。

()
长空开霁晚霞明,篷底淮山隔岸青。
鸦散黑云为阵势,枫飘红雨作秋声。
蕃釐玉树应无种,东阁官梅尚有名。
惆怅牧之招不得,与谁同醉竹西亭?
()

娅姹吴音今古同,宫妆袨服已成空。
雕文结角辎车巧,犹有梁陈宫掖风。

()

嵚崟一岭晓光寒,胸次乾坤本自宽。高处何妨吞里港,倦时浑欲隐中盘。

攒眉旧市谁安宅,加额残民自拥鞍。慈父母来千载遇,手将平易扫艰难。

()
绿竹有异质,夙著风人篇。
猗猗瞻淇隈,翟翟怀卫泉。
拾遗美形容,复有娟净言。
微植被奖饰,丽句永流传。
()
仕有职役劳,农有畎亩勤。
优哉分司叟,心力无苦辛。
岁晚头又白,自问何欣欣。
新酒始开瓮,旧谷犹满囷。
()
()
五神萃止足精神,迅发风霆一欠伸。
能事莫嫌相迫促,门前多少望霓人。
()

东车西马路横差,不见征人祇暗沙。眼里尘颜多错认,堤前柳色又迷花。

()
坝上春流滑滑来,行人相语笑相催。
解舟直入碧天去,天上晚云行处开。
()

芦花如雪枫叶丹,石崖细菊花班班。渔翁收钓烟水寒,栖乌哑哑啼夜阑。

篙师清晨理轻楫,手把黄芦扫霜叶。白头老父一何忙,两胫崎岖趁朝涉。

()

九饮浑忘披翠蓑,圣明恩厚复如何。酿成四海合欢酒,欲共苍生同醉歌。

()

世界浮沤,英雄过鸟,沧桑不到空门。薰天事业,那值水盈樽。

蝼蚁侯王等耳,只赢得、恩怨纷纷。君不见,丰碑员碣,历历白杨村。

()
汩没朝班愧不才,谁能低折向尘埃。
青山得去且归去,官职有来还自来。
()
雨洗淮天旱始摧,正堪凭远上高台。
萸津菊润斋醅熟,共助重阳辟恶杯。
()

驾部之官去,凉风五月初。行街虽匹马,呵客最南都。

经略高皇帝,箴规郑大夫。楼船不借客,青雀满江湖。

()

少年抗志羡羲农,北窗一枕淩高风。近来庐岳恣游屐,爱杀灵运读书石。

走尽天涯返岭南,闻说新兴有老憨。自爱蒋生三径僻,不辞五岳向平贪。

()

二年憔悴走京尘,匹马归来访四邻。
足滑旧谙城下径,眼明重见里中人。
青蔬不没荒畦雪,翠柏当留野殿春。

()

谢公江海人,雅量极宏廓。中年别亲友,犹谓怀抱恶。

况我

()

此儿活计口皮边,点著风驰与电旋。谩说镇州萝卜大,何曾亲见老南泉。

()

沧浪之歌因屈平,子美为立沧浪亭。亭中学士逐日醉,泽畔大夫千古醒。

醉醒今古彼自异,苏诗不愧离骚经。

()

痴呆不卖穷难送,如愿于今更懒求;赊券奈无台避债,祭诗聊借酒浇愁。

那堪时事频焦额,已卜馀生莫出头。归去自佳留不恶,岂宜怨李与恩牛!

()
村巷閴无事,天明憩黑乡。
草生诗意足,花落梦魂香。
地迥秋供爽,雨馀风荐凉。
休令山鸟闹,吾欲傲羲皇。
()
漠漠郊原荒宿草。
黄花趁得秋风早。
万里岷峨归梦到。
东篱好。
()
月满苕溪照夜堂。
五星一老斗光芒。
十五年间真梦里。
何事。
()
三月西城淑景多,晓烟清露暗相和。
晚锺未用催归客,闻道新亭更可过。
()
我本无形暂有形,偶来人世逐营营。
轮回债负今还毕,搔首翛然归上清。
()

六街春夜雨,九陌昼连云。深树藏啼鸟,危楼澹夕曛。

飞花轻款款,离思正纷纷。酌尽沽来酒,何言可赠君。

()

何处行云去,逍遥出洞房。月里傥并色,镜中无此妆。

所思望不见,稿袂日边扬。

()
满卷文章为世重,出尘心迹少人同。
腾腾自得修真理,不管浮生觉梦中。
()

天游表龙德,水击知鹏抟。矫矫司马公,伟度周八埏。

先驱既左马,缓步亦扬班。伊余慕匠哲,邂逅自临安。

()
浴罢闲无事,悠然寄一床。
水风凉醉颊,松月上虚廊。
岸久乌纱侧,熏余细葛香。
今宵一美睡,何止傲羲皇。
()
天边五色彩霞新,笔下应无笔外尘。
一曲奏时天一笑,光摇柳宿万枝春。
()

绮窗红豆记相思,宛转柔肠十二时。春到苔钱圆处绿,个侬心事少人知。

()

舂陵一望更零陵,鼓柁三湘兴可乘。汉吏儒冠犹楚郡,津人不用报临蒸。

()

苦闻小杜说扬都,当昔豪华今在无。
江势横来控南楚,地形前下瞰东吴。
万商落日船交尾,一市春风酒并垆。

()

七十二鳞波底镌,一衔蓂草一衔莲。
出来非共贪芳饵,奏去因同报稔年。
方客远书徒自得,牧人嘉梦合相先。

()

嵩阳宫外柏三株,汉帝遗封今记无。翠霭尚留龙驭远,青天时有鹤群呼。

年深饱历风霜色,世渺全荒玉检符。欲问兴亡千载事,不知人代几荣枯。

()

结楼曾向万峰间,放鹤归来锡已閒。夕景无多樵唱断,疏钟寒溜绕空山。

()

雨馀残果自堕,日落倦鹊争喧。手携南华一卷,不妨坐待黄昏。

()

乞得禅房半日留,卧看岩雨泻清沟。
浮云岂是尘中物,又逐秋风天外游。

()

有美称公姓,承华自本支。生身忘宠禄,愉色悦严慈。

乐备无声听,居防履险危。药嗤许子误,羹笑颖人推。

()

蕉红梅白映庭隅,莫惜风前酒百壶。得姓共为妫水后,旧家同是羽林孤。

江山异代成今昔,牛斗分星带越吴。勿以二毛相顾笑,晚收犹可望桑榆。

()

池塘高柳噪新蝉,庭馆秋风初入弦。
抚罢瑶琴金井畔,不堪梧吉落翩翩。

()

陈家有女珍琅璆,时年十六归哉周。齐眉举案踰九秋,拆鸾破镜嗟莫留。

城隅哭倒天为愁,凄霜黯日风飕飕。铁心祇与夫君谋,百年冢穴誓相求。

()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揭揭兮寒菼,濊濊兮轻罛。

()

深谷香风泛紫兰,云根斜倚碧琅玕。若为尽化黄金色,应是西山返照看。

()

斗酒长歌对夕曛,相思无那隔重云。夜来梦到西湖路,白石滩头鹤是君。

()
姑苏台畔去,云壑付清机。
野策过寒水,山童护衲衣。
松门正投宿,竹笠带余晖。
谁爱杼山句,使君应姓韦。
()
现种种形,说种种法。
形法皆非,假名菩萨。
更于诸相觅圆通,当人正眼俱戳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