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迪功赴南京掾二首

送张迪功赴南京掾二首朗读

《送张迪功赴南京掾二首》是宋代诗人陈与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士固难推挽,君其自宠珍。
诗成建安子,名到斗南人。
晚岁还为客,微官只为身。
向来书尽熟,去不愧张巡。

诗意:
这首诗是陈与义送别张迪功赴南京的两首联诗。诗中表达了对张迪功的赞赏和送别之情。诗人认为真正的士人难以被推挽拖延,希望张迪功能自己珍重自己。他将张迪功的诗才比作建安子,将他的名声传遍斗南,表达了对张迪功的认同和祝福。诗人自称晚年仍然作为客人,只是微小的官职的身份,表达了自己对于官位的淡然和对于人生的看透。他称赞张迪功的书信向来熟稔,表示他对张迪功的学识和才华的钦佩。最后一句表达了张迪功离去时的无愧和不辱使命的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张迪功的赞赏和送别之情。诗人通过对张迪功的才华和人品的赞美,展现了他对于士人应有的品格和追求的理念。诗中的"士固难推挽"表明真正的士人应当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不受外界干扰和诱惑。"晚岁还为客,微官只为身"表达了诗人对于官位的淡然态度,强调了个人修养和品德的重要性。诗人对张迪功的学识和才华的赞美,体现了对于才情横溢的人的敬仰和认同。最后一句"去不愧张巡"表达了对张迪功的认同和祝福,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对于人生的态度,即无愧于自己的选择和使命。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于张迪功的敬佩和送别之情,同时也通过对于士人应有的品格和人生态度的描摹,展示了作者对于士人精神追求的理解和推崇。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蕴含了对于人生价值观的思考和对于士人精神的歌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陈与义朗读
()

猜你喜欢

关河风浪雨冥冥,上濑搴裳过野亭。芳草尽遗三辅绿,断云常接太行青。

酒人昨日逢燕市,贾客何时下洞庭。岐路一樽生感慨,望中明灭少微星。

()

数月相依情更深,殷勤棋局记知音。黄花绿酒难为别,万斛愁堆一寸心。

()

沉沉雁沼郁栖连,隐隐龙宫熠耀然。濛晴零雨东山下,䬃转薰风南陆边。

可怜合晕晖玄夜,可惜分华族绛天。绛天玄夜景微茫,水簟银床漏未央。

()
九死穷荒一病翁,晓来犹怯北窗风。
谁知葵藿倾心切,待到日轮升太空。
()

金门射策尽名贤,谁似江南阎子然。
白虎谈经知独步,苍松入梦已多年。
凌云赋笔雄千古,倒峡词源倾百川。

()
乘云英圣,千载仰皇灵。
垂法蔼朝经。
禹金熔范肖仪刑。
日角焕珠庭。
()

笔格横珊,镜奁嵌玉,南州高士人家。有个俜伶,小名记取苹花。

比肩嫁得元龙婿,逞豪情、湖海堪夸。好年华。翡翠兰苕,壁合无瑕。

()

入山未尽意,胜迹聊独寻。方士去在昔,药堂留至今。

四隅白云闲,一路清溪深。芳秀惬春目,高闲宜远心。

()

合浦还珠旧有亭,使君方似古人清。
沙中蚌蛤胎满,潭底蛟龙睡不惊。

()
林高动轻籁,云静天无风。
缥缈笙空下,依稀鸾佩逢。
()
欲出樊笼。
须契真宗。
善知识、千载难逢。
宏施捧喝,击碎虚空。
()
粉澹梨花瘦,香寒桂叶颦。
画帘双燕旧家春。
曾是玉箫声里断肠人。
澹澹催诗雨,迟迟入梦云。
()

风流东晋后,外学入僧家。独唱郢中雪,还游天际霞。

云村共香饭,水月喻秋花。景物添新致,前程讵可涯。

()

月中有孤芳,天下聆薰风。江南有高唱,海北初来通。

容飘清冷馀,自蕴襟抱中。止息乃流溢,推寻却冥濛。

()
二蛇志不同,相得榛莽里。
一蛇化为龙,一蛇化为雉。
龙飞上高衢,雉飞入深水。
为蜃自得宜,潜游沧海涘。
()

塞门从古杂烟尘,丹鹫谁移佛土新?属国已归东夏日,荒碑犹识上元春。

穿亭一水留僧供,夹寺三峰护法轮。中有双钩看欲起,光芒夜夜动星辰。

()

昨夜云际宿,旦从西峰回。不见林中僧,微雨潭上来。

诸峰皆青翠,秦岭独不开。石鼓有时鸣,秦王安在哉。

()

云水王三悟悟。甘河镇、祖师遇遇。元本灵明,便惺惺也,真个诗词做做。

丹药内中频顾顾。逍遥处、三光觑觑。全得当时害风风,真个神仙去去。

()
昌黎空作送春诗,只道门前柳絮飞。
岂识一犂江上雨,春风於此大知非。
()

从辞凤阁掌丝纶,便向青云领贡宾。再辟文场无枉路,

两开金榜绝冤人。眼看龙化门前水,手放莺飞谷口春。

()

么么常情忽,潜形未易知。嗅香太尉足,起粟婕妤肌。

醯瓮偏常集,纱厨巧似窥。平生长麈尾,至此竟难麾。

()

老鼠咬生铁,十分滋味别。猫儿左右看,咽唾也不彻。

()

刁斗烽烟处处惊,长途来往尽游兵。那堪冷月寒砧夜,又听西风北雁鸣。

京国几年金阙梦,乡关何处白云情。愤来按剑辕门坐,愁对旄头斗外横。

()

弱水无风到海山,慈容亲觐紫旃檀。亭亭宝刹凌云近,湛湛清池漱玉寒。

橘熟独垂红万颗,竹迷曾莳碧千竿。热官步武何容到,散秩须知第一官。

()

玉笥千峰雨,金风十日秋。
谁能多载酒,来此共登楼。
山立阅万变,溪深纳众流。

()

澄碧高楼三泖东,阑干如画倚江空。风传鹤语滩声静,潮挟龙腥海气通。

万象尽沉云影底,八窗都在月明中。抛书便作南昌梦,秋水长天一色同。

()

会晤从来未可期,只凭诗句写相思。春来驿使多西去,好把梅花寄一枝。

()

谓师有道国人皆,何必文殊更五台。
棒喝交驰聊复尔,离微不犯亦奇哉。
且言风动还幡动,莫问船来与陆来。

()
()

竹西莺语太丁宁,斜日山光澹翠屏。
春与繁花俱欲谢,愁如中酒不能醒。
鸥明野水孤帆影,鹘没长天远树青。

()
少人行处路方佳,半著僧鞋半草鞋。
直到全无马粪处,山僮竹箒扫松钗。
()

何郎风味梅花瘦,楚客孤高蕙草芳。
二子寥寥去人远,一编青竹姓名香。

()

雨引苔侵壁,风驱叶拥阶。久留闲客话,宿请老僧斋。

酒瓮新陈接,书签次第排。翛然自有处,摇落不伤怀。

()

正气冲融自一家,宦情儒墨共根芽。
身因世故归民社,道为时谋重圣涯。
千古寒光流夜月,满天余彩漾晴霞。

()

曾看南朝画国娃,古萝衣上碎明霞。

而今莫共金钱斗,买却春风是此花。

()
朝从前山看,莫与后岭对。
晓雾或纷绿,晚烟增紫翠。
()

疏篁瘦石掩蒿莱,烟锁颓垣暗碧苔。水阁梁空春燕去,歌台秋老野花开。

围棋旧乞羊昙墅,作赋还思宋玉才。历落青衫仍故我,临风惆怅感重来。

()

甘棠春色满南丰。春好处、在黉宫。宫柳映墙红。对墙柳、常思耐翁。
文章太守,词华哲匠,人与易居东。攀恋计无从。判行省、重临旧封。

()
巨石亭亭缺齧多,县知千古也消磨。
人间正觅擎天柱,无奈风吹雨打何。
()

云中人作四星看,十二光阴一箭寒。吉事有祥戎事静,溪山赢得倚栏干。

()

华堂烧烛散林鸦,坐拥红炉片月斜。渐喜春光回白苧,尚馀秋色对黄花。

孤蓬游子冲残雪,大笔才人照绮霞。莫讶金闺年少甚,岐阳词赋旧名家。

()
晓传尺一到江村,拜起朝衣渍泪痕。
敢恨帝城如日远,喜闻天语似春温。
翰林惟奉还山诏,湘水空招去国魂。
圣主恩深何力报,时从天末望修门。
()

花落声中听杜鹃。多情紫玉化成烟。珊珊小影是非间。

无可思量裙簇蝶,不曾容易被裁鸳。今生已结再生缘。

()

藕花池上竹梅阴,一舣中閒用意深。
画舫规模供燕适,虚舟世界看浮沉。
快风未信千帆福,逆水难凭百丈心。

()

掌上香罗六寸弓。雍容胡旋一盘中。目成心许两匆匆。别夜可怜长共月。当时曾约换追风。草生金埒画堂空。

()

全似秋空白云,不应日堕红尘。
楼上何人远望,黯然无语销魂。

()
军容基祸庙谋疏,尚记文登遣使初。
只道大功随指顾,至今遗种费诛锄。
还朝不遣参麟笔,寓直空闻上石渠。
剩办杀青君记取,龙庭焚尽始成书。
()

伊川与灞津,今日祓除人。岂似龙山上,还同湘水滨。

衰颜忧更老,淑景望非春。禊饮岂吾事,聊将偶俗尘。

()

汉家关塞尽黄云,置垒张亭迥不分。乘月长遮夺朔地,防秋未解戍边军。

征戍年年长城下,旗旐纷纷大朔野。边骑朝腾万里昏,燧烟夕起群峰赭。

()
织锦歌成下翠微,岂劳西去问支机。
未开水府珠先见,不掘丰城剑自辉。
鳌逐玉蟾攀桂上,马随青帝踏花归。
相逢半是云霄客,应笑歌牛一布衣。
()

梅花雪岸去舟单,茅屋水田白鹭寒。
好景几回吟不得,重来无语立阑干。

()
贫者欲无寿,富婴愿期颐。
惨惨里门道,哭声一何悲。
白头洒慈泪,红颜服嫠衰。
借问送车人,共惜纨绔儿。
()
霜风吹西湖,与君持行李。
瘦马共边笳,寒灯对孤邸。
新凉秋叶惊,归櫂君独理。
弃我天一方,稳下大江水。
()

漫道君家四壁空,衣篝沈水晚朦胧。诗情似被花相恼,入我香奁境界中。

()

积雪经旬倦出村,日将名教淑诸孙。疏狂每恨知非晚,性命谁人可得闻。

()

秋风林下起,乱叶正纷纷。只可醉时看,不堪愁夜闻。

()

涨江临眺足消忧,倚杖江边地欲浮。
叠浪併翻孤日去,两津横卷半天流。
鼋鼍杂怒争新穴,鸥鹭惊飞失故洲。

()

古藤屈曲似龙蛇,飞上梢头故故遮。

烟密真成一翠幄,风清不入五侯家。

()

海燕飞飞西复东,几人钓艇石湖中。天边珠树三峰白,镜里荷花六月红。

落羽独怜游洛客,问奇时傍灌园翁。烟霞处处堪招隐,谁道淮南有桂丛。

()

云羃羃。行到不知朝夕。电走雷轰天地坼。满山山鬼泣。

洞口桃花难觅。沙路斑斑虎迹。鸟也知人无气力。声声行不得。

()
夙怀山水心,梦寐向东越。
闻为会稽行,独此羡明发。
渡江信春潮,泊馆食野蕨。
平时异梁鸿,但泛镜湖月。
()

一从鞍马西东。几番衾枕朦胧。薄幸虽来梦中。争如无梦。

那时真个相逢。

()

紫色尝开国,金辉此界绳。火轮经坏劫,雪顶见残僧。

狂薜缘秋壁,深松映晚灯。哀猿不可听,一一在岩藤。

()

匣照光芒里,熏炉想像间。
营巢登大岁,采粟上仙山。
玉璞惊心起,星河尽力还。

()

长江渺渺片帆开,一曲离歌落照催。挟妓每过桃叶渡,寻僧重上雨花台。

芙蓉古岸犹堪采,禾黍遗宫尽可哀。不必登高频吊古,六朝王气已成灰。

()
老人谙尽人间苦。
近来恰似心头悟。
九九是重阳。
重阳菊散芳。
()

杪秋山色倍苍凉,游目高台乘夕阳。三径青松落虚籁,千林红叶照横塘。

波澜阔大文章老,点染神奇造化忙。桥畔鸟飞人影散,胸怀各餍好风光。

()

朝来急霰,似千层浴铁,一军都白。何事严装偏早发,鞭指荒台阏伯。

万籁悲号,六花狂舞,归骑疑冲敌。离杯当尽,人生有限肝臆。

()

旅途一月病余身,何物玄工巧弄人。祇有真吾堪自觅,更将幻影与谁论。

无穷永夜迢迢梦,都在故园曲曲滨。倘得圣明容我老,不将簪笏见垂纶。

()

不是山人酷爱山,忙中谁解暂偷闲。昏昏终日兼终夜,百岁能逢几破颜。

()

祖德光,国图昌。祗上帝,礼四方。辟紫宫,动华阙。龙虎奋,风云发。

飞朱雀,从玄武。携日月,带雷雨。耀宇内,溢区中。眷帝道,感皇风。

()

南苑花如绣。见一带、长杨虎圈,咆哮百兽。此物傫然馀猛气,攀槛时时欲吼。

像铁骑、金戈驰骤。可惜当熊人去杳,锁宫槐、冷落黄金甃。

()

一叶落,天下秋。一尘起,大地收。鸟窠吹布毛,便有人悟去。

今时学者,为甚么却不识自己。

()

暂乞人閒解脱身。安横何用闭樆门。江上秋帆千里影。

风正。归途万一妥归魂。

()

从来胆大胸隔宽,虎豹亿万虬龙千,
从头收拾一口吞。有时此辈未妥帖,
哮吼大嚼无毫全。朝饮渤澥水,

()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

郁郁层恋隔岸青,青山绿水去无声。
烟波一棹知何许,鶗鴂两山相对鸣。

()

归袖迎风拂面埃,青山望处白云埋。如何千载离家鹤,学得仙时不便来。

()
风飐青帘出杏林,行人未醉翁头春。
安知涤器茅桅者,不是相如行辈人。
()
()
三千威仪都不修,八万细行全不顾。
只因闹市里等人,被人唤作破落户。
兜率内院久抛离,纵归忘却来时路。
稽首弥勒世尊,得与麽宽肠大肚。
()
中朝鸾鹭自振振,岂信边隅事执鼖。
共怪书生能破的,也如骁将解论文。
穿杨自笑非猿臂,射隼长思逐马军。
观汝长身最堪学,定如髯羽便超群。
()
精蓝同占一青山,游子纷纷春自闲。
要福乞灵从尔辈,独携筇杖款松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