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杂兴五言十首

病中杂兴五言十首朗读

《病中杂兴五言十首》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跌荡四千首,流行宇宙间。
国风几曾熄,圣笔不能删。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病中所抒发的情感。作者说自己的诗词作品在世间广泛流传,达到了四千首,宛如波澜起伏的海洋。他的作品流传于整个宇宙间,广受欢迎。尽管时光流转,国家的风俗和风尚也在变迁,但国风(指民族文化和传统)从未熄灭,圣贤的笔触无法将其消除。

赏析:
这首诗词是刘克庄在病中写作的产物,展现了他坚定的创作信念和对自己作品的自豪感。诗中的"跌荡四千首"形象地描述了他的作品数量众多且丰富多样,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流行宇宙间"则表达了他的作品广泛传播和影响力深远的意义。

接着,作者提到"国风几曾熄",表明他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民族精神的坚持。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国家的风俗和风尚始终没有熄灭,代代传承。最后一句"圣笔不能删"则强调了这种传统的持久性和不可动摇性,即使是圣贤的笔触也不能将其抹去。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病榻上对自己作品的自豪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它展现了刘克庄在病痛中依然怀揣创作的热情和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作品的自信和对传统价值的推崇。这首诗词以简洁有力的语言传递了作者对艺术创作和文化传统的思考,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和情感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刘克庄朗读
()

猜你喜欢

登高闻汝在关城,重镇今屯十万兵。霜角晓声临虢略,露盘秋色傍秦京。

千山白雁书犹寄,一院黄花径欲成。独笑太行为客久,旌旗遥望亚夫营。

()

扪胸极坦荡,何时幻嵯峨。为山仅二仞,倒影临池波。

袖中出太华,夜负烦夸娥。儿童尽惊倒,势欲苍苍摩。

()

倾厦难将一木支,微垣累疏亦何为。
凤凰本自翔千仞,不待区区夺我池。

()
生涯鱼上竿,世事鼠入角。
民膏既煎熬,民髓复椎剥。
上下急交征,绝口政与学。
孔明痛桓灵,厥德修罔觉。
()
昔舣归舟傍浅沙,逢君跃马看梅花。
匆匆相见还相别,三十六弯天一涯。
()

崖溜下林陂,春云带雨垂。不知村远近,惟见树参差。

柳巷闻莺早,桃溪放犊迟。乱馀宁有此,愁绝辋川诗。

()
手执黄庭上石台,竹阴扫月遍苍苔。
欲从此处即仙去,玉立清风待鹤来。
()
别子若为久,於心终不忘。
一枰评旧雨,两鬓对新霜。
客裹春行早,愁边夜坐长。
明时成摈弃,无语及淮乡。
()

多感京河李丈人,童蒙受教便书绅。文章至竟无功业,名宦由来致苦辛。

皎日还应知守道,平生自信解甘贫。孤单所得皆逾分,归种敷溪一亩春。

()
月到空庭色界虚,酒壶安顿向冰壶。
须臾万瓦清露湿,仿佛一轮丹桂孤。
独酌人成狂态度,闲身惟有醉工夫。
醉中孰与参禅趣,此妙须知禅所无。
()
征途几迢递,客子倦西东。
乘流如泛梗,逐吹似惊蓬。
飘飖万里外,辛苦百年中。
异县心期阻,他乡风月同。
()

深羁孤馆鬓毛斑,猛虎摇鬒障海寰。玉树已歌归逝水,羽书难射隔平山。

不须羝乳终回汉,肯学鸡鸣诈度关。一寸蜡丸凭雁寄,明年春尽竟生还。

()

青鞋布衲法僧装,却忆当年忝雁行。今日相逢重相笑,直须指点过当阳。

()

惨淡青衫十四年,书成不向国门悬。三声实下千山泪,一日空操万古权。

闭户惯邀题为笔,浮家新买钓鱼船。五湖未去秋将莫,沣芷湘兰正可怜。

()

形色已葳垂,风神未萧瑟。所愧落英空,还思旧根发。

时来已若兹,岁去犹尔若。殊胜汎相逢,随人满头插。

()

月落梭徒冷,机空石任携。碧梧初坠叶,大火乍流西。

最喜填河鹊,生憎报晓鸡。渐帷犹自湿,归路岂曾迷。

()
翻空雪浪送飞花。
春晓媚霜华。
风回点点迷人处,峭寒轻、诗思殊佳。
双燕未来,断鸿何在,微雨又天涯。
()
袖笼鞭敲登。
无语独闲行。
绿杨下、人初静。
烟澹夕阳明。
()

扇底清风画里云,江东渭北思纷纷。缄封远寄情何厚,人在沧波白鸟群。

()
纶巾古貌尘寰表。
风流处、别是英雄才调。
胸次著乾坤。
触景皆诗料。
()
秋景澄清物象希,山家沈寂俗难齐。
常听岭瀑连云泻,时有林猿隔岫啼。
月黑笈明灵武动,夜寒囊破蹇驴嘶。
此身已脱人间世,赢得烟萝自在题。
()

三十一仙科,同时升大罗。轩翔几人去,沦谪独君何。

淮桂牵吟数,湘兰寄恨多。且欣弹頍弁,荣路未蹉跎。

()

仙才供奉,岂籍寻常科第重。失却珊瑚,只笑唐家结网疏。

知君寄托,扫尽里儿容做作。烂醉沉香,此后谁堪七宝床。

()

白日有清风,轻云杂高树。忽然当此时,采菱复相遇。

()
行行得好辞,忽忽疑昼梦。
朝餐手不释,夜卧心屡诵。
皎若朱丝弦,清于玉壶冻。
美人家三世,有笔修五凤。
()
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犹未是全功。
圣贤成法事物理,都在诗书六艺中。
()

伶俐衲僧世稀少,触著一了便百了。鼻孔撩天两眼高,一緉麻鞋紧俏俏。

自誇蓦直到台山,依旧门前打之绕。中途撞著婆子禅,指条去路令分晓。

()
吾衰不复梦蓬瀛,忽见红梅眼暂惊。
独树正当云阁起,艳汝斜照石渠明。
懒随朔雪传春信,长倚东风诧晓酲。
岁晚江湖逢驿使,羞多无奈脸霞生。
()

属笔何堪赋悼亡,风流昔擅少年场。当枰犹忆争棋道,把酒难凭佐客觞。

檀板拍残山鸟怨,画衣熏散野花香。黄垆自古消红粉,为尔临风泪万行。

()

积水深无际,神龙此屈蟠。
媚川珠彩动,射斗剑光寒。
燕脯谁能寄,犀灯岂易看。

()
定胜端相属,飞骞已后时。
阅人盘谷老,具眼石麟儿。
连茹才非匹,弹冠想自痴。
读书头半白,万一故人知。
()

垂柳垂杨满画楼。谁家夫婿拜红侯。水流别恨花飞泪,金铸相思玉琢愁。

春渺渺,梦悠悠。自怜临镜怕梳头。天涯芳草知何处,一点灵犀不自由。

()
植立不徒当日计,颠冥忍受一饥驱。
吟成拙赋何曾拙,唤作愚溪岂是愚。
()

()

贱子谢世纷,屏居依山麓。我生皆退期,因以退名谷。

谷中化宇宽,欣然滋百族。紫芥恣朝瓮,绿萝充时服。

()

忆我幼时事,南归自番禺。三边已澒洞,内郡犹无虞。

故居山城间,四面阛阓区。东西万货集,朝暮百贾趋。

()

击筑长歌意始真,斩蛇元是感乡人。大风不起人非昔,台下滔滔泗水春。

()

舍舟意不惬,命驾陟遥巘。磴绝每独扳,苔滑仍自践。

维时孟秋初,山翠净如洗。凝睇既清峻,引步更幽缅。

()

画烛沉沉动玉楼,佳人初御紫云裘。自怜灯好千金值,犹恐春阴不自由。

()

贫女娉婷年少时,绮窗日日画蛾眉。不羡桃花妆笑靥,肯随杨柳斗腰肢。

寒机织得云间素,青鸾一一衔花度。自裁春雾作春衣,含香试缕蔷薇露。

()

一上高城四望宽,老逢佳节半悲欢。莫谈鼙鼓惊驰檄,且对壶觞笑整冠。

沙市纷嚣仍闹晚,烟村掩映尚凝寒。后人若问当年事,碑刻流传坠泪看。

()

素衣京洛尘,归棹过南津。故里迹犹在,旧交心更新。

月高萧寺夜,风暖庾楼春。诗酒应无暇,朝朝问旅人。

()
不用籯金侈厚藏,无烦农囿富耕桑。
一经父子韦编训,余庆阶庭玉树芳。
道义固堪绵有后,功名浑把付诸郎。
他年窦桂诜诜报,当信於今种德香。
()

胜标藩国千年后,行客登临每在兹。栏槛喜看新黛色,风流想见盛唐时。

东风遥忆锦帆疾,羌笛翻怜玉佩迟。堤柳渐随芳草绿,长江依旧镇南垂。

()

井陉西上秋色徂,道长日短愁仆夫。七十二滩不可逾,负重难为辕下驹。

翠云十斛岩玉瘦,黄叶一亩霜林腴。涧中石出水生骨,岭上草凋山脱肤。

()

若作一句商量,吃粥吃饭阿谁不会。不作一句商量,屎坑里虫子笑杀阇梨。

()

寺门幽独傍江城,江水清含地气清。隔岸楼台人醉死,绕阶松竹夏寒生。

路经桥远尘难过,僧占閒多俗不争。唯有行吟憔悴客,这回须去濯长缨。

()

迥野殊寂寥,孤芳太清绝。
暗香疑有无,似亦畏攀折。

()
麦浪摇波柳映津,吴乡春色见今晨。
欲将何以慰无赖,一酌浊醪如有神。
()
宿昔梦见君。
晨起得诗册。
诗中意如何,闵我远行役。
上言久别离,下言长寤擗。
()
枵腹搜诗甚苦,睡眼看山若无。
得饱径成嘲弄,稍醒便欲追摹。
()
帝舜登天四海臣,可怜生杀不由身。
持平第一张廷尉,更听君王误杀人。
()
发轫功名发未华,转头世事已堪嗟。
晚栽栗里归田菊,早看长安得意花。
空忆去鸿留爪迹,只今旧燕傍谁家。
重寻陈迹真如梦,疏柳残烟噪暮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