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钱郎中。唐代。法照。闭门深树里,闲足鸟来过。五马不复贵,一僧谁奈何。药苗家自有,香饭乞时多。寄语婵娟客,将心向薜萝。
法照大师 (公元约747-821)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净土宗第四代祖师。 法照大师的俗世事迹,史料中不见记载。按照大师于唐代永泰年中(765年)既已在南岳衡山三祖承远大师处习净土教的时间来推算,他在少年时期即已出家为僧。初因仰慕远公之芳踪,由东吴到庐山东林,结净土道场,专修念佛三昧,一日入定往极乐世界,见有著垢弊衣而侍于佛侧者,得佛明示,知乃衡山承远也。因是径往湖南,入山求之,觅得师于岩谷间,于是师从教,在弥陀台般舟道场,专修净业。当时衡山念佛道场,在南方颇有名声,来山从学受教者数以万计。代宗皇帝赐承远大师所住持的寺庙为般舟道场。...
法照。法照大师 (公元约747-821)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净土宗第四代祖师。 法照大师的俗世事迹,史料中不见记载。按照大师于唐代永泰年中(765年)既已在南岳衡山三祖承远大师处习净土教的时间来推算,他在少年时期即已出家为僧。初因仰慕远公之芳踪,由东吴到庐山东林,结净土道场,专修念佛三昧,一日入定往极乐世界,见有著垢弊衣而侍于佛侧者,得佛明示,知乃衡山承远也。因是径往湖南,入山求之,觅得师于岩谷间,于是师从教,在弥陀台般舟道场,专修净业。当时衡山念佛道场,在南方颇有名声,来山从学受教者数以万计。代宗皇帝赐承远大师所住持的寺庙为般舟道场。
十六日雪中渡江。清代。张问陶。故人折简近相招,一舸横江路不遥。醇酒暗消京口雪,大帆平压海门潮。扬州镫火难为月,吴市笙歌剩此箫。那管风涛千万里,妙莲两朵是金焦。
夏夜奉怀寄呈。清代。龚乾义。苦热江屯卧北窗,睡魔凭遣茗柯降。乘风漫想千秋戏,吐虹愁看二等釭。勤颂和歌温旧梦,可令薪木寓危邦。啼声莫愁毛头鸟,尽有刑天对帝江。
别张仲明。明代。林文俊。欲别执君手,君行忆侬否。日暮愁翻飞,江头立搔首。山回人不见,风帆出高柳。明明尧舜朝,此别岂应有。愿子竭忠赤,益酬主恩厚。往事何足论,逢人须闭口。葳蕤菊与兰,岁晏还相守。无令秋霜至,摧没随藜莠。
丁亥冬大雪十数作邓清旷以苦寒吟见寄。元代。艾性夫。十雪势未已,一科天积阴。背风留更久,入夜落偏深。禾稼连冰柱,天花幻玉林。遥怜五峰老,尚寄苦寒吟。
和儿咨夔夜坐韵。宋代。洪钺。楼底雪知峰,楼头着寓翁。梅方开萼绿,桃已亚枝红。斟浅偏劳劝,眠迟不受烘。锦城春在眼,何暇问蚕丛。
村居杂咏和卢方伯 其一。明代。庞尚鹏。地僻无车马,柴门绿藓封。鸟栖常择木,云起欲从龙。涉世书千卷,谈天意万重。石床秋草乱,晞发倚长松。
墨梅。宋代。朱淑真。若个龙眠手,能传处士诗。借他窗上影,写作雪中枝。顷刻回春色,轻盈动玉卮。不能殷七七,横笛月中吹。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五十九。宋代。释智朋。天得中,星辰罗。地得中,阴阳和。衲僧得中,罢却干戈。随寒逐暑,徒自波波。一夏九十日,今日是中夏,诸人未举先和。因甚问著如何是汝心,却又不会,拄杖子到此,也不得无过。是汝诸人,还知痛痒么。
秋斋即事。宋代。许棐。桂香吹过中秋了,菊傍重阳未肯开。几日铜瓶无可浸,赚他饥蝶入窗来。
宿不老山。宋代。方岳。未必催租能办诗,不妨扶老上烟霏。彭仙一去夜坛冷,老鹤不归云自飞。
不寐。明代。谋堚。雨绝梦无情,灯帏恍惚明。余香收病室,高枕压愁城。树动窗含影,钟来屋接声。更阑拥衾坐,侧耳听鸡鸣。
赠虎丘僧道辉游天台二首。宋代。周文璞。少小即精勤,参禅复著文。香薰滬渎像,茶酹武丘坟。入定山猿见,吟诗海鹤闻。幽情正迢递,又拜石桥云。
题三径图。宋代。赵蕃。忆在宜春日,曾看三径图。腥膻尚京洛,覊旅久江湖。岂曰有安宅,绝然忘故都。人琴怅俱已,松菊孰充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