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是宋代晁说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生命的思考。
诗中的第一句“白杨夹道起秋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白杨树叶随风飘落,发出沙沙的声音。这一景象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暗示着秋天的来临。
接下来的两句“要使征人恨不平,自笑一生成底事”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悲愤之情。诗人希望战争能够让那些被征召的人们感到不平和愤怒,同时他也自嘲地笑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人,无法改变战争的命运。
最后两句“元常笔秃却谈兵”则揭示了诗人对战争的思考。元常是指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孙武,他的笔触已经磨损,但他仍然在谈论战争。这句话意味着诗人认为战争是一种虚幻的东西,即使是军事家也无法完全理解和掌控。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表达对战争的思考,传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悲愤之情和对生命的思考。它呈现了一种凄凉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的思索。
点绛唇·帘卷荷香。金朝。元好问。帘卷荷香,绮罗人在薰风里。谢庭家世。来作闺门瑞。象服鱼轩,占尽人间贵。应难比。蟠桃花底。一醉三千岁。
次韵答崔元初。元代。王冕。楼居依约近蓬莱,每见天官簇仗来。星绕紫微双阙近,日临仙掌五云开。旌旗影动黄金表,龙马风生白玉台。遥望上林花隐隐,乾坤清气一时回。
次韵张守游赵园。宋代。陈造。躬挽慈舆访小园,径奭和气满壶天。微风会意祛轻暑,红药多情驻晚妍。欬唾生春见能事,平反供笑掩前贤。奉亲得句无穷乐,不学狂生卧酒船。
千秋岁(外姑生日)。宋代。赵彦端。柏舟高躅。晚岁宜遐福。门户壮,疏汤沐。青袍围白发,瑞锦缠犀轴。仙桂长,交柯却映蟠桃熟。缥缈长生曲。入破笙箫逐。香雾薄,菲华屋。玉钩凉月挂,水麝秋蕖馥。千万寿,酒中倒卧南山绿。
黎州鹿鸣宴。宋代。李石。圣化如时雨,吾门自教风。文翁来蜀郡,常衮在闽中。夔足无多用,鳌头只独雄。诸君携手上,名姓广寒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