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邹秀才游浙

送邹秀才游浙朗读

《送邹秀才游浙》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鞍傍带剑鱼皮鞘,
马后携童越葛衫。
度水缘山君底急,
区区为答古千岩。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送别邹秀才前往浙江游历的情景。诗人描述了邹秀才骑在马上,身旁挂着剑,剑鞘用鱼皮制成。他的马后跟随着一个穿着越葛衫的孩子。邹秀才要穿过湍急的水流和险峻的山岭,这是为了回应古代千岩万壑的景色。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细节和景物,展现了邹秀才游历的艰辛和壮丽的自然景观。诗人运用了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旅行的艰难和壮美之处。

首先,诗人提到鞍傍带剑鱼皮鞘,这一描写表现了邹秀才的身份和行装。鞍傍带剑显示了他的学识和文化修养,而鱼皮鞘则暗示了他的品味和追求。

其次,诗人描述了邹秀才马后携童越葛衫的情景。这一描写展现了邹秀才的仁爱之心和对知识的传承。他带着一个穿着越葛衫的孩子,可能是他的学生或者晚辈,这显示了他对教育和学术的关注。

接着,诗人描绘了度水缘山的情景。水流湍急,山势险峻,这是一种自然的考验和挑战。邹秀才要穿越这些困难,展示了他的勇气和决心。

最后,诗人用"区区为答古千岩"来表达邹秀才的心境。"区区"表示他的微小和渺小,而"古千岩"则代表了浩瀚的自然景观。这句话传达了邹秀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的回应。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展示了邹秀才游历的艰辛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它同时也表达了对知识传承和历史文化的重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

江湖日夜数归期,乾鹊声声晓为谁。篱菊忽惊银灿烂,畦蔬时接翠葳蕤。

()

游子渺天末,晨光东南驰。
良时不易晤,胡为徒来兹。
丛柏结夏塔,轻蒲生夕颸。

()
玄英戒序,黑郊临候。
掌礼陈彝,司筵执豆。
寒氛敛色,冱泉凝漏。
乐以迎神,八音斯奏。
()
伛偻山前叟,迎我如迎新。
那知梦幻躯,念念非昔人。
江湖久放浪,朝市谁相亲。
却寻泉源去,桃花逢避秦。
()

昨朝今日尽天风,九月长河雪片中。
云外谁偷榆荚种,人间自满菊花丛。
群阴已鼓先时勇,万井应愁卒岁穷。

()

句以侑茗饮。逮去年,曾登山高会。今年客东都,依逆旅主人舍,无游从,不复出门,不知时节之变。或云今日重九,起坐空庭月下,复取云团酌一杯。盖用仆故事,以送佳节。又作侑茶一首以和韵
泥银四壁盘蜗篆。明月一庭秋满院。不知陶菊总开无,但见杜苔新雨遍。
去年醉倒云为簟。未尽百壶惊日短。小云今夜伴牢愁,好在凤凰春未晚。

()

自笑劳劳尘满襟,羡君卜隐在山深。清溪过雨知鱼乐,秋汉无云快鹤心。

与世相忘千日酒,谋生甚简一弦琴。不须物外求知己,明月清风自赏音。

()

宝婺流晖灿晓烟,笙箫吹彻艳阳天。帝城佳气貂蝉里,王母春风玳瑁筵。

百岁含饴萱草旭,九霄接羽凤毛翩。渭阳世沐恩光渥,国庆家祯奕叶延。

()

粗饭寒齑且自如,欲将吾道付樵渔。羁游事事情怀恶,贫病年年故旧疏。

自古幸容元亮醉,凡今谁喜子云书?何由得洗尘埃尽,恣买沧洲结草庐。

()

离亭一会宿,能有几人同。莫以回车泣,前途不尽穷。

()
这痴呆,休恁泪涟涟。
他是霸陵桥畔柳,千人攀了到君攀。
刚甚别离难。
荷上露,莫把作珠穿。
()

张公披发下山来,欲为神州救旱灾。感召上天垂雨露,指挥平地起风雷。

槁苗再发还堪刈,枯木重荣不假栽。受诏即思归旧隐,琼楼玉殿绕崔嵬。

()

忆昔先皇幸蜀时,八马入谷七马疲。肉绽筋挛四蹄脱,

七马死尽无马骑。天子蒙尘天雨泣,巉岩道路淋漓湿。

()

衰鬓萧骚半欲丝,尚能随队作儿嬉。
棋无杀意从人活,琴有仁声却自悲。
落魄陈平归汉日,中伤张禄入秦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