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离宣城寄吴正仲

将离宣城寄吴正仲朗读

《将离宣城寄吴正仲》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吴均诗语多奇揭,
苦倩鸳鸯谢明月。
昭亭川上此禽闲,
为寄吴郎我西发。
西归千里浮轻舟,
夜观蟾光逆水流。
水流东海月西海,
各去虽殊意常在。
月偏皎皎随人行,
水亦沄沄非浪改。
酒盆龙杓闲到吟,
梅花重叶将谁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友谊的思念之情。诗人梅尧臣以吴均的诗才多奇特而自豪,但却感到无法与他分享自己的心情,就像鸳鸯无法与明月相会一样。诗人在昭亭川上看到一只禽鸟自在地游弋,他将自己的思念之情寄托给了吴正仲,希望他能够将这份思念传达给远方的吴郎。诗人将自己的心意比作乘舟西归,千里之行轻盈自如,夜晚观赏蟾光倒映在逆流的水面上,水流向东海,月光却照在西海,虽然各自离去,但彼此的心意却常在。月亮明亮地随着人的行走而改变位置,水流也沉静而不变,这象征着友谊的坚定和持久。最后,诗人提到酒盆和龙杓,暗示着他闲暇时会品味诗酒,而梅花的重叶将由谁来采摘,也让人思索着离别后的未来。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离别之情和友谊的坚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之情。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展示了友谊的持久和不变,以及对离别后未来的思考。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梅尧臣独特的艺术才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山入秦封苍莽开,两江千里合流回。鱼盐水落通新市,鹙鹤天空下古台。

分阃自应心膂托,掌书谁是折冲才。英雄事往嗟遗剑,夜夜辉腾烛上台。

()

芦屋烟青水四隈,卧吹铜笛挂帆来。荷香颇与风留恋,葑势全凭月展开。

更打雁奴如鼓乱,浪吹鱼婢有花堆。空明忽动湘湖梦,雉纼龟髯采一回。

()

少年扶犁事西畴,老陪英游帝王州。才高韵胜各有得,志合情亲君更优。

离筵忽席洛定鼎,戍期云异齐葵丘。君行共叹空冀北,我衰谩作周南留。

()
尘满莱衣泪点斑,春风桃李见应难。
奎文忽到茅檐下,忍作当年义檄看。
()

宝殿压崔嵬,华池顶上开。
山从太白出,水自洞庭来。
阁树联珠塔,岩花照石台。

()
流年何必共君参,九琐青山老一庵。
试检乐天诗集看,明年半百又加三。
()
忆昔寻幽兴未终,重来洞府访仙翁。
十年尘世身将隐,千年华阳路暗通。
山水只如前日好,松杉似与老人同。
明朝又入黄尘去,回首青山一梦中。
()

野水秋风起,孤村落日清。寸心江百折,双鬓雪千茎。

村迥群乌合,天高独雁鸣。题诗送归客,远别不胜情。

()

日晦云气黄,东北风切切。时从村南还,新与兄弟别。

离襟泪犹湿,回马嘶未歇。欲归一室坐,天阴多无月。

()

钟鼓高城夜到山,醉留真爱石堂閒。傍龛灯伴吟猿宿,度涧风吹急雨还。

来笑菊花供老鬓,卧愁云雾满人寰。朝晴更拟诸峰赏,万仞丹梯合共攀。

()

称眉筵金瓯。是刘樊美眷,蓬阆仙俦。得似木公金母,紫芝丹丘。

知福慧,曾双修。鼓瑟琴、同心赓酬。又桂子传芳,桐枝茁秀,花甲庆初周。

()

我所思兮隔野烟,画中情绪最凄然。悬知一叶扁舟上,凉月满湖秋梦圆。

()

细腰宫尽旧城摧,神女归山更不来。

唯有楚江斜日里,至今犹自绕阳台。

()

夹路依依千里遥,路人回首认隋朝。

春风未借宣华意,犹费工夫长绿条。

()
君不见潞州别驾眼如电,左手挂弓横撚箭。
又不见雪中骑驴孟浩然,皱眉吟诗肩耸山。
饥寒富贵两安在,空有遗像留人间。
此身常拟同外物,浮云变化无踪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