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仲遗蛤蜊。宋代。梅尧臣。紫缘常为海错珍,吴乡传入楚乡新。樽前已夺蟹螫味,当日莼羹枉对人。
《吴正仲遗蛤蜊》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紫缘(一种贝类)在吴乡和楚乡之间的传播,以及作者在品尝蛤蜊时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紫缘常为海错珍,
吴乡传入楚乡新。
樽前已夺蟹螫味,
当日莼羹枉对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紫缘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于吴乡和楚乡之间文化交流的思考。紫缘是一种珍贵的贝类,它在吴乡和楚乡之间传播,象征着文化的交流和传承。作者通过描绘紫缘的珍贵和传播,表达了对于文化交流的重要性的思考。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作者在品尝蛤蜊时的感受。作者说自己已经品尝过樽前的蟹螫味道,意味着他已经尝遍了各种美味。然而,他认为当日所品尝的莼羹(一种菜肴)却是枉然对人,暗示着他对于人生的思考。这里的"枉"意味着徒劳、无益,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于人生中一些经历和努力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紫缘的传播和作者对于蛤蜊的品尝,表达了对于文化交流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它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于人生和价值观的深刻思考。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遇仙亭 继重阳韵。金朝。马钰。喜喜蓬头。达达根由。永永誓不贪求。渐渐归于正觉,申申燕处优游。万万尘缘识破,专专志做持修。遇遇风仙传口诀,疑疑涤尽更何搜。灿灿不昏幽。玉玉金光结,心心愿做渡人舟。累累功成行满,真真去访瀛洲
寄广教主僧二首。宋代。陈造。回车半日赞公房,香积酥陀不一尝。可但山行休脚力,免教饥火燎枯肠。
溪庵种蓻六言八首。宋代。刘克庄。阆苑花神妒艳,晏家园吏偷春。当时传一二本,今日化千亿身。
和韦苏州二十首 其三 西塞山。元代。赵秉文。双阙耸岧峣,神斧忽中断。一水从中来,千龛道傍满。
夏夜独坐。明代。区大相。缓步惜时芳,閒情逐夜凉。风声过竹爽,月色近花香。鱼噞闻幽沼,萤流度暗墙。留连未肯卧,琴曲遂能长。
贺曾帅得祠二首。宋代。释善珍。千骑丛中旧拥旄,丹心犹在鬓萧骚。汉庭重少冯唐老,晋士趋卑张翰高。静看棋枰争胜负,闲驰笔阵寄雄豪。抢榆击水公俱乐,却是旁人叹不遭。
追赞耿侍御年伯。明代。毕自严。大夫矫矫龙鹄姿,才华气节倾当时。惠文柱后豪右避,埋轮都下豺狼悲。一朝南巡持绣斧,风凛霜冽和甘雨。明有法度幽鬼神,宁能希指滥网罟。浮云蔽日天听高,江干泽畔空牢骚。仁人放麑诚不忍,独秉三尺障洪涛。论定司徒还上书,贤奸皎皎列前除。炙手气燄有时尽,保全忠谠论非虚。况看哲嗣绍前修,慰藉虞渊援鲁矛。啬前丰后较孰胜,且有竹帛光千秋。
过梧州怀广西佥宪王子启胡子祺时分按各州。元代。刘崧。苍梧浦口暂停舟,闻在浔州与贺州。无限好山云雾里,为君惆怅一回头。
对月荅邓汝高。明代。徐熥。共对秋山月影寒,尊前莫惜尽馀驩。不知故国秋山月,能得尊前几度看。
过西湖怀曹大参学佺。明代。吴兆。每忆同游处,凄然起旧怀。兰舟曾泛泛,春鸟正喈喈。几访孤山隐,常持净寺斋。苦吟花阁晓,泊月柳桥佳。此别经三载,闻官进两阶。旌骖临蜀道,宾客散秦淮。出祖龙江日,嗟余不克偕。
春日书怀四首。宋代。姜夔。武昌十万家,落日紫烟低。亭亭头陀塔,高处白鸟棲。白鸟忽飞去,春山空四围。南楼有佳人,再召且再辞。闭门课文事,撄物深一机。斯人不可致,白鸟会来归。
留别李三洲中丞六首 其二。明代。王渐逵。玄春变时叙,频夜梦故乡。故乡亦何为,母氏在北堂。白发遥倚门,兄弟罗其傍。廿年侍羞馔,一朝异飞翔。燕越邈脩阻,尺书非所将。飙车何时驭,我心悲以惶。
竹。唐代。徐夤。翠染琅粉渐开,东南移得会稽栽。游丝挂处渔竿去,绿水夹时龙影来。风触有声含六律,露沾如洗绝浮埃。王猷旧宅无人到,抱却清阴盖绿苔。
用韵答萧济翁。元代。仇远。想君不欠买山钱,要学骑驴孟浩然。拂袖径行轻万里,著书直待后千年。林泉短褐凄树老,斋馆孤灯耿不眠。明旦履霜何所向,大茅峰顶看芝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