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玉台体七首其三雨中归。宋代。梅尧臣。来时云冉冉,去值雨霏霏。莫怪罗衣湿,荆王梦罢归。
《拟玉台体七首其三雨中归》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来时云冉冉,去值雨霏霏。
莫怪罗衣湿,荆王梦罢归。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在雨中归家的情景。诗人以雨水的形式来表达归途中的困难和不易,同时也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归途中的艰辛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首句“来时云冉冉,去值雨霏霏”描绘了雨中归途的景象,云雾缭绕,雨水纷飞,给人一种朦胧、模糊的感觉。接着,“莫怪罗衣湿,荆王梦罢归”表达了诗人身上罗衣湿透的情景,暗示了归途中的辛苦和劳累。最后一句“荆王梦罢归”则以荆王的梦醒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雨中归途的景象,通过描写细腻的雨水和湿透的罗衣,传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归途的艰辛的感受。这首诗词以其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意,给人以思乡之情和对归途的思考。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永和九年春禊罢,临河一序矜初写。真迹鼠茧閟幽宫,模本欧虞各腾驾。
古德慈悲惧散逸,妙腕玲珑运神化。织珠为衣了无缝,融金铸镜光四射。
何玉史索观香南精舍宋拓圣教第本题长歌代跋因次元韵答之。清代。觉罗崇恩。永和九年春禊罢,临河一序矜初写。真迹鼠茧閟幽宫,模本欧虞各腾驾。古德慈悲惧散逸,妙腕玲珑运神化。织珠为衣了无缝,融金铸镜光四射。因之圣教广流布,欲与兰亭互陵跨。谬说昔被子固惑,院体曾为通微诧。抵鹊昆山未知宝,获雉陈仓乃称霸。东洲居士书学精,慧眼能窥古贤罅。虞褚尚难逃斥呵,赵董那不担惊怕。独于仁师颇倾倒,谓虽集书犹蕴藉。敝斋翠墨兹甲观,秘笈黄庭轶丙舍。棐几今传拟星凤,叠石何敢方嵩华。品题洵足永千秋,鉴赏尤宜清九夏。两家书画舫中珍,奕奕虹光生午夜。
蓦然烽火摇天空,殷雷隐隐蚩尤风。朝曦沈没东海东,雪花艳吐层霄红。
蛟龙乍走冯夷宫,七日七夜围城中。畴逆畴顺畴吉凶,祥风回转凭高穹,坐看西北纷群雄。
观澄路炮台诗三首,用吴邑尊韵 其二。清代。祝书根。蓦然烽火摇天空,殷雷隐隐蚩尤风。朝曦沈没东海东,雪花艳吐层霄红。蛟龙乍走冯夷宫,七日七夜围城中。畴逆畴顺畴吉凶,祥风回转凭高穹,坐看西北纷群雄。
次韵彦光睡起病目。宋代。谢薖。蝶梦游扬卧碧纱,知君不赏玉钗斜。梦回起坐有佳思,乱触牙签书五车。黑蝇着眼君勿嗟,学道乃得青莲华。商略此言当过我,樵青竹里为煎茶。
在唐日赠剑南僧惟上离合诗。唐代。空海。磴危人难行,石崄兽无登。烛暗迷前后,蜀人不得登。
寒食雨。宋代。薛季宣。言归社雁已家乡,紫燕呢喃识旧梁。甚雨疾风寒食夜,旅人情绪一思量。
鄂渚送友。唐代。武元衡。云帆淼淼巴陵渡,烟树苍苍故郢城。江上梅花无数落,送君南浦不胜情。
送巢县崔尉。宋代。司马光。弱岁家淮南,常爱风土美。悠然送君行,思逐高秋起。巢湖映微寒,照眼正清泚。低昂蹙荷芡,明灭萦葭苇。银花脍肥鱼,玉粒炊香米。居人自丰乐,不与他乡比。况得良吏来,倍复蒙嘉祉。君为太学生,气格已英伟。登科如拾遗,举步欻千里。毋嫌位尚微,观政此为始。尊公久场屋,上国困泥滓。岂不重相离,念子勉为理。当令佳誉新,烨烨满人耳。高堂虽在远,闻之足为喜。何必羞三牲,然后称甘旨。
悼阿驹七首。宋代。刘克庄。眼有玄花因悼亡,观书对客两茫洋。情知泪是衰翁血,更为童乌滴数行。
寄盘隐府判。宋代。释居简。闲把新抽粉节题,疾邪字字赋心思。溺非袖手无遗援,虐是专门忍助为。山下水流花尽处,人间豕燎虱焦时。盈虚消息还来复,六月扶摇岂远而。
怨王孙 送春。明代。王夫之。野水,苍树。落红飞絮,芳草长堤。垂杨古渡,只是无人。解惜春归雁。欲传云里字将谁。寄拚与。閒愁死天远。水远山远何处。相逢梦魂中。
寄孙憨生。明代。盛鸣世。草色青门外,杨花白雪边。伤心犹昨日,转眼向秋天。干世真何意,还家始自怜。萧条淮水上,谁复问残年。
题赵希远画宋杭京万松金阙图。明代。高启。长松掀髯若群龙,下绕宫阙云千重。凤凰山头望前殿,翠涛正涌金芙蓉。海门日出潮初上,白鹤飞来近仙掌。百官候缀紫宸班,露滴朝衣气森爽。汉宫杨柳唐宫花,容易零落空繁华。何如可献至尊寿,茯苓美似安期瓜。銮舆因恋湖山好,楼阁清阴胜蓬岛。不知风雨汴陵前,虏卒新樵几株倒。当时榻前初进图,黄金趣赐闻传呼。何年流落在人世,父老犹看思旧都。客行近过吴山下,落叶空林惟败瓦。岂无画史似前人,秋色凄凉不堪写。
湖南使院遣情送江夏贺侍郎。唐代。方干。云雨一消散,悠悠关复河。俱从泛舟役,遂隔洞庭波。楚水去不尽,秋风今更过。无由得相见,却恨寄书多。
偈倾一百三十三首。宋代。释法薰。四月十五同结,此土西天不别。杀尽安居,只得一橛,杨花不是天边雪。
白云答。元代。萨都剌。使君抑何忙,宁不思故山。茫茫天壤间,鸟倦犹如还。石田紫芝老,茶灶碧藓斑。胡不赋归来,分子屋半间。
送陈尚德分教东乡。明代。潘希曾。朔风吹燕云,长空暗欲雪。游子忽南旋,冲寒过予别。读书三十年,偕计来上国。阊阖邃九重,二载红尘陌。一朝领除书,分教江右邑。绛帐谈旧经,芹泮生春色。平生经济志,乐育聊自得。萧萧都门柳,摇落不堪折。渺渺官河舟,尚及冻前发。去住两含情,予亦江南客。
次韵徐希皋解元送白莲栽兼寄昭掾子美三首 其一。宋代。郭祥正。吾家新叠小蓬莱,三尺青天一沼开。更得城南白莲种,花时留待月光来。
因病省试不果书以志勉。宋代。章甫。半世功名未遇时,文章得失寸心知。不才敢恨输先著,多病偏教落后期。驴背鸡声凭献策,葭苍露白但吟诗。三年且把毛锥琢,休道囊中未处之。
远思。宋代。胡宿。一片平芜百尺楼,阑干横绝点清秋。三年字与燕鸿断,千里心随桂水流。空对霜葭惊远别,忍题云叶寄牢愁。骊驹不见西曛迫,目眩天涯片席收。
挽陆景渊主簿。宋代。孙应时。世道悬千载,书生困一科。看君荣落际,重我感伤多。斜日能鏖战,春风得凯歌。平生一主簿,恸哭闭南柯。
和方有怀孤鸳鸯诗。清代。钱秉镫。此生交颈梦难成,愧煞人间伉俪情。唤作鸳鸯单不得,时时顾影怕呼名。
睡。宋代。陆游。纸帐青毡暖有余,昏昏信脚到华胥。冻醪有力勤推挽,春茗无端苦破除。半熟拥衾闻急雨,乍回推枕觅残书。个中得意君知否?万户生封未必如。
城山国清塘。宋代。余谦一。湖光山色酒杯中,此会那知一笑同。风暖空岩落松子,雨晴新涨没凫翁。隔林村落微茫见,一径禅房曲折通。老艾当年题品处,斜阳无语想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