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明叔通判越州

送杨明叔通判越州朗读

《送杨明叔通判越州》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杨明叔通判越州,
知道儿子的心中光彩闪烁,
不再写秋天的蟋蟀与简单的计策。
八月乘风来到会稽,
镜湖上的细浪拍打着白色的鱼。
新的官职除掉了亲戚和其他诸侯,
更加喜悦地坐在宾客的右侧。
明亮的月光在楼中吹奏着玉笙,
青山的影子中摇曳着红色的战旗。
禹王挖的深深的渊口流淌着地下的水,
秦望的高峰插入蔚蓝的天空。
朝廷的幕府和樵溪都看不到人的身影,
来来往往的梅市只剩下了空荡荡的痕迹。
墨池中的科斗变成了蝌蚪,
道士和鹅群,谁更容易消失。
摩擦和磨灭会使得作者更加稀少,
但是游荡的人不要用现在的论调来评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自然景色和社会现象为主线,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人事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思考。

诗中通过描绘会稽的景色,如镜湖的细浪、明亮的月光和青山的影子,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壮丽。同时,诗中也提到了朝廷的官职变动、亲戚关系和社会现象,如宾客的座次、梅市的冷清等,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

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人生境遇的思考。他认为,时光荏苒,人事如梦,墨池中的科斗变成了蝌蚪,道士和鹅群都易于消失。作者提醒读者,不要用现在的论调来评判,因为摩擦和磨灭会使得真正有价值的事物和人变得更加稀少。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人生境遇的思考,以及对真正有价值的事物和人的珍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河源二月春色好,绿卉红英花满道。美人不爱河阳花,只爱青青河畔草。

为言风霜摇落时,和羲律转荣还早。盈盈珠露缀湘裙,折来轻向蛾眉扫。

()
今朝复明日,不觉年齿暮。
白发逐梳落,朱颜辞镜去。
当春颇愁寂,对酒寡欢趣。
遇境多怆辛,逢人益敦故。
()
樱笋园林绿暗,槐榆院落清和,年年高会引笙歌,戏彩人随燕贺。
一笑难逢身健,十分休惜颜酡。
还将瓜枣送金荷,遍照金章满座。
()

首夏实清和。
余春满郊甸。
花树杂为锦。

()

官舍荒凉近古城,园林七月起秋声。偶来嘉客从芸省,似对清冰满玉罂。

谈笑从容诚吏隐,逢迎疏野愧朝英。田庐未得长归去,山鸟知人半夜鸣。

()

曾闻吴越此交锋,回首苏台霸业空。当日空岩流战血,至今衰草起腥风。

裹尸国士浮江上,覆面君王死甬东。若论灭吴功第一,捧心人在馆娃宫。

()

休休莫莫。更莫思量著。记著不如浑忘著。百种寻思枉却。
绣囊锦帐吹香。雄蜂雌蝶难双。眉上放开春色,眼前怜取新郎。

()

魏藩池馆有唐风,宴宇耽然制尚雄。岁月已深摧巨栋,庭除非旧逼离宫。

稍迁基址嚣尘外,适在园林掩映中。从此命宾何最盛,四时嘉景尽牢笼。

()

背岭断崖下,老竹生扶疏。孤根石上引,劲节松不如。

莫言霜雪多,终见绿有馀。

()

散诞游山水,吐纳灵和津。炼气同希夷,静咏道德篇。

至心宗玄一,冥感今乃宣。飞驾御九龙,飘飘乘紫烟。

()

人言此邦公所私,教我子弟等父师。大书深刻岂足纪,愿奏宣布中和诗。

()
通州瞿昙师,多於雁鹜行。
吾常爱志僧,谓之一凤凰。
不见十五载,访我大江傍。
留之固未遣,载以荆州航。
()
南轩面对芙蓉浦。
宜风宜月还宜雨。
红少绿多时。
帘前光景奇。
()

小坂平如掌,春深绿草肥。牛羊识家近,日夕自能归。

()
摆脱尘机上钓船,免教荣辱有流年。
无系绊,没愁煎,须信船中有散仙。
风浩寒溪照胆明,小君山上玉蟾生。
荷露坠,翠烟轻,拨剌游鱼几个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