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宋代。梅尧臣。青环瘦铁缆,系在淮阴城。水胫多长短,林枝有直横。山夔一足走,妖鸟九头鸣。韩信祠堂古,谁将胯下平。
《淮阴》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淮阴城的景象和历史人物的传说,展现了作者对淮阴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青环瘦铁缆,系在淮阴城。
水胫多长短,林枝有直横。
山夔一足走,妖鸟九头鸣。
韩信祠堂古,谁将胯下平。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淮阴城的景色,展示了城市的繁华和历史的沧桑。"青环瘦铁缆"一句描述了城市周围的河流,暗示了城市的繁忙和交通的繁荣。"水胫多长短,林枝有直横"这两句则描绘了城市中的水道和树木,展示了城市的自然风光。
接下来的两句"山夔一足走,妖鸟九头鸣"则是对历史人物的传说的提及。"山夔"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力量和威严。"妖鸟九头鸣"则是指九头鸟的传说,象征着神秘和神奇。
最后两句"韩信祠堂古,谁将胯下平"则提到了历史人物韩信。韩信是汉朝时期的一位将军,他的胯下曾经有一匹神马,象征着他的英勇和威严。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淮阴城的景色和历史人物的传说,展示了作者对淮阴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它既展示了城市的繁华和自然风光,又通过历史人物的传说,表达了对英雄和历史的敬仰。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南池水亭。明代。于慎行。池上亭台卜筑深,石桥西畔万峰阴。流来曲水回通岸,栽就新松稍作林。天杪云霞时隐见,镜中鱼鸟共浮沉。閒心未欲酬渔父,落日沧浪静自吟。
与重幽上人话旧。唐代。刘沧。云飞天末水空流,省与师同别异州。庭树蝉声初入夏,石床苔色几经秋。灯微静室生乡思,月上严城话旅游。自喜他年接巾舄,沧浪地近虎溪头。
寄题陈同甫抱膝亭。宋代。陈傅良。稻粱不难谋,轩冕亦易得。胡为抱膝翁,恻恻复恻恻。秋风堕碧梧,凤鸟去无迹。愁吟草际蛩,儿女泪盈臆。忽然一长啸,孤响起空寂。令人识雅颂,一唱三叹息。室庐在路傍,耕凿在民籍。行人听笑语,稚子共眠食。读书果何罪,须发又半白。此意太劳劳,此身长抑抑。抱膝且不可,出门更何适。但勿问门外,蓬蒿若干尺。
吴中中秋怀瓜庐诸友。宋代。赵希迈。凉分一半秋,此夜客吴州。无侣共明月,唤醒同倚楼。天虚云气尽,风静桂香浮。遥忆前年醉,狂吟沧海头。
戏题榆钱二首 其一。明代。邓云霄。翩翩南陌又东邻,芳树丛中若有神。正值韶光三月节,平分富贵万家春。飞空不倩青蚨翼,铺埒轻沾骏马尘。买得清风与明月,十千沽酒莫嫌频。
和梅花百咏诗 其三十一 谱梅。明代。王夫之。乡国原标大庾南,飘零偶籍百花潭。宗支的的吴门隐,指李荒唐笑老聃。
送陈叔方侍郎二首。宋代。刘克庄。八郡皆知德度宽,缿筒罢设讼堂闲。治如清献乖崖样,人在原明子野间。岂有珠鱼堪作贡,亦无金鹤可携还。暮年腰脚犹顽健,惜不从公看雁山。
珠江杂咏四首 其四。清代。胡会恩。我爱珠江好,清娱事事幽。名香散东莞,佳砚采端州。水驿梅花晚,山村荔子秋。新来解蛮语,倚树听钩辀。
题李惟寅山房三十八咏 其七 涵虚阁。明代。胡应麟。平湖千丈宽,中有涵虚阁。静夜时推窗,星辰四檐落。
余定州飞白歌。明代。王世贞。吾家子敬不再得,千载能飞讵能白。天公缩入余生手,独洗残碑悟神迹。三尺生绡写相赠,草堂顿尔生颜色。矫如溟壑盘虬龙,迅如雕鹗击大空。细如游丝飏白日,澹如远汉垂晴虹。黄河九道拆天倒,潆洄沸灪争相雄。野夫平生好涂抹,小巫气索难为工。呜呼吾欲游五岳,挟君题名遍寥廓。六丁敛手那得妒,好与匡庐斗飞瀑。
天仙子 其六。清代。毛奇龄。鱼网劈来螺粉滑。臂痕细压金条脱。背人写就两行欹,花胜缬。银缕结。纤指斜封惹脂沫。
后圃侍郎芍药酴醾三花竞发戴时可载酒来同酌。宋代。陈著。前日对花赋三诗,醉后谁复记当时。雪溪公子忽呈似,一见如梦中见之。世閒何事非虚妄,啸里著句岂狂痴。富公园有凌霄树,独立不蔓今古希。碧鸡坊头海棠花,共开如屋树丈围。洛与蜀,今已非,虽欲胜赏将何归。我家贫极花未厌,我亦未敢轻抛离。茶一盏,酒数卮,邀朋命友长娱嬉。今日何日晴且暖,三花相得心自知。旁观索赋不须讶,要问底蕴自有造物儿。
芙蓉轩。宋代。邓肃。我闻幽轩榜芙蓉,琉璃十顷浸新红。此来踏雪空无有,黄芦败苇争号风。却坐明窗弄书史,新词仍试佳毫楮。香风忽到帘幕开,一朵芙蓉却能语。我生眼中万妖娆,为渠还作梦魂劳。炙牛未数刘师命,骖鸾便学王子乔。
廖宪送牡丹用海棠韵复走笔戏和之 其二。宋代。张栻。报答春光须著语,年来老我不能奇。风前娟好有馀态,未必此花如此诗。
水调歌头(舟过桃源,适逢初度,和欧阳楚翁韵)。元代。王奕。吾玄终不白,拗出老扬雄。近日青衿绿发,转盼忽成翁。缩首F56B天坠地,极力虞渊取日,直欲入冯宫。迂阔有如此,谁不笑王公。十年后,数椽屋,隐琊峰。人叹乾坤许大,醯瓮老山中。于是泛淮航泗,于是沿邹过鲁,千古慕雩风。造物既生我,斯道岂终穷。
子贤和韵见酬次答之。宋代。欧阳澈。诗名浪得在卢前,器识惭非叔度贤。捉月笑他吟采石,凌云端欲赋甘泉。发硎喜淬冲牛剑,启齿羞谈使鬼钱。平世未应徒尔耳,行藏终与古人肩。
石塘感旧十绝。宋代。刘克庄。比丘会泣别瞿昙,秦失三号吊老聃。自笑此翁非铁汉,白头来此哭同参。
黄子久山水二首 其二。宋代。郑元祐。众人皆黠我独痴,头蓬面皱丝鬓垂。勇投南山刺白额,饥缘东岭采青芝。仲雍山趾归休日,尚馀平生五色笔。画山画水画楼台,万态春云研坳出。只今年已八十馀,无复再投光范书。留得读书眼如月,万古清光满太虚。
辛未闰四月即事。宋代。张九成。穷居不择交,贤否那复辨。似人辄已喜,况复曾半面。相见且寒温,不问风雨变。晚来无与游,澄江喜如练。携筇信步行,屈曲随山转。数日雨不止,冲波颓激箭。旧雨已不来。今雨谁复见。瓮头香满屋,吾计今已办。岂复思故乡,无事且强饭。
悲遣十三章 其五。明代。王彦泓。尸堂揭白写形模,几遍端相未是他。欲倩画工追笑靥,可堪连岁泣时多。
送郝仲明代归。宋代。陆文圭。古人州县吏,久任各称城。任久则化行,吏与民相得。民或不安业,咎在吏数易。代者如傅舍,吏民不相识。王嘉朱浮疏,每读三太息。暨城有贤佐,温良而端直。为政知大体,人方饮其德。瓜犹未及期,旌已催行色。中州固多士,此士去可惜。老稚候城隅,相邀卧车侧。
腊雪溶酥,春冰浮玉,素蟾三五才过。晓来庭户,何事五云多。尽道九天麟坠,将环佩、袅袅鸣珂。风标爽,胸中嵬磊,豪气挽天河。
平生,横诉志,指挥夷虏,平定干戈。看它年功业,还让廉颇。且对江山难老,金樽满、鲸海翻波。歌声转,玉人扶处,拚取醉颜酡。
满庭芳·腊雪溶酥。宋代。李鼐。 腊雪溶酥,春冰浮玉,素蟾三五才过。晓来庭户,何事五云多。尽道九天麟坠,将环佩、袅袅鸣珂。风标爽,胸中嵬磊,豪气挽天河。平生,横诉志,指挥夷虏,平定干戈。看它年功业,还让廉颇。且对江山难老,金樽满、鲸海翻波。歌声转,玉人扶处,拚取醉颜酡。
金陵览古·东山。唐代。朱存。镇物高情济世才,欲随猿鹤老岩隈。山花处处红妆面,仿佛如初拥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