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孙隐之都官通判秀州

送孙隐之都官通判秀州朗读

《送孙隐之都官通判秀州》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柳条枯落尽,不折意徘徊。
柳树的枝条已经干枯凋零,但它们依然挂在那里,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泛汴趋残水,到吴看早梅。
我乘船漂流在汴河上,向着残破的水面驶去,前往吴地欣赏早春的梅花。

无耽听鹤唳,有信寄鸿来。
我无心去倾听鹤鸣的声音,却有一封信寄给了远方的亲友。

闻说闾亭改,灵光化劫灰。
我听说闾亭已经改变了,灵光已经化作了尘埃。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柳条的凋零、汴河的残破、吴地的早梅、鹤鸣的声音以及闾亭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柳条的枯落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凋零,而汴河的残破则暗示着社会的动荡和变迁。诗人通过对早梅的赞美,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友情和亲情的思念之情。最后,诗人提到闾亭的改变,暗示了人事的变迁和世事的无常,灵光化作尘埃,寓意着一切都会归于平凡和尘世。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变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变化的思考和感慨。同时,诗人通过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亲情友情的思念,展现了人们对美好和温暖的向往。整首诗词给人以深思和感慨,引发读者对生命和人事变迁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华表归威可手攀,新亭风景落眉间。
千年宇宙千年事,万里湖山万里天。
庭蠡水来仍水落,衡庐云起复云閒。
古今只在斜阳外,安得凭高一破颜。
()

帐殿郁崔嵬,仙游实壮哉。

晓云连幕卷,夜火杂星回。

()

水绕丹山昼夜流,此中风景足优游。我来欲尽登临兴,直溯清泠最上头。

()
方喜儒宗用,无何学禁严。
甘心师管晏,绝口说伊濂。
天岂斯文丧,人忧善类殓。
一鸣公甚伟,直气戢群憸。
()
马风风,风得好。
摆脱家缘,无烦无恼。
自今后、不作猖狂,便一心办道。
净神炉,清丹灶。
()
一醉醒来春又残。
野棠梨雨泪阑干。
玉笙声里鸾空怨,罗幕香中燕未还。
终易散,且长闲。
()
衡阳南去与天长,荔子红椒处处香。
明月关门无虎豹,清风台阁有鸾凰。
包茅已入皆三脊,卉服新成有九章。
幕下文书自稀少,醉余崖蜜啖红霜。
()

杨柳初青莺语娇,祝君五福若春涛。亭前众子皆兰玉,席下诸生列俊髦。

九万鹏程天地阔,八千椿算海山高。花开满眼春无际,尽放诗豪与酒豪。

()

谢家华萼聚应难,月满西园似旧看。昏夜尚思游秉烛,谁教见月不为欢。

()

老至自多感,月圆仍此秋。又成愁里见,都白几分头。

酒罄妨人醉,诗穷不易搜。径归掩关卧,还杂候虫幽。

()

皇天列四运,懿兹暮春熙。
和风著风物,观物令心台。
如何魏晋后,词人总凄凄。

()

老泉坡颍成名了,曾应君家木假山。
父与子偕升礼部,弟随兄去入贤关。
龙驱万马空如洗,凤挟双雏逸莫攀。

()

西阆风澄宿雾收,岩光滴沥翠如流。落霞孤鹜齐飞处,返照翻江岛屿浮。

()

景阳阳,风习习。女夷歌,东皇集。

()

摇窗灯影绝尘埃,若见斯翁劳案台。腑底箴言呵手写,诗中奥境为人开。

风流早许倾多士,渥泽居然到散才。欲报青眸真愧我,心香一瓣托新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