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河东转运刘察院

送河东转运刘察院朗读

《送河东转运刘察院》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塞郡屯师久,飞刍始得人。
权倾拥旄将,诏辍绣衣臣。
旧里过京洛,辞家渡盟津。
紫裘苏合染,骢马玉环辰。
榆荚关头雨,梨花谷口春。
高车方陟险,丰膳暂违亲。
山势北临岱,地雄西隔秦。
行台知不远,能使问安频。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送别河东转运刘察院的场景。诗人通过描写诗中的各种景物和情感,表达了对刘察院的敬佩和祝福之情。

赏析:
诗词以塞郡屯师久、飞刍始得人的开头,展现了军队在边境驻守的艰辛和辛勤努力。接着,诗人描述了权倾拥旄将、诏辍绣衣臣的场景,表达了对刘察院在政治上的权威和威望的赞赏。

诗中还描绘了旧里过京洛、辞家渡盟津的情景,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不舍之情。紫裘苏合染、骢马玉环辰的描绘,展示了刘察院的高贵和荣耀。

接下来,诗人以榆荚关头雨、梨花谷口春的景象,表达了离别时的悲伤和对刘察院前程的祝福。高车方陟险、丰膳暂违亲的描写,展示了刘察院在前行的道路上所面临的困难和牺牲。

最后,诗人以山势北临岱、地雄西隔秦的描绘,表达了刘察院的使命和责任感。行台知不远、能使问安频的结尾,表达了诗人对刘察院的期望和祝福。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和情感,表达了对刘察院的敬佩、祝福和不舍之情,展示了作者对刘察院的赞赏和对他前程的期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草木偃时龙入洞,鸟乌噪处虎行冈。
大贤出处须惊俗,伊尹如何五就汤。
()
松桂擢危岑,烟云书亦阴。
洞门虽不锁,谁测洞中深。
()
蒋国祥
匡山最绝处,厂屋托幽遐。
面面赡争起,时时日照斜。
石冲泉啸虎,树逼路惊蛇。
道士今何在?烟萝老木瓜。
()

灵邑西南古洞天,我来方信海为田。
无名不入州图载,有路空闻野老传。
此日登山人采蚌,当时饮马壳留钱。

()

春水通银汉,长桥跨玉河。散衙人吏少,归院苑云多。

凤阁移新柳,龙池出小荷。自惭多吉士,联步咏卷阿。

()

饥饱寒温总听天,生来不乞半文钱。非关性僻偏甘淡,只是人前耻受怜。

心里无求堪作佛,世间有欲岂能仙。从他瞋怪从他爱,我自堆堆白昼眠。

()
莫恨黄花瘦。
正千林、风霜摇落,暮秋时候。
晚节相看元不恶,采采东篱独秀。
试揽结、幽香盈手。
()

一年但一会,一夜一年周。犹胜侬儿郎,十载客巴州。

()

平生七不堪,造物不能令。
从人较痴黠,百负未一胜。
一丘收桑榆,外物听衰盛。

()
成已宁遗物,存心不外天。
典刑高一代,源派续诸贤。
实理元无妄,斯文更有传。
泽流江汉远,奎壁映魁躔。
()

王朝簪笏拥天扉,肯以经纶假布衣。
老信苍生终有命,穷忧当世益思归。
一身谁作千年雍,两眼空看万事非。

()
洗尽妖氛喜乍晴,风生万马四蹄轻。
天时人事俱相契,敢有纖儿更弄兵。
()

幽寂旷日遥,林园转清密。疲疴澹无豫,独坐泛瑶瑟。

怀挟万古情,忧虞百年疾。绵绵多滞念,忽忽每如失。

()

五日春方立,三微冰已澌。风和桃献笑,溪煖柳舒眉。

共逐拖钩戏,犹吟送腊诗。白头簪綵胜,伯伯果堪嗤。

()

入秋何亢阳,一月无滴雨。老农泣枯苗,行客口生土。

弭棹迫岩程,解维下横浦。火云屯高崖,沙岸断枉渚。

()
贫里端何好,欣然肯不居。
诗臞将到骨,室陋得关渠。
我懒今仍老,谁能强著书?
谈间可无子,独判一秋虚。
()
三省郎曹素发垂,两朝频赐五时衣。
一麾又守江城去,千骑方从泽国归。
酾酒河梁秋草阔,卸舟湖岸暝烟微。
宜阳郡客多才子,谁伴山公醉夕晖。
()

夜滴研朱,晨妆试酒,寒树偷分春艳。赋冷吴江,一片试霜犹浅。惊汉殿、绛点初凝,认隋苑、彩枝重翦。问仙丹,炼熟何迟,少年色换已秋晚。
疏枝频撼暮雨,消得西风几度,舞衣吹断。绿水荒沟,终是赋情人远。空一似、零落桃花,又等闲、误他刘阮。且留取,闲写幽情,石阑三四片。

()

五松小姑龙帝女,绰绰飞珰夜行雨。
天吴移海醉不归,江色千年作谁主。
漂星辗月流翠滑,青霓曳裾玳窗八。

()

几岁悲南国,今朝赋北征。归心渡江勇,病体得秋轻。

海阔石门小,城高粉堞明。金山旧游寺,过岸听钟声。

()

纸上陈言六万馀,一音清彻夜堂虚。逢人若问经头字,但道从来不识书。

()

春风来几日,先入辟疆园。身外无馀事,闲吟昼闭门。

()
月淡犹明树,霜严不剩云。
天寒一鴈叫,夜半几人闻。
诗只令吾瘦,清聊与子分。
频来仍恨少,此去更离群。
()

婵娟罗浮月,摇艳桂水云。美人竟独往,而我安得群。

一朝语笑隔,万里欢情分。沉吟彩霞没,梦寐群芳歇。

()
金风玉露。
喜鹊桥成牛女渡。
天宇沈沈。
一夕佳期两意深。
()

南国江山翠可怜,与君登眺意忘年。同心每恨论交晚,蹇足谁云得步先。

两浙衣冠称世族,五更魂梦接英贤。兰桡风便天南北,何处重逢共折旋。

()

不奉清谭一纪馀,相期情分愈于初。数篇秀句锋谁敌,累幅华笺手自书。

芸省联曹虽喜共,萍江制邑独惭疏。如君才术当超卓,安见飞黄困守闾。

()

甚年来、烟萧月瑟,百般风物非故。飘鸾泊凤天涯隔,相忆不成相顾。

思泰宇。除妙翼迦陵,那庇无忧树。嗟君孤旅。尚念我衰年,魂摇意兀,寂寥滞乡土。

()

三十年来尚转蓬,学书学剑两无功。
数椽茅屋寒江上,一树梅花细雨中。
闻雁忽惊时序晚,对山不觉酒船空。

()

亦知群从贵,眉白转怜渠。掾岂一言得,名应第五如。

镜湖宽赐沐,禹穴纵紬书。谁辩郊居字,新篇定启予。

()
珠压相于,胭脂同傅。
樊家更共谁家语。
梢头结取一番愁,玉箫不会双双侣。
风送流莺,前歌后舞。
()

初离青荔浦,即到绿蘋滨。缓屐随群鸟,閒亭得主人。

松阴抽野菜,竹叶脍江鳞。风俗犹馀古,云中拟结邻。

()

三十年前宋子侯,名花倾国烂溪头。箫声断绝秦楼闭,何处重携弄玉游。

()

花萼相承二月时,深红浅紫总皆宜。

好春安得长为主,落叶那能再上枝。

()
花影半。
晴色乍开云卷。
择胜寻春愁日短。
雨余山路晚。
()
武信旧藩,遂宁新府。
乃东川之会邑,据涪江之上游。
人物富繁,山川洒落。
……宴东馆之靓深,傲北湖之清旷。
()
灵岳几千仞,老松逾百寻。
攀崖仍蹑壁,啖叶复眠阴。
海上呼三岛,斋中戏五禽。
唯应逢阮籍,长啸作鸾音。
()

东林初日上,竹里紫荆开。摘果鸟飞去,折花蜂逐来。

閒云留作幔,承露取当杯。醉托游仙梦,流莺唤不回。

()

驻跸依林麓,风多野水鸣。旌旗飘暮霭,铙吹咽边声。

鸡塞霜逾白,龙沙风更清。却看行殿外,诸部尽欢迎。

()

草根未放晓霜稀,骤冷初暄蝶倦飞。
行到碧桃花下看,新花良是旧枝非。
()

昔日道师开法筵,老人化龙去山前。至今胜迹冠西境,高第相传为敬田。

平生自得物外趣,尔来更薄区中缘。终随老师学善住,行种芝草休天年。

()

脩身戒昏惰,学业贵精勤。圣人惜寸晷,志士耻无闻。

勤惰不自省,贤愚此中分。流观八纮内,矻矻穷朝曛。

()
桐叶飞霜落井栏,菱花藏雪助衰颜。
夜窗飒飒摇寒竹,秋枕迢迢梦故山。
临水钓舟横荻岸,隔溪禅侣启柴关。
觉来依旧三更月,离绪乡心起万端。
()

碧云红树动离情,酒尽宵分送客行。桂棹兰桡随绿水,板桥霜月映寒灯。

休誇此日朱颜好,只恐重逢白发生。明日到家从所适,草堂花木足华荣。

()

多病惜慈亲,春寒费调护。卅载菲盐劳,怡然甘守素。

两鬓早如霜,双眸半遮雾。感此伤寸心,无言倚庭树。

()

十丈祥光起相轮,铁浮屠镇法王坟。
只愁西哉神僧至,夜捧长干刹入云。

()

路寝凝中宇,星文直大辰。总章裁往范,斋驾奉明禋。

惟圣能严父,于皇重飨亲。永怀深肃僾,昭事极精纯。

()

居心本纯和,所用唯天真。福德天自与,其权不在人。

风雨有时晦,星月无比伦。嗟哉凌江守,一岁受艰辛。

()
窗月梅花白。
夜堂深、烛摇红影,绣帘垂额。
半醉金钗娇应坐,寒处也留春色。
深意在、四弦轻摘。
()
万派江河尽向东,秋风摇落又春风。
性灵根本元相似,躯壳胚胎偶不同。
蝼蚁阶前藏窟穴,蜘蛛檐外挂虚空。
家中子女兼鸡犬,尔我无非乐意中。
()
古郡千山裹,高台六月凉。
开轩背城市,伏槛即林塘。
白佛当平还,乌龙插昊苍。
水风生枕簟,岚翠仆衣裳。
()
芦荻飕飕风乱吹,战场白骨暴沙泥。
淮南兵后人烟绝,新鬼啾啾旧鬼啼。
()
饮啄于身切,宜无决择然。
岂其阳忍渴,嫌以盗名泉。
北泽行犹至,东陵恶莫湔。
羞为滥觞者,宁作挂瓢贤。
()
干禄非三釜,躬耕恋一丘。
才无作奏巧,穷有著书愁。
雀噪门罗晚,蓬飞鬓葆秋。
平生鸥鸟志,未去恋沧洲。
()